柴窑瓷器鉴赏


柴窑的起源

柴窑一词目前我们通过古籍能考证到的最早出现在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汝窑花觚”时写道:“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市,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谁见柴窑色 天青雨过时。 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 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

而作为陶瓷研究者,最常引用的则通常源自三个渠道:

1. 元末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曹昭撰,该书成于明洪武年间,原著三卷,书中在论及柴窑时写道:“柴窑出北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

2. 明代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谱》,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吕震编写的《宣德鼎彝谱》记载:“……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其柴、汝、官、哥、钧、定中并选二十九种。”

3. 明代谷应泰在明末天启年间刊行的《博物要览》中记载:“昔人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柴则余未之见,且论制不一,有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薄磁,而《格古要论》云,柴窑足多黄土,何相悬也。” 谷应泰在书中也是引证了曹昭的《格古要论》,因此以上三个渠道可以归纳为两个即可。

由以上古籍可得知关于柴窑的如下几点知识:

  • 柴窑的烧造最晚不晚于北宋早-中期(欧阳修活跃时间为北宋早-中期,约十一世纪中叶);
  • 汝窑可能是仿造柴窑而成的,两者间有某种传承关系;
  • 柴窑在明代是被皇家(内府)收藏的。

中国古人对某种陶瓷器物命名、归类时通常会选用其所烧造的地名或者是主要烧造人(名人、官员等)的名字。例如: 汝窑出自汝州,景德镇窑出自景德镇(原名昌南,在北宋景德年间皇帝以年号赐名,遂改为景德镇)。但是,这个规则也并非一成不变,宋代的官窑、哥窑都属于例外。柴窑到底是采用的何种规则命名,几乎是一个陶瓷考古学上的千年之谜了。

关于柴窑的起源有至少有两种说法:

  1.  最主流的说法是柴窑得名于五代后周柴世宗,自五代末期至南宋持续烧造从未长时期的间断。但是形制上有所区别(宋代为釉下五彩炻器,而五代为单色釉炻器)
  2.  另一种说法认为柴窑得名于唐代武则天称帝时期,大周的祭天礼仪:柴礼。因此柴窑是祭天之礼器(或者说至少部分高等级柴窑是具有祭祀属性的)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还有另一种推理是后周柴窑也是传承自唐代柴窑,此说法的根据是从对存世实物的研究而得出的,因此也必须予以重视。

柴窑窑址

因为有大量“疑似”柴窑的实物留存于世,特别是近30年来中国地上、地下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化,很多柴窑的出现得到了收藏界和学术界一定的关注(尽管绝大多数收藏群体对于柴窑知之甚少,但是顶级的官窑瓷器收藏夹与学者梦寐以求的就是收藏到柴窑 -- 所谓千古瓷皇,柴窑是也)。对于柴窑的窑址所在,坊间一直存在诸多争论。已知和存疑的窑址有多处:

  1. 河南省郑州市下属的新密市牛店镇月台村:2008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月台“唐宋瓷窑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唐宋瓷窑遗址就是目前处于得到“半”官方认可的柴窑遗址。该遗址南部为柴窑村。瓷窑遗址的瓷片堆积中除部分唐代的瓷片外,大多为五代至宋代的瓷片堆积。
  2.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以及其它几位学者、收藏家认为耀州窑就是柴窑,此种说法不足为据,主要是根据《格古要论》中“柴窑出北地(北地=北地郡,东汉末年-三国以降位于今天的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耀州窑所在)”断章取义而来。
  3. 有日本学者认为柴窑实际上是极品钧窑,2008年前后一件有着天空般青色的青百合花瓶在日本武雄市阳光美术馆展出,它被怀疑很可能是中国已经失传千年的官窑“柴窑”。此种说法更是因为日本人不了解中国古代御窑而妄自推断。而且把钧窑与柴窑的传承关系说反了。事实上,赵匡胤称帝后,提倡简朴,前往月台村关停了宝石入釉、费时费工的柴窑,柴窑工匠流落至禹州钧窑,才有了钧窑在北宋中后期供御之实。
  4. 河南汝州汝窑遗址即为柴窑遗址:这种说法在一些民间收藏家中有些市场,但是这种说法和日本学者的观点异曲同工,都是混淆了前后两个具有传承关系的窑口。汝窑传承自柴窑,不言而喻。汝窑的创烧当时在进入北宋后,为了传达“新人新气象”,而调拨了部分柴窑工匠延续了部分柴窑工艺烧制而成的(出于扣题的考量,在这里暂不就汝窑并非创烧于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做展开讨论,笔者将另辟专题讨论宋代汝窑的来龙去脉)。综上所述,柴窑肯定是在北方烧造,这个北方是相对于曹昭所处的华亭(上海松江)而言的。

结合史料、民间传说以及出土或传世实物,柴窑在新郑地区烧造的可能性最大,而月台村唐宋瓷窑遗址则是最直接的物证。

柴窑分期

柴窑分期是个众说纷纭,极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我们可以尝试从广义分期入手。广义分期指的是在最大的时间范围内,把所有的统称为柴窑的实物按照其特征来划分时间段。笔者认为,柴窑可分为三期:

  1. 唐代柴窑
  2. 五代-北宋初期柴窑
  3. 北宋柴窑(北宋早期-南宋)

唐代柴窑

tbd

五代柴窑


tbd

宋代柴窑


tbd

 

柴窑鉴赏

TBD

 

阅读数 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