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 - 科幻小说之父,这个“荣誉称号”,在历史上有3位小说家先后获得。他们分别是:
- Jules Verne (儒勒·凡尔纳1828-1905 法国)
- Hugo Gernsback (雨果·根斯巴克1884-1967卢森堡裔美国籍)
- H.G. Wells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 英国)



凡尔纳、雨果与威尔斯
这三位当中,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最出名的当属前两位:法国人凡尔纳与卢森堡裔美国人雨果·根斯巴克。这三人以凡尔纳最早出名,随后是威尔斯,最后是雨果。不过雨果出名并非是作为科幻小说作家(注:不要与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相混淆),而是科幻杂志出版商(Magazine Publisher)。
另外,这三位作家都比较长寿,凡尔纳77岁、雨果83岁、威尔斯81岁,比起同时代的平均人口寿命,他们可算得享颐年了。我们在下面逐一梳理一下三位的生平和影响力。
儒勒凡尔纳
凡尔纳生于南特港资产阶级家庭,受训传承父亲Pierre Verne的律师职业。1847年凡尔纳19岁时,他开始认真学习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写作风格,以《1835年的一位神甫》开始,尔后两篇悲剧《亚历山大六氏》和《火药阴谋》。然而,他的父亲不以为然,认为儒勒·凡尔纳是长子,不能靠文学挣钱,得子继父业,从事法律。凡尔纳的父亲多次要求他放下写作回去做律师。然而,凡尔纳在信中写道只有文学才能让他成功。父子之间的冲突高潮爆发于1852年,当年其父决定将其律师事业全部转交给凡尔纳,却被凡尔纳断然拒绝。面对终极选择,凡尔纳毅然决然继续文学生涯,拒绝律师工作,写道:“难道我没有权利选择追随自己的直觉?这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是谁,有一天将会怎样。”
凡尔纳开始设想发明一种新的小说:科幻小说,以便将图书馆里学到的大量科学知识放在文学里。凡尔纳把这一设想告诉了大仲马,后者也在做类似的尝试,并给予了凡尔纳热情的鼓励。凡尔纳喜欢地图、环游世界,最终在1863年初他的跨非洲旅行的情结构思成为他第一部出版小说《气球上的五个星期》。
为了确保凡尔纳为《教育与娱乐杂志》服务,出版商皮埃尔-儒勒·赫泽尔与凡尔纳签订长期合同,要求每年出三本书,以固定费率做报酬。凡尔纳见工资稳定,有利写作,满口答应。在他余生里,大部分小说会连载在赫泽尔的杂志上,尔后装订成书。这种形式以第二份投稿1866年出版的《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1864–65年)开始。1869年《海底两万里》,以及《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地球八十天》等。



《从地球到月球》、《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三部名著
在法国和欧洲,凡尔纳是公认的重要文学作家,在文学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里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名声在英语世界里待遇不同,由于几经改编,常被认为是流行文学或儿童文学作家。自1979年来,凡尔纳是翻译量第二大的作家,排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威廉·莎士比亚之间。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该头衔也被授予H·G·威尔斯和雨果·根斯巴克。由于凡尔纳知识非常丰富(尤其是地理知识),他小说作品的著述、描写多有科学根据,所以当时他小说的幻想,如今后人读了却成了为“惊天地、泣鬼神”的预言。
凡尔纳的小说对文学和科学界都产生深远影响。受他影响的作者有罗兰·巴特、赫内·巴赫札维勒、米歇尔·布托尔、保罗·克洛岱尔、让·谷克多、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让-保罗·萨特等人;科学家和探险家有尤里·加加林、路易·利奥泰、古列尔莫·马可尼、弗里乔夫·南森和沃纳·冯·布劳恩等人。雷·布莱伯利总结了凡尔纳对文学和科学的影响:“以某种方式来说,我们都是儒勒·凡尔纳的孩子。”
儒勒·凡尔纳是根据其法文名字Jules Verne的法语发音而得出的中文译法之一。在早期还被译作很多其它中文名,如国学大师梁启超的焦士威尔奴,20世纪初的通俗文学作家包天笑的迦尔威尼,还有鲁迅在辛亥革命之前根据日语(日语又从英语版本而来,英语源自法文原版)译作而翻译的两部作品中称之为“查理士·培伦”和“英国威男”(实乃以讹传讹,因为日文译本的作者名有误!)。
2011年2月8日,搜索引擎Google将其首页的商标改为潜水艇的舷窗,旁边有操纵杆可让使用者操作潜水艇,以其最著名作品《海底两万里》纪念儒勒·凡尔纳183岁冥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