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皇帝和万贵妃到底烧了多少鸡缸杯?

万贵妃的故事大家想必都不陌生,算来也是人生的赢家了,从一个皇太后身边的宫女开始,照顾年幼的皇子朱见深,确切的说是先皇皇子,彼时的明英宗已经在土木堡之战中被瓦刺俘虏,其弟景泰皇帝在太后和群臣的辅佐下本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信条登基,尽管登基的时候立的是朱见深为太子,但是不到3年,1452年(景泰三年),叔叔景泰皇帝就把朱见深给废了,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世态炎凉,那么先皇子朱见深也就不再受人待见了,更有可能小命随时可能被人拿去...

查看完整族谱

明宪宗的族谱

山东大妞万贞儿(青州诸城人 - 今潍坊)四岁入宫,一直跟着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后 -- 孙太后(这个孙太后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六朝后宫 -- 经历了明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土木堡之变(1449年)的时候,主持皇弟监国的就是这位皇太后孙氏,此时的见深只有2岁。万贞儿彼时大约21岁,也就是说她接触朱见深最早是在1449年,最可能的时间是1452年前后(彼时朱见深约5岁)-- 孙太后出于保护见深的目的,而派出贴身丫鬟万贞儿。

明宪宗实录》中记载“万贞儿生性聪明,及笄后充任仁寿宫小答应”。《万历野获编》等书中记载:万贞儿比成化皇帝年长十九岁,万贞儿是他身边的保姆宫婢,心性机警,善于迎奉其意。《明书》记载:景泰八年(1457年)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朱见深复为太子。明英宗得知朱见深与万贞儿(沟通)之事后,认为大龄宫婢勾引诱惑年少太子,责以一百大板,给朱见深另外选妃。

不过,这些磨难,都不会改变一个事实:朱见深登基为成化帝,万贞儿为妃,宠冠后宫,皇后吴氏与她不合,加以责打,明宪宗就废掉了皇后。宪宗每每游幸的时候,万妃都戎服前驱。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万贵妃生下儿子,宪宗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册封万氏为贵妃。后进皇贵妃。但皇长子未满周岁就夭折,宪宗和万贵妃都悲痛非常。 -- 这段描述告诉我们万贵妃是颇有“男子气概”的,或者说更像一个强势的母亲,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在明末清初查继佐撰写的《罪惟录》中,描述万贞儿“貌雄声巨,类男子”。类男子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大抵是后人的诋毁,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成化皇帝对万贞儿的依赖,或是一种恋母情结的外露。

成化皇帝和万贵妃为后世所熟知最重要的莫过成化鸡缸杯 --- 鸡纹被赋予了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在成化朝23年过程中(1465-1487年),烧造了成千上万只鸡缸杯 -- 成化皇帝第一个儿子是万贵妃生的(成化2年正月生,同年11月卒),而第二个皇子要等到成化5年才出生,这段时间鸡缸杯(以及其它各种表达“多子多福”寓意的美好事物)被倾注了大量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的心血。

成化鸡纹系列作为千变万化的成化朝瓷器中颇有特色的一支有着几乎固定的模式 --- 纹样模板!

典型成化朝斗彩鸡缸杯

斗彩虽非成化朝首创(据考证元代就已经出现广义的“斗彩”形式的瓷器;最晚在宣德朝就已经有狭义的斗彩瓷器),但是鸡纹样式却似乎首创于成化一朝。尤其以鸡缸杯为典型 -- 通常为缸杯的器型,卧足,杯子轻盈,胎土细腻,釉面光滑,白中范青色(应为釉水中添加了凤凰草灰所致)。纹饰上颇为固定:杯外壁两侧都会有一公一母两只大鸡,身边有数只小鸡(3-5只不等),两家鸡群被花草山石所隔开。内壁光洁,有的内底绘有一只公鸡被另外数只小鸡环绕(如上图左下所示)。

成化鸡纹如果只有斗彩一种,那么它就不可能被称作明看成化 -- 有明一朝自洪武开始,到成化中兴之时,以经走过了整整100年,至少在成化早期,政治清明,俨然一代明君,成化一朝大抵出于成化皇帝的童年生活变故所致,他并没有像祖父宣德皇帝一样喜好磅礴大气之物件也没有特别喜好蛐蛐罐(宣德各色蛐蛐罐名冠有明一朝 -- 虽然成化也烧造了不少斗彩蛐蛐罐,但是在千变万化的成化朝瓷器中并不特别显得出众 -- 鸡缸杯又何尝不是如此?)

各种釉色、釉水工艺的鸡缸杯

成化鸡缸杯近代为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2.8亿“天价”那只,排除掉炒作因素,只看釉色工艺,斗彩只是釉下青花描边,釉上五彩填色的二次烧成工艺而已。上图中四对成化鸡缸杯分别为:

  • 低温胭脂红地珐琅彩描金(斗金彩)
  • 黄地珐琅彩描金
  • 金彩
  • 青花

青花釉色一次烧成,还较斗彩更为简单,而金彩工艺是素胎烧成后以水印融合金粉,再低温烘烤让水印挥发而成(该工艺制作过程毒性极高,对工匠身体伤害甚大)。胭脂红地通常被认为是清三代研制而成,差矣!最晚在成化朝已经创烧成功;珐琅彩也绝非康熙晚期才研制成功 -- -试问海陆丝绸之路延续了几千年? 从中东进口青料、材料(统称为珐琅彩 -- enamel )最晚在唐代就已经颇具规模了!有相当数量的元代瓷器上面早已有描金珐琅彩的工艺!!!

各色鸡纹成化瓷器

单纯从器型上看,鸡缸杯简单之极,而与千奇百怪的洋洋成化彩瓷相比,鸡缸杯实在是普通之极,从瓶、高足杯、把杯、盘、盖碗到更为复杂的器型,不一而足。

成化瓷器大观 - 杯、盏、瓶、壶、盘等

成化朝23年,烧造不缀,按照明代典籍推算,隆庆时期的御窑厂人数近千人,而前朝宣德时期,仅宣德八年的1次烧造就多达40万件,成化素以小件著称,烧造量按理当超过100万件,即便是从两岸故宫的存世瓷器上来衡量,各约500件以上,远多于明代其它时期。如果以存世成化朝瓷器估算,至少超过数万件在民间为成化本朝器物的存留,当为故宫藏品数量的数十倍乃至百倍以上(约1万-10万件)。而其中鸡纹的数量如果5-10%,也会有5000-10000件之多 --- 这从几位大藏家手中有多达几十只到数百只鸡缸杯就可一窥端倪!而2.8亿鸡缸杯背后的故事,也就不那么简单了 -- 洗钱是真的还是人傻是真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By MTC Ricky Sun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