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死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元朝末年北方形势, 自刘福通领导的农民军失败之后, 极为混乱。元朝各派武装集团长期互相攻战, 造成人民离散, 土地荒芜。各地被一些武装力量所控制, 名义上虽属于元朝,实则如同割据。他们对元朝政府, 有的实行“ 狗偷鼠窃, 反侧不常” ; 有的采取“ 名虽尊元, 实则跋雇, 擅爵专赋” , 结果是“ 上疑下叛” , 有的互相之间, “ 彼此猜忌, 势不两立, 元之将亡”。

朱元璋基本统一南方以后,拟定了北伐灭元的作战方针,既:

“先取山东, 撤其屏蔽, 旋师河南, 断其羽翼, 拔童关而守之, 据其户槛, 天下形势入我掌握, 然后进兵元都, 则彼势孤援绝, 不战可克, 既克其都, 鼓行而西, 云中九原以及关陇, 可席卷而下。”

1367年11月, 名将徐达在率军北伐。在1367-1370年的整个北伐过程与制定的作战方针基本一致,这也使得徐达北伐灭元之战成为了一个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

名将徐达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11月,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朱元璋亲自在龙江为这次征讨举行祭神仪式,并亲授方略。徐达率军攻克沂州,招降守将王宣。进一步攻克峄州,王宣重新反叛,徐达便将他击杀。攻下莒、密、海诸州,然后派韩政分兵扼守黄河。张兴祖攻取东平济宁,而自己率大军攻取益都,攻下淮、胶等州县。济南投降,徐达分兵攻取登、莱,山东全部平定 。

“旋师河南, 断其羽翼,拔童关而守之, 据其户槛”

1368年,明军由虎牢关进入洛阳,与元将脱因帖木儿大战于洛水之北,元军兵败逃走。梁王阿鲁温以河南投降,徐达率军平定嵩、陕、陈、汝等州,然后直捣潼关李思齐逃往凤翔,张思道逃往鄜城,徐达率军入关,西到华州。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徐达的时间地图

“兵元都, 则彼势孤援绝, 不战可克”

捷报传来后,朱元璋巡幸汴梁,召徐达到其住所,摆酒设宴慰劳,并与他商议北伐之事。徐达说:“我大军平定齐鲁,扫平河洛,王保保徘徊观望;潼关已克,李思齐之辈狼狈西逃。元朝声援已绝,现在我们乘势直捣元都,便可以不战而取。”

闰七月,徐达与常遇春率军会师河阴,派遣副将分道巡行河北之地,连下卫辉彰德、广平。军队临时驻扎临清,派傅友德开辟陆路使步骑兵通过,派顾时疏通河道使水师通行,然后引兵向北。常遇春已克德州,与徐达合兵攻取长芦,扼直沽,搭浮桥让军队过河。水陆并进,在河西务大败元军,进一步攻克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向北逃走。一天后,徐达陈兵齐化门,填濠登城。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拒不投降,徐达便将他们斩首,除此之外,没杀一人。然后命人封闭府库,登记书籍、宝物,并命指挥张胜带领一千士兵看守宫殿门,让宦官看护那些宫人、嫔妃、公主,严禁士兵侵扰欺凌她们。城中官民安居乐业,店铺照常营业。

明军攻破元都,元朝灭亡。在元末动荡的政治局势下,徐达北伐之战,成为了压死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明在攻破元都以后,战局也基本如果他们的军事策略中提到的一般“既克其都, 鼓行而西, 云中九原以及关陇, 可席卷而下”。元朝的残余势力以及各地割裂政权很快便被明朝一一收复。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