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从12世纪起统治英格兰长达245年,一度拥有从比利牛斯山到苏格兰边境的广大统治版图,前后经历了正式君王共八位,后世称此时期的英格兰王国为“安茹帝国”。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南宋,元朝时期。

金雀花王朝徽章
下面来看看从1127年到1400年间英格兰王国的疆域面积变化。帝国建立早期势力版图甚至都延伸到欧洲大陆,占领了大部分法兰西王国,但后来随着帝国的衰落,一点点丢失,最终又退回到英伦岛。

分别为1127年、1170年、1200年、1235年英格兰王国疆域
从历史地图的变化来看也是逃不过钢铁一般的历史规律,王朝开国祖父辈们励精图治,开疆扩土,后来都被不争气的儿孙们败光,在这点上,全世界都一样。可是这样一个强大的英国王朝老祖宗居然是法国人?这估计得让很多傲娇的英国贵族们不服气了!

分别为1300年、1350年、1370年、1400年英格兰王国疆域
下面来看一看这八位君王如何统治英格兰。下图为统治金雀花王朝的8位正式君主图谱,外加一位名义上的创始人,金雀花得名与他,即是安茹贵族若弗鲁瓦五世。
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们
···
(一)王朝的崛起,金雀花的由来
(1126年-1151年 长达19年的王位争夺战)
关键词:“金雀花”由来、法国贵族安茹,王位争夺战、无政府状态
同时期中国:南宋,宋高宗皇帝
“金雀花”,是安茹伯爵若弗鲁瓦五世(Geoffrey Plantagenet, Count of Anjou)的绰号,据说若弗鲁瓦在帽子上插以金雀花。安茹伯爵是宣誓效忠于法兰西国王的一个封建领主,英国的金雀花王朝的老祖宗原来是法国人,你肯定会纳闷了?
缘因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在太子威廉艾特林葬身大海之后,再也生不出儿子来,只能将王位传给女儿玛蒂尔达。在中世纪,国王的角色是军人、法官和立法者,这些角色不可避免的由男性承担,显然,玛蒂尔达需要一个丈夫来巩固她的继承权,即法国贵族安茹伯爵的长子若弗鲁瓦五世。1128年若弗鲁瓦与马蒂尔达结婚。
这里查看玛蒂尔达王后的时间线(如果插入的是一个可以横滑的时间地图,或者时间线卡片就好了):

左图为安茹伯爵若弗鲁瓦五世,右图为玛蒂尔达王后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马蒂尔达的表兄斯蒂芬乘其身在海外之机,率先加冕为王。此后,两人在各自势力支持下掀开了为时19年的王位争夺战,英格兰陷入无政府状态。
安茹伯爵和玛蒂尔达,同表哥斯蒂芬的王位争夺战
1153年,两派达成协议,斯蒂芬仍是英国兰国王,但死后由马蒂尔达皇后的儿子亨利继承。1154年,斯蒂芬去世,亨利继位,是为英王亨利二世。于是,金雀花王朝慢慢走上了历史舞台。
···
(二)第1位国王-亨利二世
(1154年-1189年 在位36年)
关键字:励精图治、帝国之初、开拓疆土、征服爱尔兰、遭妻儿背叛
同时期中国:南宋,宋孝宗
这里查看亨利二世时间线(插入的卡片可以横滑):
1154年,斯蒂芬去世,玛蒂尔达和安茹伯爵的长子亨利二世即位,金雀花王朝建立,长达十九年的内战结束。亨利二世继英格兰王位时,还拥有诺曼底公爵领、埃莉诺(亨利二世的老婆)带来的的嫁妆阿基坦公国和从父亲继承的安茹伯爵领,在英吉利海峡两岸都有大片土地,缔造了名副其实的安茹帝国。

左图为亨利二世画像,右图为亨利二世存于教堂里的石像
亨利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和学者们商讨问题。他鼓励城市的发展,并亲自督导经济的增长。在他的统治下,英国习惯法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习惯法对于后续英国司法系统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至今美国的司法系统。
亨利二世在位期间作为及其复杂的人物关系
此外,亨利挽回斯蒂芬王时期英格兰丧失的疆土,迫使苏格兰王归还领土,并征服爱尔兰。他21岁时所真正创立的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年纪轻轻就建立王朝,可以说年轻有为,他才是金雀花王朝建立的第一位君主,他的父亲是名义上的创始人。然而亨利的晚年遭到了儿子们和王后埃莉诺的的反叛,其中理查王子与法兰西王腓力二世联合,击败亨利。1189年,老国王在希农逝世。
···
(三)第2位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
(1189年-1199年 在位11年)
关键词:因战得名、十字军东征、开疆拓土、被俘、战败萨拉丁
这里查看理查一世时间线:
只有少数几个人在伦敦的国会大厦前被立像纪念,狮心王理查一世便是其中一位。奇怪的是,这位名垂史册的英格兰国王在位十年,却只有6个月的时间身在英格兰,其他时间不是在打仗中,就在打仗途中。

伦敦的国会大厦前的狮心王纪念像
广为认知的狮心王是亨利二世的次子,于1189年继承王座。因其在战争中总是一马当先,犹如狮子般勇猛,因此得到“狮心王”的称号,英文:Richard the Lionheart。
理查不像将时间花在英格兰事务上的父亲,相反,他的声望来自于作为一名军事领袖所取得的伟大战绩,包括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战胜萨拉丁的穆斯林军队。远征途中,他掠夺了西西里,征服了塞浦路斯,解除了和十字军同伴腓力二世姐姐的婚约,另娶新人。而在对耶路撒冷的战争中,理查一世遭遇了骁勇善战的萨拉丁,即便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占到半点便宜。
严格来说,这次东征是个失败,除了获得了“狮心王”这个称号之外,理查一世一无所获。不幸的是,当这位狮心王开始返乡之时,他在整个欧洲已经臭名昭著。他撕毁了与法兰西国王姐姐的婚约,这对法兰西来说是奇耻大辱。他废黜了塞浦路斯的统治者,而后者与欧洲多位大贵族都有亲戚关系。他不肯与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分享战利品,总之到处得罪了一票欧洲贵族。不出所料,理查一世在归国途中被俘(典型的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在整整一年之后,英格兰交付10万马克赎金,国王才重获自由。(在明朝,英宗被俘明朝感觉奇耻大辱,感觉在欧洲皇室,国王被俘是家常便饭。)
狮心王理查一世在位期间的主要作为
回到英格兰后, 理查一世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就立刻奔袭法兰西,报仇雪恨(腓力二世趁理查一世东征时煽动其弟约翰谋反,并抢夺弗兰德,攻击诺曼底)。经过历时5年的恶战,腓力二世战败求和,不得不把抢走的每一寸土地归还给狮心王。但这些土地很快又在他身后即位的不争气的弟弟约翰手中丢失。1199年,理查王在战乱中受伤,英年早逝。理查死后,事迹在英国民间广为流传,他的名字成为了勇敢和勇气的代名词。
···
(四)第3位国王-约翰“无地王”
(1199年-1216年 在位18年)
关键词:无地王、大宪章、丢失领土、英国兰内战
同时期中国:南宋,宋宁宗
这里查看约翰王生平时间线:
理查一世的弟弟,亨利二世的小儿子(第五子)约翰,1199年到1216年在位,在位18年,母亲为阿基坦的埃莉诺。他父王把在法国的领地全部授予几位兄长,由于已经没有领地可以封给约翰,他被称为无地王(John the Lackland)。不知是否这个名号给约翰带来厄运,总之他父亲,哥哥打回来的江山,基本上从他手里开始败光。
由于兄长们已全部死去,他于1199年登基继承了整个安茹帝国。约翰哥哥乔弗雷的儿子亚瑟之前被理查立为王储,并继承了安茹伯国,法王腓力二世支持他接管金雀花王朝的欧洲大陆领地乃至继承英格兰王位,因而与约翰发生了军事冲突。约翰在米拉博战役中俘获作为叛军首领的亚瑟及亚瑟的姐姐埃莉诺。亚瑟不久失踪,传言被约翰所害。
约翰王在位期间的主要作为和人物关系
约翰虽然因此坐稳了王位,但诺曼和安茹的领主们发生叛变。在与法兰西的战争中,他丢掉了诺曼底、安茹、曼恩和图赖纳的绝大部分,亨利二世所征服、理查一世所捍卫的广大领土,只剩下了其核心部分。1214年,在与法兰西的布汶战役失败之后,约翰国王势力跌到谷底。同时,他还困扰于英格兰动乱,在贵族们的逼迫下于1215年签订了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自由大宪章》,这被认为是早期民主政治发展的标志,所以值得单独拿出来说一说。
···
约翰王签署《自由大宪章》
1215年
关键字:丧失领地、被俘、第一次诸侯战争、限制王权、《自由大宪章》
1214年,约翰企图收复在法国的失地,扶植侄女埃莉诺为布列塔尼女公爵,但其盟友外甥皇帝奥托四世在布汶战役中战败,约翰只得撤退,最终丧失了在法国的大量领地。 从此他放弃支持埃莉诺继承布列塔尼,并将她囚禁终身。同时,他还困扰于英格兰动乱,在贵族们的逼迫下于1215年签订了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自由大宪章》,这被认为是早期民主政治发展的标志。

图为约翰王签署《自由大宪章》
但约翰王力图摆脱大宪章的拘束,不久,与亨利二世的外孙女婿法国王储路易侵略英格兰相呼应的贵族们发动战争,第一次诸侯战争(First Barons' War)爆发。1216年,约翰王在陷于叛乱和分裂的国家中去世。
大宪章对后世的影响
约翰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导致了1215年的英格兰内战,内战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王国应当如何约束一位暴君?为了努力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英格兰人缔结了一项被称为《大宪章》的合约。《大宪章》的许多条约是涉及约翰的具体政策(如关于招募军队、征收赋税、压制商人或与教会争端的政策)的正式条款,但最著名的条款却旨在对臣民的权利做最深层次的阐释,并设置中央政府的权力界限。《大宪章》以一个保障条款结尾,指定25名诸侯组成一个议事会,假如国王违反宪章,即有权向其开战。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规定国王应当依法治国和确保他确实这么做,完全是两码事。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大宪章》一次又一次被重申,然而,这个新时代的最大任务是要创建一种能将国王、官僚和贵族结合起来统治国家的政治体制。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全新的制度:议会。
···
(五)第4位国王-亨利三世
(1216年-1272年 在位57年)
关键字:幼年继位、被贵族架空,王位失而复得、崇尚美学
这里查看亨利三世生平时间线:
无地王约翰的长子,亨利三世继位时年仅9岁,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在位时间最长,可是最无名)。朝政最初由贵族彭布鲁克的威廉和德布尔伯爵主导,直到1232年国王才亲政。亨利未能成功恢复金雀花王室在法国北部领地,而他把不少头衔授予外戚——即与王后普罗旺斯的埃莉诺有关的外国人——的举措引起了本土贵族的不满。
1258年,亨利不得不签订一项由孟福尔伯爵领导发起的旨在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Provisions of Oxford),同时由显赫人士组成的“十五人议会”协助国王治理国家,被后世认为是英国议会的起源。
亨利三世在位期间主要作为
后来,亨利三世故态复萌,贵族公然反叛,引发了第二次诸侯战争(Second Barons' War,1264年—1267年)。1264年,孟福尔擒获亨利三世,成为国家的实际统治者。然而15个月后,重振旗鼓的保王党在爱德华王子率领下,在伊夫舍姆战役(Battle of Evesham)中击败孟福尔军队,叛乱逐渐被平息,亨利复位。
亨利三世对美学富有热情,如西敏寺和约克大教堂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重建。(又是一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
···
(六)第5位国王-爱德华一世
(1272年-1307年 在位36年)
关键字:改善司法、征服威尔士、试与苏格兰联姻、苏格兰独立战争、苏格兰之锤
这里查看爱德华一世生平时间线:
爱德华一世是亨利三世的长子,因征服威尔士和几乎征服苏格兰而闻名,绰号“长腿爱德华”。然而他的死使得他儿子爱德华二世(Edward II)即位,并最终未能征服苏格兰。“长腿”在位35年(1272年-1307年),于1272年11月20日,他的父亲,国王亨利三世去世后即位,他的母亲就是普罗旺斯的埃莉诺。

长腿爱德华一世头像
在位期间颁布了大量法律法规,改善了司法系统,使英国在其后的一个世纪没发生太大的改变,因此又被誉为“英国的查士丁尼”。自诺曼时代以来,英王逐步在威尔士建立起领主权;由于圭内斯的格鲁菲德国王卢埃林拒绝效忠,1277年爱德华与之发生了军事冲突并迅速取胜,缔结了阿伯康威和约;然而卢埃林及其兄弟戴维德不久便撕毁合约继续抗争,爱德华王便在1282年—1283年开始发动对威尔士的征服战争,最终将它置于英格兰的直接统治下。
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主要作为
1301年封爱德华王子为威尔士亲王爱德华一世同样具有行使对苏格兰最高领主权的计划。但苏格兰跟威尔士不同,处于坎莫尔王室(House of Canmore)统治下;1286年,苏格兰王亚历山大去世,他年幼的孙女玛格丽特继位,爱德华抓住时机提出玛格丽特与自己的儿子、英格兰王位继承人爱德华王子结婚,苏格兰贵族同意了这个提议(《博格姆条约》),但坚持了一些苏格兰主权独立的主张。
不幸的是,1290年年仅6岁的玛格丽特去世,爱德华一世接受苏格兰“王国监护者”的邀请仲裁王位继承问题,他选择了约翰·巴里奥作为新王,然而爱德华插手苏格兰事务、架空巴里奥的权力的做法引起了苏格兰的不满,1295年苏格兰-法兰西同盟成立,剑锋直指英格兰,随后,持续三十多年的第一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爆发。爱德华随后即行了军事反扑,夺得了象征苏格兰王权的斯昆石,在福尔柯克战役中战胜威廉·华莱士,但爱德华一世始终没能获得苏格兰的王座。

著名电影《勇敢的心》中华莱士
华莱士(电影《勇敢的心》)领导苏格兰独立,1305年,华莱士被俘死亡,但英格兰并没有像征服威尔士一样征服苏格兰,其独立精神一直保留至今。1307年爱德华在对苏格兰发动第六次远征的途中逝世。
这里查看华莱士生平时间线:
···
(七)第6位国王-爱德华二世
(1284年-1327年 在位44年)
关键字:对抗父亲、宠信弄臣、被戴绿帽、罢黜退位,谋害而死
同时期中国:元朝、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泰定帝
这里查看爱德华二世生平时间线:
王位继任者爱德华二世,在国务上与父亲唱对台戏。爱德华二世不是精干的军事统帅,在班诺克本战役中败于苏格兰王罗伯特一世; 由于对加弗斯顿这样的宠臣的滥加赏赐,也激怒了其他权贵。一些封建贵族聚集在国王的表亲托马斯周围,谋杀了加弗斯顿。
爱德华二世和他的宠臣们
爱德华二世具有他父亲的顽固个性,形成了一种绝不受那些谋杀者们的控制的决心,另一个宠臣、据传与国王同性恋者德斯彭瑟则引起了更大的斗争。1322年,爱德华的军队在巴勒布里奇打败了托马斯领导的贵族叛军,并处死了托马斯。
1327年,王后伊莎贝拉与她的情夫马奇伯爵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在爱德华另一表亲亨利的帮助下罢黜爱德华。爱德华同意放弃王位以让他和伊莎贝拉的儿子——爱德华王子——继任。接着爱德华被押送到伯克利城堡,5个月后被谋害。

爱德华二世头像
爱德华二世看起来也是一个糊涂的君主,宠信弄臣不说,最后还被王后戴了绿帽子,联通情夫发动政变篡了自己的王位,最后被迫害致死。
···
(八)第7位国王-爱德华三世
(1327-1377年 在位51年)
关键字:发动政变、苏格兰战争、参与百年战争
同时期中国:元朝、天顺帝、元文宗、元明宗、元宁宗、元惠宗、元昭宗
这里查看爱德华三世生平时间线:
爱德华三世 爱德华三世(英语: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活了65岁,做了整整半个世纪英格兰国王。
爱德华二世的长子,1327年到1377年在位。其母法兰西的伊莎贝拉与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合谋废黜爱德华二世后成为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1330年,18岁的爱德华发动政变亲政,处死了马奇伯爵,囚禁伊莎贝拉王太后。他推翻了1328年承认苏格兰独立的《爱丁堡-北安普顿和约》,支持爱德华·巴里奥称苏格兰王,与当时苏格兰的布鲁斯王朝的国王大卫二世抗衡,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爆发,而这次战争是依据苏格兰-法兰西老同盟与百年战争相呼应的。1346年,大卫二世在内维尔十字之战中被俘虏并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直到1357年的伯威克条约签订后才被高价赎回。

爱德华三世头像
爱德华三世统治期间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尽管当时黑死病一度席卷了不列颠,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英格兰法制和政府职能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英格兰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这部分是由于对外战争的持续;爱德华三世还创立了嘉德骑士勋章制——这被认为是贵族体制成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主要作为
晚年的爱德华逐渐变得老态龙钟,不仅难以妥善处理国内问题,而在对法关系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364年约翰二世在囚禁中死去,导致法国出现一个更加精干的国王即查理五世。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又称为卡洛林战争于1369年开始。金雀花的军队,由黑太子爱德华和冈特的约翰领导。1376年,可能因为患上癌症,黑太子去世;次年,爱德华三世也因病去世。
爱德华三世参与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
关键字:法兰西王位继承、金雀花王朝、瓦卢瓦王朝、黑死病、查理五世
14世纪初,法兰西王位继承问题浮现。根据封建法,作为当时唯一在世的腓力四世的子女伊莎贝拉的长子,爱德华三世声称有权继位;而萨利克法典明确女性无权继承。随后,腓力六世以爱德华“抗命”没收了英王在阿基坦的领地,爱德华三世决定以武力实现王位继承的主张,直接引发金雀花王朝与瓦卢瓦王朝的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1337年——1360年是为第一阶段。这时期的战场上金雀花王朝占优势,著名的克雷西会战、普瓦捷战役即发生于此间,1360年法兰西被迫签订布勒丁尼和约。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又称为卡洛林战争于1369年开始。金雀花的军队,由黑太子爱德华和冈特的约翰领导。
···
(九)第8位国王-理查二世
(1377年-1399年 在位23年)
关键字:幼年即位、征税致暴动、农名起义、贵族斗争、被儿子反叛废黜
这里查看理查二世生平时间线:
爱德华三世的孙子,黑太子爱德华的儿子。1377年登基成为英格兰国王,1399年被废。理查二世初年由叔父冈特的约翰摄政,而议会一些人试图约束其政治影响,上层阶级存在着权力斗争。与瓦卢瓦王朝的战争是一项成本巨大的风险投资,为筹措资金,人头税此时被强行征收,且税率逐年提高。1381年,征税遭遇巨大的阻力,相当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年声势浩大的暴动。
理查二世在位期间作为
1386年,议会和一些权贵们包括格洛斯特公爵、沃里克伯爵、阿伦德尔伯爵、诺丁汉伯爵和国王的堂兄德比伯爵等5位上诉贵族对理查二世的顾问提出控告或上诉,甚至威胁到了国王本人;次年国王最亲密的朋友牛津伯爵被击败,国王不得不屈服于这些权贵的要求。1389年,理查二世开始进行报复,一些贵族遭到处决或流放。
1399年,冈特的约翰去世,他受驱逐的儿子、曾被理查剥夺继承权的亨利发动兵变,废黜了理查二世,是为亨利四世,兰开斯特王朝时代开始。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后的英格兰由该朝的两分支系——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先后统治,而这两家族因为王位争夺而爆发了15世纪后半叶的玫瑰战争。
···
结语
金雀花王朝期间,英国文化艺术逐渐成形,最能表现中世纪文学精神的诗人杰弗里·乔叟便处于这个时代。哥特式建筑在这时期盛行,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约克大教堂正是根据该建筑形式重修的,这得得益于喜爱美学的亨利三世。政治、社会形态也在发展,如宪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宪章》便是约翰王签署的,英格兰议会、模范会议源于该朝。而较专门的教育机构也建立起来了,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而金雀花王朝时期政治气候多变,此间的“百年战争”便是一次代表性历史事件。
最后用一张图来理清楚金雀花王朝的兴起于衰落:内圈节点代表金雀花的8位君主,外圈节点代表每位君主在位期间的作为。一张图看清金雀花王朝历经200多年的起起伏伏。
金雀花王朝君主们和他们在位期间主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