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统治时间的增长,梁武帝也慢慢趋于保守,在治国理政理念上发生巨大变化,一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巨大的方向性失误。例如在以佛治国方面。
南朝宋齐梁陈都是短命的朝代,但却出了一位超级长寿的皇帝—梁武帝萧衍。
他享年86岁,在皇帝寿命中仅次于89岁的清乾隆帝。在普遍流行短命王朝、短命皇帝的南朝,萧衍以超长的年龄和政治生涯,留下了不同于众人的丰富政治内涵。
梁武帝
···
文士逆袭
竟陵八友
萧衍字叔达,出身于江南士族。他博学多才,文武兼通,与当世名士常相唱酬。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对其非常看重,将其罗致于幕中。
萧衍与另外七位名士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称为竟陵八友。八友起初纯粹以文而聚,共同创造了“永明体”,成为南朝齐梁文学的代表之一。
竟陵八友
萧子良是南齐武帝的次子,齐武帝重病将死,萧子良命令萧衍和王融密谋政变,企图篡改齐武帝诏书,立自己为储君。关键时刻,萧衍背叛萧子良,转而投向齐武帝的弟弟齐明帝萧鸾,萧子良的计划流产。
雍州起兵
萧衍背叛的原因,大概是当年齐武帝对萧衍之父萧顺之猜忌,致其父忧死。
所以在关键时刻阴了萧子良一把。后来萧衍率兵抵抗北魏,南司州(在今河南信阳)大战一战成名,此后逐渐在司州、雍州(今湖北襄阳)一带站稳脚根,成为地方上的实力派。
萧鸾死后其子萧宝卷即位,为政荒暴,滥诛大臣,萧衍长兄萧懿也被毒死于建康,萧衍遂起雍州兵讨伐萧宝卷。
萧宝卷错误地采用添油战术节节抵抗,萧衍得以各个击破,先后拿下郢州 、江州等沿江重镇。齐永元三年(501年)十月,也就是起兵后的第11个月,萧衍率军杀进建康台城,齐帝萧宝卷被杀,南齐王朝灭亡。 萧宝卷 萧宝卷(483年-501年),字智藏,原名萧明贤,南齐的第六代皇帝;为齐明帝萧鸾第二子。萧宝卷也是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之一。
代齐建梁
公元502年二月,萧衍建立梁帝国,定年号为天监,南朝从此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治世。
所谓的治世,主要得益于梁武帝极有魄力的用人制度改革。
魏晋南朝以来,政界一直被门阀士族垄断。到了齐朝末年,腐败无能的高门士族已失去了执政能力,这一切在萧衍摧枯拉朽的代齐战争中暴露的淋漓尽致。
极富政治经验的萧衍目睹这一切,果断打破士族对教育和政治资源的垄断,改定了官制。
新官制一改魏晋以来的九品十八阶官制,把官阶定为流内十八班、流外七班、三品蕴位、三品勋位这几个等级。
看起来十分复杂,其实就是准入门槛降低,除了士家子弟,原本不具备资格的寒门子弟和军人,也可以从较低的品级起步,逐渐当上顶级文官。
大量精通庶务、明于政事、斗志旺盛的寒族人士,因为这项优待政策纷纷进入朝廷。
得人才者得天下。本已腐败透顶的士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南朝的社会结构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国家顿时生发了新的活力。
官僚制度
···
力抗北朝
天监北伐
天监二年,在故齐萧宝夤(齐明帝之子)等人的挑唆下,北魏决定趁梁朝立足未稳发动南侵。
梁武帝先发制人,令淮南诸军截断巢湖出水口,淹没魏军沿淮诸镇戍。北魏被迫提前出兵,令任城王元澄率兵5万余向淮南一线发起攻击,又令中山王元英率兵出河南,攻击梁义阳郡(今河南信阳)一带。
梁军在两个方向均失利,寿阳、钟离、义阳等沿淮要地都被北魏攻取。
所幸梁武帝部署得当,前线将领诸如曹景宗、韦叡、蔡道恭等都是一时名将,在北魏猛烈攻势下没有吃多大亏,没有出现当年魏太武帝一气打到长江北岸的惨剧。
到了天监三年的三、四月间,魏军迟迟无法取得突破,又害怕夏至水涨,便收兵回到寿阳固守。
次年十月,为挽回前线颓势,梁武帝以弟弟临川王萧宏为帅,统大军北征。韦睿、曹景宗、昌义之、马仙稗等名将倾巢出动。梁魏之间规模最大的战争拉开序幕。
钟离之战的辉煌胜利
南北朝时期,一场关键战争的胜负,往往可以决定数十年国运走势。梁武帝凭借其实力,抓住了关键的历史机遇。
506年,梁北伐军其中一部,在梁朝头号名将韦睿率领下进攻合肥,韦睿以惊人的勇气,率与敌人等倍的兵力,采取筑堰水攻的绝招,速战速决拿下合肥三城,俘斩敌军万余人。
建康西面的区域核心城市合肥就此重回南朝手中。其余诸路梁军一改数年前颓势,连连拿下宿预、淮阳乃至朐山等淮北城镇。
北魏慌忙增派二十万兵力迎击南梁。梁军主帅萧宏本是个纨绔子弟,毫无治军之才又懦弱不堪,慑于敌军强大力量,居然在一个暴雨之夜不战而逃,天监北伐的大好局面就此葬送。
钟离之战示意图
魏军乘胜掩杀,包围淮南要塞钟离城。
梁武帝诏曹景宗、韦叡率军往救。曹、韦二将同心协力,与城中的昌义之里应外合,经过一番恶战击败北魏军。魏勇将杨大眼中箭重伤,主帅元英仅以身免,士卒死者十余万,被俘者五万余人。
经此一战北魏元气大伤,梁军扭转了南朝数十年来的颓势,第一次取得了主动权。
白袍陈庆之
钟离之战后,魏军长时间不敢再兴大的战事。
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527年,北魏爆发六镇之乱,北方大乱。武帝感到机会来了,遂派大将陈庆之率兵七千,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企图在魏国扶立一个亲梁的傀儡政权。
陈庆之趁魏军主力在北方平叛,急速行军进入魏境,一路连败魏军留守兵力,140多天攻克城池32座,打进洛阳,扶立元颢为帝。陈庆之部下皆着白袍,魏军纷纷惊呼:“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尽管陈庆之随后在魏军主力猛攻下,不得不撤回本国,但千里奔袭、夺取北朝首都的神话,在东晋南朝二百余年历史中,除了刘裕北伐外鲜有能匹敌者。梁朝国势之张,于此实为最盛。
···
佛国天子
政治改革和军事方面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与武帝杰出的个人能力,及其务实、俭朴的作风是分不开的。加之萧衍以38岁盛年即位,精力与经验都臻于极盛,故而无论内部治绩,还是外抗强敌,梁朝都是南四朝的高峰。
但随着统治时间的增长,梁武帝也慢慢趋于保守,在治国理政理念上发生巨大变化,一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巨大的方向性失误。例如在以佛治国方面。
东晋南朝以来,国家治理的理论体系一直在反复变化,儒家体系、道教体系都为士人所接受,佛教传开后也受到很多贵族的欢迎。
萧衍本人具备极高的学术素养,他兼修儒学、道学和佛学,在三个领域都作出不少理论研究。
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萧衍慢慢产生骄傲自负心理,决心在学术领域,以自己为范例,强行推进儒道释三教融合。
这在学术界固然是好事,但强行推广为官方指导思想,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自527年始,萧衍先后四次舍身于同泰寺,群臣以巨万之钱将其赎回。萧衍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如此乖谬出格的做法,大概有着强推释教的考虑。
但太过悖于常理之事,虽然出发点不错,经过不同路径的渲染,往往得出与初衷大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
群臣的着眼点并没有放在佛教文化的是非方面,反倒是更多看到了日渐衰老的皇帝顽固、保守的一面。梁朝政治由此向中衰转变。
随着开国将相的渐次凋零,以及寒门人士逐渐崛起,萧衍身边渐渐被一些阿谀谄媚之徒围绕,诸如朱异、徐驎、陆验、周石珍之徒。越来越重面子的老皇帝听不进任何忠言直谏。重臣贺琛上书言事,直言不讳地指出梁朝存在的诸多问题,梁武帝罕见地亲自撰文,批驳贺琛是无中生有、扰乱视听。
措辞之严厉、态度之蛮横、对事实之罔顾,令有识之士大为寒心。扭转衰落趋势的机会,在萧衍日渐封闭的视野中,无奈的逝去了。
···
饿死台城
侯景之乱
548年爆发的侯景之乱,是梁武帝及梁帝国最大的灾难,而这个灾难,也全由梁武帝的严重政治失误引起。
侯景原是东魏大将,因不服新主高澄而造反。后来在东西二魏的夹攻下北方无法立足,便遣使入南朝请求投降。梁武帝夜梦东魏的河南诸州投降,又见侯景来降,以为是上应天意,便爽快地接受之,但灾难也随之而起。
梁武帝本意是趁东魏内乱夺取河南,他派两路大军分头北伐,结果因为将帅无能,在徐州遭到大败。武帝失望之余,又想和东魏讲和,并把侯景送还东魏。
请神容易送神难。
侯景这种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顶级名将,立即先发制人,在寿阳聚兵反叛。梁武帝虽然调动五路大军围剿,侯景仍然从重围中杀出,渡江直扑建康,并将兵力空虚的建康台城团团围住。
侯景之乱
诸子争位
梁军主力大部分由武帝的子孙掌控,就在武帝日夜盼望救兵的时候,以往宠溺宗室导致的恶果,突然在台城被围时来了个总爆发。
梁武帝有八个儿子,当年长子萧统早死,武帝打破嫡长继承制的规矩,没有立嫡长孙为太子,而是立了第三子萧纲(梁简文帝)。结果引发众多子孙集体不满,纷纷对皇位继承权提出了要求,互相之间勾心斗角,不亚于清代康熙朝诸子夺嫡。
偏偏梁武帝没有压服这个不良倾向,反倒想个个都照顾到,把有怨言的儿子、孙子们都分封在大州,让他们掌管军政大权。
梁武帝的族谱
权力是野心最好的培养基。
手中握有政权、财权和兵权的萧氏子孙们,基本上成了划地自守的藩王,除了表面了对武帝臣服,暗地里都在积蓄力量,为武力夺位作准备。
台城被围突然造成中枢失灵,这是众子孙们求之不得的局面,正好借侯景之手消灭武帝和太子萧纲。实力最强的皇七子湘东王萧绎(梁元帝)、八子武陵王萧纪都未发兵,六子邵陵王萧纶为保存实力不敢进攻叛军。到达城下的各地勤王部队,也因为无人统领而被叛军击败。
自我失之
549年3月,也就是台城被围后的5个月,侯景叛军终于攻破这座孤城。梁武帝与太子萧纲悉数成了叛军的俘虏。
那座50年前被他踩在脚下的辉煌宫殿,如今成了他的囚笼。
出于招徕梁朝残余势力的考虑,侯景并没有杀梁武帝,而是将其软禁在寝宫。两个月后,侯景断绝了武帝的饮食供应。可怜一代雄主,竟然活活饿死。临终前,他大声索要蜜水而不得,连呼“嗬、嗬”,带着无尽的悔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长达47年的皇帝生涯,86岁的遐龄,这漫长的时光仿佛都在为最后的毁灭作铺垫。唯其漫长,悲剧愈显惨烈、悲壮。
萧衍与汉武帝、唐玄宗、明世宗一样,都在漫长的执政(都在44年以上)末期出现危机,然而另外几位或是及时刹车转向,或是幸运地熬过了危机,体面地离开人世。唯独萧衍盛年开国建基,力抗北朝40余年不落下风,却在耄耋之际,被一场叛乱终结了生命。
国家看似灭亡于偶然的叛乱,但若是政治不乱,偶然的叛乱又如何能摧毁一个偌大的帝国?
自我得之,又自我失之,漫漫历史长河唯此一例,然唯其少见而教训更加深刻。后来者宁不痛之、惜之、警之!
- 参考资料:
- 姚察《梁书》
- 李延寿《南史》
- 司马光《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