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利·金雀花,17岁继承了外公的诺曼底,18继承了老爸的安茹,19岁继承了老婆的阿基坦,21岁继承了表舅的英格兰。
···
诺曼王朝的余晖
绝嗣的国王
1120年11月,英格兰宫廷传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王太子威廉·阿德尔林在巴尔夫勒遇难。

威廉随白船葬身大海
老国王亨利一世得知噩耗后跪地痛哭,大海吞噬的不仅是他唯一的合法继承人,还是他一生政治野望和遗产体系的寄托。海内外各方势力在威廉·阿德尔林这里得以平衡,他对于英格兰的政治意义甚至超越了他的父亲。
欣欣向荣的诺曼王朝仿佛被上帝按下了暂停键,威塞克斯王室的悲剧即将重演。
曾有编年史学家称赞亨利一世——
“除了上帝之外,无人能将其战胜”。
讽刺的是,当他好不容易振作起来,决定续弦再生一个男性继承人,却无论如何都不能如愿。拥有22个私生子的亨利一世,面临着绝嗣的问题。
可能上帝认为亨利一世的子女名额止于24吧
二嫁的公主
这时唯一有资格从亨利一世手中接过王冠的,只剩下了8岁就被他送到神圣罗马帝国和亲的女儿玛蒂尔达。
自幼生活在欧洲顶级权力圈中的公主拥有着“男子般的特性”,坚毅高傲又善于玩弄权术,像是为四面楚歌的英格兰量身打造的一样。
1125年,海因里希五世的意外去世为妻子玛蒂尔达的继承之路送上了最后一波助攻。
因为无嗣,玛蒂尔达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权,欣慰的老父亲接回了十几年不见的女儿,召集麾下封臣前来向玛蒂尔达宣誓效忠,宣布她为英格兰王国和诺曼底公国的继承人。

神圣罗马帝国皇后玛蒂尔达
12世纪的英格兰是男人的名利场。国王不仅是立法者和裁决者,更要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
玛蒂尔达天然的性别劣势无法让人视而不见,于是,老父亲决定为女儿找个新丈夫来巩固继承权——安茹伯爵富尔克的儿子若弗鲁瓦年已15,身材高挑擅于军事,有着往发间簪金雀花的风雅爱好,与26岁的玛蒂尔达正相配。
1133年3月5日,玛蒂尔达在勒芒生下了长子亨利。

美男子若弗鲁瓦
篡位的侄子
可惜,没等到外孙长大,1135年12月,亨利一世突发急病去世,玛蒂尔达正在安茹怀孕待产。王位的真空期,谁先戴上王冠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于是,布鲁瓦的斯蒂芬抢先奔去伦敦称王。这位突然冒出来的青年不声不响,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他是征服者威廉的外孙,亨利一世的外甥,出身高贵,财力雄厚(这点很重要);当初和王太子威廉·阿德尔林同乘白船出海,却因提前下船而幸免于难,是上帝的宠儿;他的弟弟被教廷提拔为温彻斯特主教,可以为他提供教会的支持。
不起眼的斯蒂芬
最重要的是,他是男人。
现在一道送分题摆在了英格兰贵族和教会面前:大家是忠于自己对先王的誓言迎回玛蒂尔达,集体在一个女人和魔鬼之子(有传言说安茹人有魔鬼的血脉)的手下讨生活;还是拥立不太名正言顺的斯蒂芬,然后利用王权的间隙尽可能的为自己谋取好处?

男人从不为难男人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坎特伯雷大主教都在强大的金钱攻势下违背了誓言,给斯蒂芬进行了加冕礼,其他人更是蜂拥而上,将玛蒂尔达和她的孩子们抛在了脑后。
斯蒂芬投桃报李,承诺会归还教会的财产,缩减王室所属土地面积,停止侵犯贵族的利益,减赋轻刑。总之,能把亨利一世气活过来的举措都做了个遍。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里这样描述他:斯蒂芬“温和、软弱、善良但做不到公平公正,于是他们(贵族)做出了各种可怕的事情。”
···
混乱的诺曼闭幕仪式
国王OR女王?
斯蒂芬的登位总是不够理直气壮,尤其玛蒂尔达还在安茹虎视眈眈,只等第三个孩子断奶就横渡海峡来抽他。
不幸的是,斯蒂芬并不像舅舅亨利一世那样拥有冷酷的政治智慧,只会用手中的权力去讨好贵族,还做不到位。
大肆封赏身边亲信,却对真正握有实权的贵族施以冷饭;用军队统御英格兰,却把亨利一世留下的中央官僚班底拆了个干净;寻求教会的支持,却将亲弟弟温彻斯特主教和后台颇硬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得罪得彻底。 斯蒂芬 斯蒂芬(英语:Stephen;约1092/1096年–1154年10月25日),有时被称为布卢瓦的艾蒂安(英语:Stephen of Blois),是征服者威廉的外孙。他从1135年直到死亡为英格兰国王,因妻之权亦为布洛涅伯爵。斯蒂芬统治时面对着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和表妹玛蒂尔达的内战。玛蒂尔达之子亨利二世在斯蒂芬身后继承了王位,成为英格兰首...
贵族们摸清斯蒂芬国王的底细后,完全抛开了亨利一世统治时期的小心翼翼,开始了恐怖的狂欢:私铸钱币、暗修城堡、互相攻伐,英格兰的秩序渐渐濒临崩溃,国王的威严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这时,海峡另一边的玛蒂尔达却做好了准备。她得到了英格兰最强大的领主,她的异母哥哥,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的全力支持。
1139年,玛蒂尔达晓谕英格兰全境:你们的公主回来了,保王党都来布里斯托尔开会。
一些对国王失望的贵族和官吏们纷纷来投,其中不乏势力强大、声望斐然的重要人物。英格兰瞬时被一分为二,双方都宣称自己才为正统,却又都奈何对方不得。
正僵持不下时,切斯特伯爵雷纳夫站出来打开了局面。他本来是斯蒂芬国王那边的人,但因为国王把他看上的地盘赏赐给了他的敌人,怒火上头跑到林肯城堡和王军打了起来,被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抓住机会,踹翻王军活捉了斯蒂芬。
斯蒂芬与玛蒂尔达的王位争夺战
斯蒂芬认了怂,斯蒂芬的妻子瞅准机会俘虏了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用他换回了斯蒂芬,还差点把玛蒂尔达围剿在牛津附近的城堡。
这对干仗的表兄妹都威严扫地,颜面尽失,龟缩在各自的宫廷内等待新的契机的到来。
分裂的英格兰则成了权贵们的狩猎场: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外国的雇佣兵在村庄肆意抢掠屠杀,徭役赋税的阴影无时无刻不笼罩在平民的头上。
“皇后之子”and“法兰西皇后”
1144年,爱簪金雀花的若弗鲁瓦终于将诺曼底收入囊中,给了盎格鲁—诺曼贵族们一个漂亮的下马威——若想保住他们在诺曼底的封地,就要捏着鼻子认安茹人为主。
唯一能让他们感到些许慰藉的是,未来的效忠对象是若弗鲁瓦和玛蒂尔达的继承人,亨利·菲茨·安普莱希(“皇后之子”)没有让众人等太久。

“短斗篷”亨利
1148年,亨利从母亲玛蒂尔达手中接过了英格兰的继承权,1150年,从父亲若弗鲁瓦手中接过了诺曼底,紧接着又继承了安茹、都兰和曼恩的伯爵封号(甚至包括他父亲的雅号“金雀花”)。
虽然他这几年在和表舅斯蒂芬的争斗中并未取得什么耀眼的成绩,但也并不妨碍他成为全欧洲炙手可热的黄金单身汉。
亨利有钱有地有爵位
因此,在他按照法律拜谒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的时候,顺道也给法兰西王后埃莉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位王后所拥有的阿基坦公国包括了当时法兰西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从安茹边界一直延伸到比利牛斯山脉,温暖肥沃,文化繁荣,贸易昌盛,是一块人人垂涎的馅饼。
当初王后的父亲去世才三个月,上任国主路易六世就急吼吼的让儿子娶了她。
不过路易七世并没有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而是在埃莉诺连生两个女儿以后,嫌弃她生不出儿子,以双方有血亲关系为由和她离了婚。
能将吃到嘴里的馅饼吐出去的也就只有路易七世了
埃莉诺显然不是一般柔弱的小姑娘,离婚后回阿基坦的路上,不仅击退了各方贵族明来暗抢的行动,还抽空给亨利寄去了一封信,“建议”他速来与自己成婚。
1152年5月18日,19岁的诺曼底公爵和28岁的埃莉诺在普瓦捷大教堂举行了婚礼。等路易七世回过神来,两人的长子都出生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生不出儿子?

路易七世的外号是法国版“忏悔者爱德华”
带着母亲的地位和妻子的嫁妆,亨利·金雀花准备充足,开始向英格兰王位进攻。
···
盛大的金雀花王朝开幕式
停战的贵族
1153年,亨利登陆英格兰,剑指斯蒂芬。也许是受到了妻子家族氛围的熏陶,亨利很懂得为自己塑造人设。他以“勇士”的形象带兵而来,在脑洞颇大的一些人眼里,斯蒂芬无形中就被比成了恶龙。
很多饱受战争蹂躏的居民都发自内心的支持他,还把亚瑟王传奇中梅林的预言拿出来当铁证,认为“救世主即将到来”说的就是亨利。
教士们也上赶着踩热点赞美亨利:
“看啊,我们的君主和统治者来了,王国就在他的手中!”

论有一个文学世家出身的老婆的重要性
其实这并不是亨利第一次登临英格兰,但之前年轻气盛的他最后都只能灰溜溜的被送回诺曼底。
这次却不同,和斯蒂芬国王交锋时不是天降暴雨敌军哗变,就是年老体衰的表舅好端端的就能从马上摔下去,好像上帝也知道,英格兰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争。
亨利很懂得审时度势。当他注意到底层平民对外国雇佣兵又厌又畏的情绪后,便果断的送走了手下的雇佣兵,赢得了民心。
当然,亨利的重心仍在英格兰的贵族那里。贵族领主普遍对软弱而无力保护他们领土的斯蒂芬国王心生不满,对横渡海峡而来的诺曼底公爵亨利充满了复杂的感情。
亨利二世的族谱
一方面,他们心里明白,亨利·金雀花才是先主亨利一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从母亲玛蒂尔达那里追溯,身上还留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血,是各方势力感情的平衡剂;另一方面,他们在诺曼底的领土受到了亨利的保护,为了政治利益,他们也要交好他。
唯一的犹豫点在于——亨利是否像他的母亲那样“傲慢到令人难以忍受”。
亨利清楚这些,于是请坎特伯雷大主教和温彻斯特主教做中间人,向英格兰的贵族们提出和平的建议,颁布宪章,发誓自己会保护他们在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和财产不受侵犯。
大规模的宣传非常到位,贵族们无法不动心。《斯蒂芬行状录》里面记载——
“那些英格兰的叛徒……不愿意作战,因为他们不希望任何一方获胜。”
停战的时机到了,双方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判。不出意外,亨利·金雀花将会兵不血刃的接下英格兰王冠。
从天而降的王位
沃灵福德战役后,斯蒂芬身心俱疲,加上外界的压力,已经动了将王位传给亨利·金雀花的念头,只是一位父亲的私心让他迟迟下不了决断。
1153年8月,斯蒂芬的儿子尤斯塔斯莫名其妙的暴病而亡,不管他的死因有多少疑点,至少大家都知道,亨利走向英格兰王座的道路再也没有了绊脚石。
1153年11月,斯蒂芬与亨利达成和谈,宣布自己百年之后,亨利将成为英格兰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国王亲自在温彻斯特迎接年轻的公爵,主教和贵族们的队伍在群众的欢呼声中举行了游行”——有人这样写道。
时隔18年,英格兰的王权再次走向一统,和平的曙光近在眼前。
没人在意一位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父亲心情如何,大家只顾笑吟吟的观礼斯蒂芬次子威廉向亨利宣誓效忠,目睹《温彻斯特停战协议》在威斯敏斯特被郑重签署生效。

转年来,斯蒂芬也去世了……
亨利·金雀花,17岁继承了外公的诺曼底,18继承了老爸的安茹,19岁继承了老婆的阿基坦,21岁继承了表舅的英格兰。
现在,他要做的,是如何确保自己的权杖能随心所欲的指向国内的每一个地方。
疆域广阔的金雀花
- 参考文献
- 《缔造大英帝国——从史前时代到北美十三州独立》
- 《金雀花王朝:缔造英格兰的武士国王与王后们》
- 《英语民族史·卷一 不列颠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