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网络上,杠精们为抬杠事业发光发热。但若是要论谁才是抬杠界的王者,高尔吉亚绝对C位出道。
你一定见过杠精。在微博、知乎以及各大媒体的评论区,总有为抬杠事业发光发热的斗士们。他们酷爱辩论,否定一切,用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等技巧怼天怼地怼空气。
可依我看来,今天网络上闹得欢腾的杠精还是修为尚浅。早在两千多年前,一位登峰造极的杠精前辈,用一段话杠翻了全世界:
“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吉亚提出的三大命题,一言既出,把当时所有自以为掌握真理的学者们杠得怀疑人生。

高尔吉亚向青年传授知识
在古代雅典城邦里,像高尔吉亚这样巧舌如簧、逻辑吊诡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自称“智者”。这些人多是精通论辩术和修辞学的职业教师,靠向青年传授这些技艺和知识发家致富。随着这个群体不断壮大,这群职业杠精被称为“辨士学派(又称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智者学派最典型的三个思想特征,一起看看远古杠精们如何用言语和逻辑怼翻那个时代。
…
与“神灵”杠,其乐无穷
打头阵的是普罗泰格拉,一个与神灵开杠的猛人。

普罗泰格拉雕像
当时的希腊被神灵信仰支配,大家仍然相信世界的本源是神所创造,价值标准皆由神制订。唯独普罗泰格拉狐疑地打量着信徒和神庙,他埋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作为广袤宇宙中的区区人类,普罗泰格拉不仅大胆地怀疑神的存在,还十分狂妄地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伟大的“杠精”,试图说服抬头仰望神祇的人们低下头来,把目光聚焦到“人”本身——否定神灵,重视个人,正是典型的智者学派特色的思想。
…
与“正义”杠,其乐无穷

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进行辩论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记录了苏格拉底同一位智者的辩论。这位智者名叫色拉叙马霍斯,以其刻薄尖锐的正义观闻名于世。
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嘴仗,正是围绕着“正义”展开。色拉叙马霍斯尖刻地指出,所谓的“正义”不是天经地义,而是最强者为个人利益制定的标准,颇有庄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神韵。
“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依此类推。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因此,我的意思是,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政府当然有权,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不管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理想国》中的对白,语出色拉叙马霍斯
色拉叙马霍斯何止是和苏格拉底抬杠,他分明是公然与社会主旋律唱反调。
智者学派中,与色拉叙马霍斯站在同一战线的不在少数,他们对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神圣性嗤之以鼻,认为这些玩意儿只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或是强者私人意志的反映。
…
与“真理”杠,其乐无穷

高尔吉亚雕像
高尔吉亚这个彻头彻尾的怀疑论者,则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真理”。
在著作《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中,高尔吉亚基于一系列逻辑悖论(如著名的“飞矢不动”和“乌龟永远爬不到终点”),推断出极具颠覆性的理论:一切事物都自相矛盾,一切现象都不存在,一切普遍的知识、真理也无法获得。
既然压根没有真理,高尔吉亚就认为说辞的力量在论战中是最重要的。他便一头扎进诡辩术和修辞学的研究中去,成为了王者段位的杠精。 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希腊文:Γοργίας,约公元前487年-前376年),希腊诡辩学派学者、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及修辞学家,原居于西西里Leontini。与普罗塔哥拉同为首批诡辩学者。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把修辞学由西西里带到阿提卡,又将阿提卡方言融入散文文学中。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他可以论证一切荒谬观点的正确性。而在高尔吉亚看来,断是非、辨真假都不重要,只要把自己的观点植入对方脑中,就算大功告成。
这种强烈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认识论,是智者学派思想最鲜明的特点。
同样,这是智者学派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智者们太迷信语言和逻辑的力量,毫无底线地歪曲真理,玩弄文字游戏,沦为诡辩家,受到城邦民众的唾弃,西方的主流思想界也对他们持否定态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大佬都不待见这群花言巧语的家伙。
但我们绝不能否定智者学派留下的思想财富——
与“真理”抬杠的智者们,使得后人更严谨地对待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西方的哲学乃至于整个文化,也因这群刁钻苛刻的杠精而变得更加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