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的徽宗:水浒取花岗 殷鉴象牙筷
万岁纲船出太湖,九朝膏血一时枯。阿谁种下中原祸,犹自昂藏入画图。

日本著名的中国史学者宫崎市定先生曾说:

“进入宋代以后,中国的奢侈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洗练的情趣,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自然之理,力求适时适地,这样的奢侈才会收到尊重。”

对于宋徽宗来说,他的奢侈就不仅仅是洗练的情趣那么简单了。历史上著名的花石纲就是专门为了迎合宋徽宗的奢侈而产生的。

···

奢侈成风:被耽误的艺术家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是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赵煦(1077-1100)的弟弟。他能上台纯属巧合,如果不是宋哲宗年纪轻轻没留下子嗣就去世了,这个皇位怎么说也落不到他的头上。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2]),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宋徽宗上位的时候仅仅十七岁,注意这里的十七岁按照实岁计算的。宋徽宗是临时被选为继承人的,他从未接受过继承皇位的继承训练。

但是没有关系,没有看过猪跑还是吃过猪肉的,在皇宫的十几年难道还不知道皇帝的职责,更何况宋代对于皇室的教育还算重视。

宋朝,皇子们并没有被授予实质性政治军事职务。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在统治者看来,皇子并不需要赋予多大的权力和拥有多大的野心。

只需要享受出身带来的应有的荣誉和待遇就够了。甚至是为了维护这个荣誉和出身,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迷惑统治者,为了让统治者觉得自己的位置是不受威胁的。

宋徽宗赵佶及其书画作品

可以说,生在帝王家是促成宋徽宗热爱艺术的前提条件。宋徽宗对艺术的热爱表现在这个方面:

  1. 喜欢玩鸟
  2. 喜欢踢球。历史上的高俅就是通过踢球认识宋徽宗的。
  3. 作画。受到其姑父王诜的影响,宋徽宗开始自己作画。

如果宋徽宗不是皇帝的话,没准他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热爱艺术的宋徽宗怎么也想不到,后人对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却是他统治期间的一个臭名昭著的历史事件——花石纲

···

溜须拍马:朱蔡争献花与石

花石纲是什么?纲指的是唐宋以来一种运输货物的组织,也就是运输的一种编制。全国各地的货物编成一组一组的运到京城,一组称为一编。这种运输方式叫纲运。

《水浒传》第十六回“吴用智取生辰纲”可以看出,这样的运输方式在宋代还是比较普遍的。花石纲则是北宋后期,从全国各地特别是江浙一带,往开封运送花木和可供观赏的石头的纲运。

a a 忠义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此篇内容在第十六回

为何有花石纲?我们前文提到宋徽宗是被耽误的艺术家,对于书法花鸟是相当的喜欢。

据《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诸王弟多嗜富贵,独祐陵在藩时好玩不凡,所事者惟笔研,丹青,图史,射御而已。”

宋徽宗的爱好在还没当皇帝前也就是爱好,不过在他当了皇帝后,臣子为了讨他的欢心,这些爱好就逐渐变了味。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把南方的石头运到开封,这是北宋后期花石纲事件的开始。不过宋徽宗在即位初期还是不敢大肆折腾的,因为上位不久不够稳定。

北宋花石纲采石遗址

到了崇宁元年(1102年)以后,宋徽宗便无所顾忌地掀起了花石纲的狂潮。为了花石纲宋徽宗还在地方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运输和管理。崇宁元年(1102年)设立苏杭造作局。

崇宁四年(1105年),在苏州设立“苏杭应奉局”。除了机构之外,还有专人负责花石纲。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朱勔蔡京蔡攸父子。

蔡京(1047年-1126年),福建兴化军仙游县人。蔡京是个老狐狸,在官场混迹多年。宋徽宗上台以后,他就拼命和童贯拉关系,进而博得宋徽宗的好感。

建中靖国二年(1102年),蔡京担任宰相。蔡京到苏州的时候,结识了朱勔一家。

这朱家说白了就是暴发户,开药店发家的。先是朱勔的父亲朱冲千方百计地和蔡京攀上关系。然后就是朱氏父子凭借蔡京的关系得了官职。

蔡京看到宋徽宗很喜欢奇花异石就让朱勔父子去送。宋徽宗果然十分高兴。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蔡京博取宋徽宗赏识

据《墨庄漫录》卷二所载:宣和癸卯,平江朱勔采石太湖鼋山,得一石,长四丈有奇,广得其半,玲珑嵌空,窍冗千百,非雕刻所能成也,并郡宅后池光亭台上白公,世传白乐天手植也。创造二大舟,费八千缗以献。

除了朱勔父子之外,蔡京的大儿子蔡攸也是贡献花石纲的主力军。

蔡攸(1077年-1126年),字居安。政和(1111年-1118年)初年,宋徽宗召见蔡京和蔡攸的时候用开玩笑的口气对蔡攸说:“你必须多贡一点土宜”蔡攸听到之后,立马麻利地弄来了一颗小橄榄,和其他花草混在一起之后送上去了。

小橄榄

小橄榄放到现在或许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在当时却是十分珍贵的。后来又有一些使臣奉命搞应奉,这些都隶属于蔡攸

如果说朱勔蔡攸是用实际行动在折腾这个花石纲的话,那么蔡京这个老狐狸则是用他自己的一套理论来劝宋徽宗心安理得地进行享受。这套理论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1.“丰亨豫大”这四个字出自《周易》。“丰”意为盛大。“亨”意为亨通。“豫”有悦逸安乐之意。

a a 周易 作者:周文王 此篇内容在丰卦

宋史·蔡京传》载:“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京倡为丰、亨、豫、大之时,视官爵财物如粪土,累朝所储扫地矣。”后人用:“丰亨豫大”形容国家强盛太平,人民富足安乐。

蔡京用“丰亨豫大”来告诉宋徽宗当时强盛太平,人民富足安乐,所以你可以安心享受。宋徽宗一听肯定特别高兴,对自己奢华的生活更加没有顾忌。

2.唯王不会(读“快”)蔡京认为,皇帝过了享乐腐化生活,不管国家花费多少的人力和财力都是允许,可以随便挥霍。 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人。北宋时期书法家,先后四次任宰相,掌权共达十七年之久。蔡京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穷奢无能、贪腐保守,直接导致北宋王朝的衰败。

···

官逼民反:方腊起义抗压迫

宋徽宗所享受的奇花异石都是来自于老百姓。宋徽宗将从全国弄来的石头在开封的东北部建了一座假山,这座假山的名字叫艮岳

北宋艮岳遗石

据说是道士的和宋徽宗说,只有在这个地方建山才能多生儿子。这座假山是仿照杭州凤凰山修建的。假山的规模很大,可想而知耗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受到压迫的百姓自然要起来反抗。

东南地区的人民受到的花石纲的灾难最重,于是在宣和二年(1120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

起义的领导者叫方腊,他是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人),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县)做佣工(一说家有漆园),以“诛朱勔”为号召,率千余人于青溪帮源峒宣告起义,誓师于漆园。

当年十一月,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农民政权。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方腊被列为“四大寇”之一。

a a 忠义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此篇内容在第七十回

后来起义越闹越大,宋徽宗就命令童贯全权处理这件事。宋徽宗允许童贯用他的名义全权处理。童贯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他知道会发生起义完全就是因为花石纲。所以不在花石纲上做点文章,起义是无法平息的。

童贯到了苏州就命令幕僚写了一个御笔到处散发,宣布罢免花石纲和撤销苏杭造作局。

这个御笔把花石纲的锅甩给了“有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还保证说以后还敢供奉为名,借以危害百姓的,就用违御笔论处。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蔡京勾结童贯

童贯利用这样的御笔制造舆论,企图在打压方腊起义上面迷惑群众,取得主动权。最后,俘虏了方腊、方腊的妻子和宰相方肥等二十五人。

宣和三年(1121年)八月,方腊在开封被害。

在镇压方腊起义的时候,统治者不论是对起义军还是老百姓,都进行了残酷地屠杀,使被花石纲弄得遍地疮痍的东南地区,变得更加残破不堪。

···

北宋灭亡:花石纲遗臭万年

方腊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花石纲却没有结束。花石纲在方腊被抓之后就又恢复了。竭力主张恢复花石纲的是王黼。花石纲真的结束要到金打来之后了。 方腊 方腊(?-1121年10月7日),又名方十三,原籍安徽歙县,后迁居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淳安县)。北宋末年著名明教领袖及农民叛乱(中国大陆官方称起义)首领,江浙一带“吃菜事魔”之徒。

战争的消息传到了开封,满朝文武大惊失色,宋徽宗知道自己的统治摇摇欲坠,便下了罪己诏。花石纲在这个时候才正式被罢免了。

此时亡羊补牢已经太晚了,宋朝的国力早就无法抵抗外敌的入侵。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徽宗宋钦宗被抓到金国当了俘虏,最后死在他乡。

花石纲留给人们的历史记忆恐怕永远都是屈辱的。历代不少诗人都有描写艮岳花石纲的诗歌。

元朝的李孝光:“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

元朝元明善的《题万岁图》:“万岁纲船出太湖,九朝膏血一时枯。阿谁种下中原祸,犹自昂藏入画图。”

这些诗歌都揭露出了花石纲背后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以及统治者过度享受的奢华,却没有想过好好地治理国家,造福人民。

宋徽宗 查看详细关系图

宋徽宗与花石纲

就算没有外敌入侵,这样的统治也不会长久的。蔡京宋徽宗编织的“丰亨豫大”只是自欺欺人的可笑迷梦,只会加速王朝的灭亡。

中国的奢侈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洗练的情趣,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自然之理,力求适时适地,这样的奢侈才会收到尊重。

宋徽宗的奢侈并没有尊重自然规律,从其他地方运送花石到开封,模仿杭州的凤凰山建的艮岳,移植过多的其他地方的花草树木,都是对自然的一种违背,这样的奢侈并不能够得到尊重,对自然和社会都是一种危害。

  • 参考文献
  1. 《周易》
  2.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
  3.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
  4. (元)脱脱:《宋史》
  5. 《水浒传》
  6. 宫崎市定著,张学锋、马云超译:《日出之国与日没之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7. 单远慕:《宋代的花石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 [美]伊佩霞:《宋徽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阅读数 2.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