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在“自杀式单身”吗?你还苦于爱情求而不得吗?快去读读《诗经》,秒懂爱情的真谛!
又是人间四月天,空气中浮动着关于爱情的激素,路边猫猫狗狗看彼此的眼神都暧昧了起来。
在这个踏春赏花、谈情说爱的好时节,许多年轻人却辜负了大好春光,有人高喊“不求脱单但求脱贫”,也有人“自杀式单身”,常年开启自闭模式。
新时代不相信爱情的朋友们,不如去读读《诗经》。无论多么太上忘情的,也定然被撩得一万头奔腾的小鹿心头横冲直撞——因为先民谈恋爱的画风,实在是太美好了!
…
“全城热恋”
现代的相亲节目和交际舞会出现之前,西周人民早就为多情儿女们搭建了一个助燃爱情火苗的舞台。
“以仲春之月,令合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周礼•地官》

“中国情人节”上巳节
这就是每年的“三月三”上巳节,按周礼规定,这一天是法定恋爱日,鼓励年轻男女解放天性、想爱就爱。彼时彼刻,该是何种风情?
碧波荡漾,万物生长,情窦初开的少女走向心仪的少年。两人漫步岸边,漫谈,嗔怪,调笑。以清波为证,互赠香草。放眼望去,一对对男女,一簇簇春花,汇成爱的海洋。
《诗经.郑风.溱洧》记载了这样的场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那才是真正的约会盛宴,不折不扣的“全城热恋”。
…
“爱要坦荡荡”
今人推崇的浪漫,是朦朦胧胧,缠绵悱恻,道一句“今晚月色真美”。而先民的示爱,从不拐弯抹角,都用歌谣把爱恋和深情倾诉出来。

古代男女同游
当古人看着心上的姑娘,眉眼如画,笑魇如花,必须献歌一曲,吹爆她的高颜值。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有时候看着恋人,心头生起无边爱怜,竟不由得慌乱了:“今夜是怎样的良宵呀?能让我同你携手共度。你呀你呀,真是让我幸福快乐得不知所措。”这种心情,也必须让恋人知晓。
今夕何夕,与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诗经 · 唐风 · 绸缪》
对先民来说,爱要大声说出来,即使是私藏心底的思念,也必须坦坦荡荡地表白。
就像《诗经.卫风.伯兮》里那句: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虽然前面用雨露、阳光、忘忧草作为起兴,但到陈诉衷肠时仍然直白又张扬:“想我家欧巴的时候,即使头昏脑涨也心甘情愿;想我家欧巴的时候,真真是让我思念成疾呀。”
由此可见,恋爱中的先民,个个是诗人、歌者、情圣,每个毛孔都洋溢着浓烈的表达欲。
…
情趣度max的恋爱日常
如果你觉得先民对爱情的表达只带着黄土地气息浓厚的淳朴,那你就太小看他们了。撒娇,捉弄,欲擒故纵,这些情趣满满的小花样,爽气十足的周代儿女也玩得风生水起。

一家人在桃林游玩
拿男女之间最常见的幽会举例子。
一个女孩跟情郎相约城角,却调皮地躲起来不露面,在暗处看着苦等多时的男伴偷笑。好半天才俏生生站在情哥哥面前,送给他鲜红的彤管和象征婚媾的荑草,情郎笑了:“你呀,可真调皮!”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国风·邶风·静女》为我们展现的恋爱日常,和这样古灵精怪的女孩谈恋爱,该是多么妙趣横生的生活?
除此之外,周代先民因为对爱情的全心投入,还有无数撒娇性质的埋怨、嘲弄、调侃,尽皆泼辣奔放,可在《子衿》、《褰裳》等名篇中窥见一二。
诗经
《诗经》里的爱情缘何流芳百世,至今仍让人无限神往?措辞优美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正是这种真挚热烈、自由奔放的情感内核。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实在是周代先民恋爱的完美描述。
反观被现代文明规训太久的我们,面对爱情,总是徘徊不定、若即若离。可惜了这种带着原始气息的爱情,只能从历史中去找寻、去体味了!
参考文献:
1.魏悦 :浅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才智2012年25期》
2.木心:《文学回忆录.第十一讲 诗经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