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年,中国的庚子年,值此新世纪的开端,当时的中国,也就是大清帝国,在英、法、德、美、俄、日、意、奥(奥匈帝国)八国列强组成的联军的入侵中,迎来了20世纪。
事实上,当时除了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想和大清结结实实地打一架以外,有两位完全就是过来打酱油的,一个是奥匈帝国,另一个就是意大利。

八国联军士兵合照,当时俄国士兵没有参加合照,加拿大和印度士兵在其中,而意大利士兵是右数第二个
作为瓜分中国的列强之一,意大利的起步实在是太晚了。1860年意大利刚完成统一,开始将目光投向非洲,梦想再次征服北非,他们的目标是埃塞俄比亚,准备将穷苦的意大利农民迁移到这里改善生活。然而天不遂人愿,正像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评价的那样: “Diese Italiener, sie haben zwar grossen Appetit, aber schlechte Zahne(意大利人的胃口很好,然而却满口坏牙)”
1896年,欧亚大陆东部的清帝国刚刚结束惨痛的甲午战争,意大利也在埃塞俄比亚栽了跟头。
意大利的埃塞俄比亚征服计划宣告破产,舆论哗然,国际威望大跌。面对已经几乎被瓜分干净的非洲大陆,而仅存的独立地区又无法征服,意大利人的兴趣开始投向东方的清帝国。实际上,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意大利和清政府之间发生过一次事件——三门湾事件。
当时由于清廷多次在和欧洲国家交战中,被轻松打败,于是给了意大利一种“穷人帝国主义”的错觉:清廷可以随便欺负的。
清政府虽然在之前的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都惨败,但是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意大利这种弱不禁风的瘦马?
清政府:我怕英法美,难道我还怕你这种连黑叔叔都打不过的怂货?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当时李鸿章和法国公使交流过后,对意大利的情况已十分了解,知道意大利并不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欧洲国家
···
意大利的第一次强行索要
说来尴尬,意大利不像其他欧洲列强,有强大的国家实力作支撑,一开始,并没有来硬的(因为也压根儿硬不起来),而是跑去给清朝吹嘘自己,说自己是庞大的罗马帝国正统,说自己是世界天主教的精神中心,然而清廷对这些东西压根儿不感兴趣。
一脸尴尬的意大利发现,靠骗行不通,于是干脆来硬的,直接向清政府提要求,要求强行租借浙江三门湾作为意大利的海军基地,当然,在提出要求之前,意大利询问过其他列强的意见,毕竟自己作为一个刚入门的新人,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的。

位于浙江的三门湾,三门湾具有极好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所以成了意大利觊觎的目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清政府不仅干脆地回绝了意大利的要求,甚至连意大利给的照会看都不看就退回去了,这件事让意大利驻华公使极为恼怒,因为不看对方递交的照会是非常不符合外交礼仪的事情。愤怒的意大利公使强烈要求对清政府动武,随后紧接着便向清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
搞错电报
令人尴尬的是,意大利国内发了两封电报,一封是要求意大利驻华公使对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另一封是要求驻华公使暂时搁置最后通牒。
注意,这两封电报发出的时间有先后顺序,第一封发来的是要求对华下达最后通牒,但是过了没多久,又发了第二封电报,认为暂时不适合下最后通牒,也就是说,意大利国内的最终态度是“暂不动武”。
意大利人此时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逗比本性,竟然将两封电报的顺序搞错了!
意大利驻华公使误以为要求他下达最后通牒是意大利政府的最终态度,这件事让欧洲各国一片哗然:意大利竟然没有给各位龙头老大打招呼就擅自对清政府动武。而事实上意大利政府当时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对此表示震惊,万分窘迫下,意大利驻华公使马蒂诺被勒令收回最后通牒回国述职。
于是,前几日还傲慢地递交了最后通牒的马蒂诺一脸尴尬地又将其收了回来。

大清总理衙门,1862年由恭亲王奕䜣一手创办 ,主持外交、通商等事务
···
意大利的第二次“进犯”
意大利好歹也是“列强之一”,为了找回面子,新的驻华公使萨瓦格带着兵船来到中国,本来应该去北京上任,结果他跑到上海去耀武扬威,想玩一把“炮舰外交”,于是故意停留在此,也不去北京上任,想以此来逼迫清政府重开谈判。
然而尴尬的是,清政府整整一个月都没搭理他,意大利人脸上挂不住了,意大利外交大臣觉得很丢人,于是勒令萨瓦格:赶紧给我滚去上任!萨瓦格只好尴尬地走了。
此时,萨瓦格收到的信息,意大利国内的意见是已经放弃了对华殖民的想法,只想要建一个加煤站就好了,但是萨瓦格不死心,觉得虽然三门湾要不来了,铁路修筑权一定要拿到手,不然脸上实在是挂不住,然而清廷的答复仍然是十分干脆:不行!
三门湾不同意,小岛也不行,铁路修筑权不给,那么加煤站呢?给建个加煤站总是可以的吧?
清廷对意大利提出要建加煤站的要求也是非常干脆的拒绝三连:没商量,不同意,不可能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三门湾事件”让大清在意大利面前也算是硬气了一回
1899年的整个夏天,萨瓦格都在努力地为建造加煤站而努力地和清廷交涉。
清廷老爷们行行好吧,给建个加煤站吧,我是欧洲列强啊,你看我一眼行吗,就一眼可以吗,求求你啦,我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啊,就算加煤站也不给建,路费报销点可以吗,求你啦……
···
会抱大腿的意呆利
八国联军侵华时,意大利敏锐地抓住机会,抱上英法德这些老爷们的大腿,在清政府这边混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由于当时德军还在海上,实际上攻打北京的是“七国联军”,总计18000多人,其中日军8000多,俄军4000多,英军3000多,美军2000多,法军800多,奥军58人,意军53人,德军主力部队后来才到达北京。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意大利军队占领了东四南大街以西的地区。
和其他列强一样,意大利军队在北京城抢夺了不少的金银财宝,甚至还有一名意大利军官在紫禁城里,睡了慈禧太后的凤床,第二天在木床板上用刀刻了一行字:Voglio violentare l’imperatrice vedova Cixi.(我想强暴慈禧太后)
后来清政府和八国(实际是十一国)签订的《辛丑条约》证明,意大利这次这个大腿抱得好,就派了53个人参加联军,没有什么人员伤亡不说,还拿了清政府32,939,055两白银的赔款(这个数字是《辛丑条约》里面所记录的赔款数字),这也算是一趟物超所值的武装旅游吧。
在暴行方面,意大利和日、俄、法、德侵略军比起来要稍微好一点,基本没有参与大规模屠杀和虐杀平民的行为,主要负责维持治安,而且为了维持治安,还差点和法军打了一架,原因是法军不服从联军主帅瓦德西的指挥,擅自进驻德军驻扎范围,被意大利军队赶出来了。

《辛丑条约》中各国对清政府的索赔,其中意大利的索赔额度在各国中排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