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的餐桌——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不仅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复古运动,产生了璀璨的文化艺术结晶,同时,在社会生活方面,尤其是饮食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此时期的欧洲生活方式注重美好生活的培养,所有重要日常生活粮食都来自乡下,正如蓬托尔莫在他的日记中所描述的那样,当时的人们大都勤俭自持知足常乐。

平日两顿主要的中餐和晚餐都是以牛羊肉或者猪肉为主食(生食或者制成香肠),节假日还有海产鱼类佳肴,此外也有生吃的蔬菜,例如莴苣,菊苣根(以醋、油进行调味)或者是煮熟的豌豆、芦笋和洋蓟等等。另外有人以鸡蛋或者蛋卷代替肉食,人们也常吃奶酪和水果(桃子、苹果、无花果和葡萄)洋蓟餐后甜点等等,饮料有桶装的红酒或者白酒,倒入玻璃杯或者罐子饮用。

16世纪意大利画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作品

这些和现在大同小异的习俗一直延续下去的,只有在家庭比较特别庆祝中才讲究豪华的场面。在公共广场摆设宴席,餐桌都用华丽的刺绣桌布进行装饰,用的是贵重的银制餐具和瓷器,吃的是山珍海味和烤制的精美甜点,喝的是精选的美酒,每个人都浓妆艳抹,身着盛装出席,男女打扮非比寻常。

文艺复兴时期的节日多半是以宴会为主的盛大节庆,表现了明显的自我意识,其费用开支只有古代晚期的盛宴可以与之相比。王侯、主教、贵族及福上门无不相互比美,甚至富有的市民和手工艺人也参与其中。起带头作用的是勃艮第宫廷,他们精心设计的宴会场面隆重豪华无与伦比,艺术表演的设计,也是尽善尽美。

至于各种佳宴美食奢华的程度,本笃·萨鲁塔提在1476年为拿波里国王费朗特的王子们所设计的盛宴的描述可见一斑:在不断的号角声中,宾客们一一入座,每人先上一小盘子的松子仁做成的精致点心和一份用彩釉陶瓷杯装着的牛奶甜食,阉割鸭的脚蹼插着号标和祝福语,餐桌旁有水泉喷出的橘红色雾水,增添了宴会的气氛,接着先上十二道野生飞禽动物肉类的佳肴:小牛肉、乳猪肉、小鹿肉、雉鸡、阉割鸭,以及由奶油、腰果和鱼肉调配成的美味食品。从一个大型银盘中飞出许多鸟,盘旋于餐桌上空,这就是所谓的“餐食表演”,专门为观赏而安排的。正餐过后,还有九道甜食、蛋糕、杏仁泥糖果、饼干以及其他的点心。

文艺复兴时期丁托列托比笔下的圣经故事“加纳的婚礼”场景

十五世纪末期的王侯们,习惯在高架和搭有顶棚的餐桌上单独和王妃们共同进餐,许多宫廷侍者围绕左右,在此时期的餐桌一般都予以特别装饰并供应佳肴美食。例如,主人将熟肉切成薄片招待宾客,就如同舞蹈和击剑一般,属于年轻贵族学习的科目之一。为学习这样的技艺,一般都要去意大利。

使用贵重金属制作的刀和汤勺,是一种很大的奢侈,而且刀和汤勺为发挥各种不同的功能,也发展出特别的样式。餐刀的刀刃尖锐而细长,切肉片的刀前段较宽而成椭圆形;汤勺的手把比较短,呈棱角形而微弯,便于使用。富有的市民也会安排比较奢华的餐宴。

相反的,上层阶级日常餐食都比较简单。诺森波兰伯爵在1500年左右的时候,为数二三百人的家族中,只有两名厨师,夫妇二人的午餐只吃两条咸鱼,节假日吃六条咸鲱鱼、四条新鲜鲱鱼,还附加一条烤羊腿和一块煮牛肉,吃饭的时候喝四分之一公升的啤酒和葡萄酒,而他的奴仆们则全年吃些咸肉或者熏肉和鱼肉。

不久由于印刷术的出现,出版了一系列和烹饪有关的书籍,给那些有意享受佳肴美味的民众使用,获得了民众的热烈响应。之前作为药品使用的烈酒,在十五世纪逐渐成为大众享受的饮料,并成为了嗜酒者的最爱。1495年,甚至在王国国会中也出现了酗酒的不良风气,许多城市都试图禁止这种风气,许多书籍反对酗酒恶习,但是并没有什么用。

阅读数 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