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当代俄国的资源宝库,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代,也是前苏联的大后方,如此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当初竟是一群判了死刑的犯人打下来的。
现在的俄罗斯是土地面积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国,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而最初的基辅罗斯及伊凡四世(Ivan IV)上位时的沙皇俄国初期,其国土面积并没有那么大,只有现在靠近波罗的海及黑海北部的那一片区域,那么,俄国人是如何在50多年的时间里征服了东部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呢?
···
征服喀山汗国
1552年的喀山汗国(Казан ханлыгы)之战,通常被认为是俄国开始打通去往东部的第一个缺口。
历史学家们承认,征服喀山对俄罗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喀山汗国覆灭
在战略上来说,改变了俄罗斯强敌环伺的恶劣地缘政治局面,在东面打开了一个缺口,除去了俄罗斯在东部的心腹大患,使得边境城镇免于鞑靼骑兵频繁的侵袭之苦。
从长远看,这使得俄罗斯腾出手来,以各个击破的战术,逐个灭掉了周围的强国,将领土扩张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再次,喀山汗国的灭亡使得沙皇俄国东进的最大障碍彻底消除。在征服喀山后,俄国大军向东可以翻越乌拉尔山,向南可以顺伏尔加河南下直达里海,这样西伯利亚和阿斯特拉罕两个汗国已成沙俄的囊中物。
为了纪念征服喀山汗国,伊凡四世下令在克里姆林宫前面的广场上建立一座教堂,名为圣母大教堂,即今日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喀山汗国灭亡后,俄罗斯加紧了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殖民化,俄罗斯各地移民大举向东迁徙,潮水般地漫延过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裘皮和木材变成滚滚财富,通过喀山流入莫斯科,使得俄罗斯在同欧洲的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喀山就成为了多民族混居的繁华重镇。
伊凡四世渴望像自己的前辈那样开疆拓土,而喀山汗国的灭亡,则可以看成是俄国开疆拓土的第一步。

伊凡雷帝(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28日)
···
背负“特殊使命”的家族
现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当代俄国的资源宝库,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代,也是前苏联的大后方,如此辽阔的西伯利亚地区,当初竟是一群判了死刑的犯人打下来的。
当时鞑靼人建立的西伯利亚汗国(失必儿汗国),统治着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间的广大地区。
伊凡雷帝之所以能慢慢消化已经吞下的新领土,实现对西伯利亚汗国的吞并,主要是委托当时俄国的大商人斯特罗甘诺夫(Stroganov)家族进行。

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徽章
1558年4月4日,伊凡雷帝给格里哥利·斯特罗甘诺夫一张特许状,将卡玛河各支流所在流域的未开垦土地交给他经营20年,并且赋予他很大的特权,可以自己建造城池,可以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可以自主实行移民政策,还可以免交税赋等等。
总之,你们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只要能打下新地盘,并且能守住新土地,那么就直接受我沙皇管辖,不必受地方当局的约束,你们可享有近乎于独立王国般的地位。
而到了1574年,伊凡四世给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更大的特权,授权他们可以“征募志愿兵及招募奥斯佳克、沃古耳、尤格拉、聂尼茨等各族人,连同雇佣的哥萨克兵及炮手,前去进攻失必儿汗国”。

沙俄时代的哥萨克兵
···
开征西伯利亚
在得到伊凡雷帝的许可之后,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便开始广招“天下英豪”,诸如盗匪、流氓、贫民之流来垦边致富。他们向乌拉尔以东的扩张,则主要利用哥萨克人,开始了征服西伯利亚之行。
哥萨克人以骁勇善战著称,他们本是东欧草原的游牧群体,后来成为沙皇俄国最重要的服兵役人群。而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手下最著名的哥萨克头目,名叫“叶尔马克”(Ерма́к)。

叶尔马克(Ерма́к)
西伯利亚征服者
“叶尔马克”是一个绰号,意为“磨石”,他本名叫瓦西里·季莫菲耶维奇·奥莱宁(Василий Тимофеевич Олайнен)。
他原本只是一个长期流窜在伏尔加河上的土匪,烧杀抢掠,后来因犯抢劫罪被沙皇判了死刑,受到全国通缉。
然而,在沙皇决定东征西伯利亚之后,叶尔马克便和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达成协议,他凭借自己哥萨克人的身份,及其长期流窜作案的“工作经验”,带领着手下540多名哥萨克(也有其他资料说高达数千人规模)加上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送给他的300名雇佣军,于1581年9月1日开始东征西伯利亚汗国。
叶尔马克这种惯犯带的队伍,自然匪气十足。
在进入西伯利亚汗国前,他们沿着丘索瓦雅河(Чусовая)前进,到谢列布良卡河过冬。沿途原本依附沙皇的土著人群沃古耳人(Voguls)殷勤招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

沃古耳人的居住地

进攻中的哥萨克
然而,哥萨克们不仅不感恩,反而趁机抢劫、屠戮了这些土著民,剩余的那些沃古耳人被逼得只好逃入深山老林。
到了1582年的春天,坏事做绝的叶尔马克军再度出发,一路上因伤亡、疾病等原因,队伍损失过半。不过,俄国人还是因为哥萨克的占领而相继拥有了图林斯克和秋明及其附近的土地。
之后,叶尔马克仗着自己和对方武器级别差异所带来的优势,击溃了卡什雷克地区的西伯利亚汗国守军,西伯利亚汗国的库程汗逃往南方,最终,俄国人成了西伯利亚的新主人。

叶尔马克带领下的军队正在攻击西伯利亚土著军队
···
死刑犯?开拓者?
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的消息传到莫斯科时,伊凡四世激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大大地称赞了叶尔马克的伟大功绩,因为他,俄国的版图大大扩张。
紧接着,伊凡四世马上赦免叶尔马克之前在国内犯下的所有罪行,还把自己肩上披着的一块贵重皮毛、一个精致的银酒杯以及两副价格不菲的盔甲赏赐给他。
原本一个恶贯满盈,烧杀抢掠,游荡于伏尔加河附近,最后却逃脱了的绞刑犯,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整个国家的英雄。
不过,叶尔马克的好运没维持多久。尽管他名震西伯利亚,但西伯利亚汗国的原统治者库程汗依旧顽强地反抗,时不时地袭击俄国人。
某天,叶尔马克听说库程汗要进攻一个商队,就带人前去增援。
1584年8月17日的雨夜,赶了一天路的叶尔马克和部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而库程汗的人就埋伏在路边。他们在雷雨声的掩护下,扑向熟睡中的哥萨克人,叶尔马克在乱兵中夺路而出,在渡河的时候失足落水而死。
叶尔马克丧命的消息传到莫斯科,伊凡四世在痛惜之余,决定重新派遣新的远征军去西伯利亚,巩固俄国人在那里的统治并继续扩张。
叶尔马克死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对他的歌颂却从来没有少过,他的光芒早已掩盖了曾经犯下的累累罪行。
无论是沙皇时代,还是在苏联时期,或者是现在的俄罗斯,人们都习惯性地把他看成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一个奋战的英雄,而教会则尊之为一个圣人。
···
巩固西伯利亚的三大法宝
西伯利亚地区面积广达1400万平方公里,气候酷寒、环境恶劣,当地的土著居民和俄国人文化迥异、人种不同。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对西伯利亚虎视眈眈。
总的来说,保住西伯利亚,对俄国来说并非一件易事。那么,俄国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牢牢控制住西伯利亚的呢?
(一)筑城
在向西伯利亚扩张时,每打下一个地区,俄国人都要在此地修筑城池和堡垒,以巩固新征服的地区,同时,俄国人还在部分重要的堡垒派驻军队,设置“督军”、“总督”等官职,总领一方军政大权,将这些“化外之地”纳入俄罗斯的行政体系之中。
此后,随着帝国版图的增大,新筑的城市数量也逐步增多,俄罗斯政权的统治也就更加稳固。
总的来说,俄国人在修建城市时,也等于为自身筑造了军事据点,通过这些据点,可以更好地对西伯利亚进行管理和控制。

俄国征服者建筑的小城
(二)移民
俄国自占有西伯利亚后,就开始不断向该地移民。
起初,只有哥萨克冒险者前往,随后,自耕农、商人、农奴、流放犯等各种身份的人也加入了“移民大军”。
到17世纪末期时,西伯利亚的俄国人已经达到了30多万,数量超过了当地土著居民(约20万)。等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迁往西伯利亚的移民数量更加巨大,在1861~1905年,总共有150多万俄罗斯人落户西伯利亚,而在1906~1916年,又有超过300万俄罗斯人定居西伯利亚。
俄国通过不间断的移民,使得俄国人成为西伯利亚的主体人口,自然就能够拥有足够的后备力量。

移居西伯利亚的俄国人
(三)修路
在俄国征服者到来之前,西伯利亚地区多是苍茫的原始森林、冰封的江河湖泊,对外交流极其不方便。
俄国人到来之后,为了能更好的治理这些“蛮荒之地”,便积极的在此地修建交通要道。
最初,俄罗斯在各大堡垒之间修建了一些简单的土路,以作为据点之间相联系的纽带。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俄国耗资10亿卢布,投入300万劳工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使得西伯利亚与俄罗斯本部的交流更加快速便捷。这样一来,即便西伯利亚出现事端,欧洲地区的俄军也能迅速到来。
俄罗斯通过修建道路,将西伯利亚的多个地区联系在了一起,政令与军队便可以顺利到达。

沙皇俄国时期开凿的泥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