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玫瑰的秘密:兰开斯特和约克的前世今生(下)
从英法两国的百年战争,到英国窝里斗的玫瑰战争,我们起码能从中学到一点——解决战争问题,啥兵法都不如一桩联姻好使……

When you play the game of thrones, you win or you die.There is no middle ground.

权力的游戏,一旦入局,非赢即死,没有独善其身。

——Cersei Lannister

瑟曦·兰尼斯特

你去过伦敦吗?

到过泰晤士河(Thames)边上的伦敦塔(Tower of London)吗?

那里曾是英国王室关禁闭的“最佳场所”,也是他们的“刑场”,英国人所谓的“sent to the tower”就是去往这里,简而言之“入”。

...

亨利四世的烦恼


上篇说到博林布鲁克的亨利(Henry of Bolingbroke)不满理查二世(Richard II)的“胡乱作为”,把他关进了伦敦塔。轮番羞辱折磨中理查二世上交了退位书。

伦敦塔位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Thames)北岸,名义上仍是英国王室宫殿,也曾作“王室监狱”使用

一朝天子一朝臣,但谁也没想到臣子这么快就能翻身上马,凌驾为王。亨利华丽变身亨利四世(Henry IV)以后,开启了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的新格局(在位期1399-1413年,时值明惠宗明太宗统治年间)。

郁郁寡欢的理查二世死于1400年2月14日,有人说他是因为绝食最终饿死,无论是被折磨致死,或是饿死,都不能改变亨利四世曾“谋朝篡位”的事实。

查看完整族谱

亨利四世家世族谱

虽然成了英格兰国王,活得也照样心酸。期间此起彼伏的贵族叛乱,让亨利四世感到身为统治者的不易。贵族们为啥不能听他指挥任他差遣?说白了还不是这个“抢”来的王位坐得名不正言不顺!

第五代马奇伯爵埃德蒙·莫蒂默(Edmund Mortimer)的继承顺位高于亨利四世理查二世早先立下的正经王位继承人是埃德蒙老爹,不过理查被推翻以后,他老爹已经死掉了,王储身份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埃德蒙·莫蒂默爱德华三世三子一脉,而亨利四世是四子后人,顺序上亨利四世并不占优势。不过由于贵族们心并非都向着理查二世,这个王位也就战战兢兢地由亨利四世坐了下来。

亨利四世,英格兰国王和爱尔兰领主

这边亨利四世应付国内事务已是焦头烂额,回过头再来看看法国人的烂摊子。

时过境迁,隔壁国王也换人上阵。查理五世嗝屁了(1368年),他的儿子新任法国国王查理六世(Charles VI,1368年12月3日-1422年10月21日,在位期1380-1422年,时值中国明太祖明惠宗明太宗治世)。

因为患有疯癫症,查理六世在朝浑浑噩噩,精神时好时坏,导致手上王权握不稳,而在他背后还有一众如狼似虎的“亲戚”对着王座虎视眈眈(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Jean sans Peur)和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Louis Ier de Valois)两派相争)。

英法两国各有各的烦扰,都是一片焦灼之态,也就顾不上彼此作战。

...

英格兰娇子,重启百年战争

对法国的作战计划直到四世的儿子亨利五世(Henry V)上任才有了进一步动作。亨利五世为了重启英法百年战争,使用外交手段获得了法国勃艮第公爵的支持,还用其三寸不烂之舌让英国议会为战事拨款,此时的亨利五世驾驭帝王霸业,真乃如虎添翼。

阿金库尔战役由亨利五世领导,英军以少胜多,伤亡损失仅400余人,而法军伤亡约12000人 查看详细关系图

阿金库尔战役由亨利五世领导,英军以少胜多,伤亡损失仅400余人,而法军伤亡约12000人

1415那一年成就了著名的阿金库尔战役(Battle of Agincourt)。阿金库尔位于法国北部,当时适逢两国军队在此短兵相接,英军一如既往凭借长弓手的超强战斗力大败法军,占领诺曼底,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百年战争中所向无敌的英格兰长弓

两年后战事继往开来,亨利五世亲自领军围困鲁昂,为了节省军队用粮,他们将城中老弱妇孺赶到城外。由于缺乏粮食供给,约50000人被活活饿死,说到底战争一到,论惨谁也不及老实巴交的百姓。

英军强势进攻,查理六世最终迫于“淫威”签订了《特鲁瓦条约》。

吐鲁瓦条约由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两方签订 查看详细关系图

特鲁瓦条约由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两方签订

名字一签,查理六世就要被迫承认亨利五世的法王继承权(此法王非彼法王),同时将卢瓦尔河以北地区双手奉上。

割地不算,查理六世还赔上了亲闺女瓦卢瓦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Valois),此前查理六世由于精神问题,意识早就不太清醒,加以强压刺激,说话办事更没有主动权,这下真是被亨利五世踩在地上打。

查看完整族谱

瓦卢瓦的凯瑟琳是法王查理六世的女儿,英王亨利五世的妻子,英王亨利六世的妈,后来都铎王朝创始人亨利七世的祖母,成功的男人们背后也可能站着同一个女人

亨利五世成功分得法国一杯羹,继续回到英国耀武扬威,直至1422年身患痢疾去世。

...

亨利六世,站在老婆身后的国王

亨利五世一死,留下的没丁点大的儿子亨利六世(Henry VI)接手英格兰(1422-1471年在位,时值中国明朝)。老父亲离世前,千方百计为他承包下法国这片池塘,好巧不巧遇上特别轴的法国太子查理七世(Charles VII,1403年2月22日-1461年7月22日),摩拳擦掌前来抢地盘。

亨利六世没有父亲的英勇果决,对战争也明显提不起兴趣,但在教育方面他功勋卓著。精英熔炉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Cambridge)就是他一手创办的。

伊顿公学在建立之初是为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抖森、小雀斑都曾是这里的学生,当然还有英国王子们

当年襁褓里才9个月大的亨利六世哪想得到,煮熟的鸭子还能眼瞅它飞走了。特鲁瓦条约》里承诺给英王的法国王位只被英国单方面承认,法国人翻脸不认,坚持查理七世才是他们正儿八经的王位继承人,似乎一切又得重头开始……

从血脉上看,汇合了英格兰法兰西两国血统的亨利六世很可能遗传了祖父的精神异常,长大后他的精神病时常发作,同时又遭受封建贵族的围攻,认为来自兰开斯特家族亨利六世的王位身份存疑,这又回到了上篇提到的历史问题。

加之他身为国王,大小事自己没主见,全凭妻子红王后(Margaret d'Anjou)和王亲的支配。玛格丽特是时任法王查理七世(Charles VII)的侄女,英法的再度联姻导致英国丢失大量领地,民心脆弱,英格兰王室面临崩溃。

贵族一拥而上,以约克家族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为首的一帮贵族组成了摄政理事会,理查本人担当摄政王

查看完整族谱

理查·金雀花是爱德华三世的第三代后人

对于“摄政”一职,相信古往今来中西内外的理解都差不多,名义上摄政,八九不离十都是为了夺取政权理查·金雀花成为护国公以后,联合贵族长老,誓要把王位抢回约克家族的手中。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由于亨利政府的无能,英格兰几任国王拼死打下的江山所剩无几,最终以英国的失败告终。以亨利六世为首的政府失信于人,这本是约克公爵出手的最佳时机,不成想被一个新生儿的出生打断了。

战争结束那年的11月,亨利六世玛格丽特的儿子出生了,理查·金雀花的王位继承身份就此告吹,一年后亨利六世精神恢复正常,这无疑是给约克家族的命运雪上加霜。

很快理查·金雀花丢失了摄政权,他领着一支军队前往伦敦,和兰开斯特家族圣奥尔本斯(St Albans)相遇并且开战,这才正式吹响了玫瑰战争的号角。

...

期待已久的玫瑰战争终于上线了

玫瑰战争(也叫蔷薇战争)得名于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写于16世纪的历史剧《亨利六世》。

剧中以兰开斯特家族约克家族两家代表的红白玫瑰被摘为由,触发了后来长达三十二年的王位之争(1455-1485年,时值中国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统治)。

兰开斯特家徽(左)约克家徽(右)

不过这一幕多半是出于莎士比亚充满诗意的杜撰,简单说来就是红玫瑰家徽代表的兰开斯特,和白玫瑰家徽代表的约克两家族的王位抢夺战。

圣奥尔本斯一役,理查·金雀花领导的约克军打败了兰开斯特军,还俘虏了国王亨利六世。后来玛格丽特带着身为王位继承者的幼子躲进修道院避难。此役一结束,双方休战了四年。

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关系图 查看详细关系图

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关系图

四年后(1459年)约克公爵再次归来,约克军在次年7月北安普顿的战役中大败兰开斯特,他以亨利六世作为人质,伸手强行索要王位,遭到了玛格丽特的拒绝。玛格丽特想要为儿子爱德华守住继承权,无奈约克家族的势力与日俱增,只好四处奔走求支援。

要说娶了玛格丽特这个媳妇儿,亨利六世真是走了大运了,相比起亨利六世的碌碌无为,这个身上带着法王血液的女人要雷厉风行得多。玛格丽特引入征兵制,在北英格兰爱尔兰招足兵力以后,重组兰开斯特军队,在攻打奥克菲尔德(Oakfield)过程中杀死约克公爵

约克公爵的儿子小约克公爵,也就是后来的爱德华四世(Edward IV)率领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在位于约克郡附近的陶顿鏖战,这是玫瑰战争中死伤最严重的一场战役,近28000人在此役中丧生。

陶顿战役(Battle of Towton)中,双方投入近5万兵力对战,死伤过半

爱德华四世顺利铲除对方几位主要领军头头,被英国人邀回英格兰,推举他取代亨利六世成为国王。兰开斯特家一族多被驱逐,玛格丽特也带着亨利六世逃亡苏格兰

...

约克王朝反杀,都铎王朝上位

爱德华四世一手撑起约克王朝,为了维持英格兰统治权的稳定,他并没有对兰开斯特的旧臣斩尽杀绝,反倒重用了不少兰开斯特贵族,除了归还他们的领地,有的人还被安排镇守城堡。

但随着爱德华四世的王权日益稳固,约克家族内部的矛盾也就日益凸显。为约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沃里克伯爵(Richard Neville)与爱德华四世在对外政策上意见不一,又不满自己地位太低,遂心生邪念。

1468年沃里克伯爵克拉伦斯公爵反叛,回攻约克军队,未几又和隔三差五来招惹英格兰的玛格丽特联络上了。

16代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四世约克王朝的叛军头头

次年沃里克伯爵和逃往法国、投奔路易十一红王后玛格丽特和解,沃里克再度挑衅爱德华四世,并借口援救亨利六世得到兰开斯特贵族们的响应。但这时候人亨利六世已多年不问天下事了,又何必临了还拉上他招来杀身之祸呢?

懵逼中重掌朝局的亨利六世一心向善,还是没有逃脱背锅天子的命运,而被打得稀里哗啦的爱德华四世则四处奔逃求生,想着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这一天来的飞快。

1471年3月,爱德华四世成功击败沃里克伯爵,生擒玛格丽特。亨利六世被他关进伦敦塔后没多久就被杀死(伦敦塔真不是一处宝地……),复辟爱德华四世统治英国直至病死。

一般历史学家把爱德华四世的复位算作是玫瑰战争的终点,但是都铎王朝尚且没有露面,故事还要接着往下续。

两位年幼的小王子

爱德华四世病死后轮到他12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Edward V)当国王,但是这个孩子相当命苦,王位没坐上,就和弟弟一道被叔父格洛斯特公爵(the Duke of Gloucester)带到英国皇家“乱葬岗”——伦敦塔里,成为两具飘荡在城堡的孤魂,后世称之为“the princes in the tower”——塔中的王子。

1483年格洛斯特公爵代侄即位,成为理查三世(Richard III,在位期1483年7月6日-1485年8月22日)。你看,摄政王果然心思都不在摄政在把政。理查三世从小娃娃里手里谋朝篡位,引起约克贵族的不适。约克一族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兰开斯特一族身上。

兰开斯特家族亨利·都铎(Henry Tudor),是亨利六世的弟弟与兰开斯特公爵曾孙女玛格丽特·博福特(Lady Margaret Beaufort)的儿子,无论深究其母系还是父系血缘,他都是一位合理的王位继承人。

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亨利·都铎博斯沃思原野战役(Battle of Bosworth Field)中获胜,击败理查三世理查三世的主将率先投降)。

沉迷王位,不可自拔的理查三世死时仍紧紧守着自己的王冠,后来被投降的主将献给亨利。据说理查三世的尸体后来还被赤裸着游街示众……

都铎王朝后,红白都铎玫瑰最终成为英国国花

亨利·都铎当上英国国王,是为亨利七世,他开启了英国都铎王朝的统治,还巧妙地以和约克家族联姻的方式(迎娶约克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York,这是他母亲安排的政治婚姻),结束了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间打个没完的玫瑰战争。兰开斯特和约克终于合而为一。

回顾下这段漫长的历史,从14世纪开始的英格兰、法兰西势不两立的百年战争,到15世纪的兰开斯特和约克的窝里斗,我们起码从中活学活用了一点——解决战争问题,啥兵法都不如一桩联姻好使。

【注释】

来自HBO电视剧《权利的游戏》(Game of Thrones)中的台词,据说瑟曦·兰尼斯特的原型有可能是红王后玛格丽特,但别误会,历史上的玛格丽特可没有和兄弟乱伦的经历哟~

  • 资料参考
  1. Allhistory官网
  2. 《国别史系列·英国史》
  3. 《世界历史文库·英国史(上册)》
  4. shakespeareandhistory

关注“全历史”公众号,秒达甲撕文精品文库(微信ID:allhistory)

阅读数 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