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第二帝国到底是谁?
萨珊王朝统治的400多年里,波斯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成为历代波斯帝国成就最多、最让后世伊朗人怀念的一代强国……

...

丝路上的波斯币

陕西省博物馆里保存着一些波斯钱币,这些币正面印着头戴王冠的波斯王,背面印着祭司、祭火坛,除了彰显自古帝王皆有的个人崇拜,祆教地位也可见一斑。

萨珊波斯币

1949年起我国发现了数千枚波斯银币。为什么波斯币会出现在四千多公里外的中原?还不是因为古代西域人太会做生意了。古代中国的商贸因张骞使团“开辟”出的丝绸之路,日益盛行。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

——《史记·大宛传》

他们来的时候骆驼背上满载各类罕见物,从西域运来了葡萄菠菜豌豆和夏日必备良品西瓜……走的时候带走了漆器、铁器、丝绸陶器之属,腰间的荷包叮当作响。

连接欧亚非、贯穿东西的丝绸之路,给各国人提供了货物置换和兑换外币的机会,也让沿路的歪果仁赚了个盆满钵满。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3、14世纪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乃至欧洲的交通干线,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中国的丝绸等输入西方外,通过这条道路也引进了西方的,特别是波斯的各种植物。其中,葡萄、胡蒜、豌豆、蚕豆、菠菜、无花果、西瓜、胡萝卜等……

——《西亚北非探源》

...

和大天朝建交

公元前115年,这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他带了300人的使团,一路沿着大宛大月氏大夏,继续深入,来到地处伊朗高原安息帝国

丝绸之路地图

张骞作为汉朝使臣,受到安息王米特拉达梯二世的热情接待,当即派出两万骑兵迎接使团,待使团离开又打包送上了鸵鸟蛋和杂耍艺人。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鸵鸟蛋)及黎轩眩人(罗马杂技艺人)献于汉。

——《史记·大宛列传》

就此汉朝安息正式建交,成为丝绸之路上商贸的重要友邦。安息一面与汉朝保持着友谊,时不时地上供送礼,一面和西边的罗马帝国闹得不可开交。

(罗马)常欲通使于中国,而安息图其利,不得过。

——《三国志》引《魏略》

丝绸之路当时的主要贸易商是罗马汉朝安息处于丝路上的中转站。它利用丝绸之路必经地的地理优势,控制了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作为一名严格的中介,谁要经过此道去中原做生意,都得遵照他们的规则行事。罗马由于总是和安息打仗,在这件事上占不了便宜。

...

安息建国

在我们史料记载中,安息也就是占领波斯地区的帕提亚帝国。它虽然占了波斯的地方,但用不了波斯的名头,为啥呢?因为帕提亚的创建者并不是传统的伊朗贵族,而是从里海东岸打过来的帕尔尼人。

按道理,异族统治是不可能被划归正统的,真正得到波斯人认证的波斯第二帝国是安息之后的萨珊波斯

上一期说,伟大的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击败,波斯整体进入希腊化时期,后来又被塞琉古王国(Seleucid Empire,古代中国称为条支)统治。公元前247年,嬴政当上秦王同年,身处里海东岸的帕尔尼人入侵塞琉古,为安息王朝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129年,安息经过不断地抗争,终于打败了塞琉古,占领伊朗高原两河流域

公元前247年的塞琉古帝国

帕尔尼人的首领叫阿尔萨息斯,在他的领导下帕尔尼人进攻塞琉古帝国,又抢占其东部行省帕提亚,在那里飞速建立起帕提亚王朝。

帕提亚王朝也叫做阿尔萨息斯王朝。想必是这个名字叫起来太过拗口,古人只好给它简化了一下,谓之“安息”,张骞出使西域把这个叫法带回了中原。诗经》里说,“嗟尔君子,无恒安息”,有安静生息的意思,当初他们取这个名字说不定别有用心。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译文:大月氏在大宛西边大约二三千里,处于妫水之北。它南边是大夏,西边是安息,北边是康居。

——《史记 大宛列传》

帕提亚帝国鼎盛之时,与罗马帝国贵霜帝国大汉王朝并驾齐驱,是国力强盛的四大帝国之一,期间疆域覆盖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印度局部地区。

公元前44年安息帝国

帕提亚帝国(247BC-227AD)存在了四百多年,建国之初国力衰微,政权不稳,直到米特里达梯二世上位,重新整顿了兵力,实行军事改革。做好了一切准备,帕提亚开始疯狂扩张。

他们往西“探访”曾统治波斯的塞琉古,往东攻占木鹿,又和矛盾不断的罗马打来打去。一朝一夕平地起高楼,帕提亚俨然已经是个成熟的大帝国了。

公元前53年,帕提亚人在卡莱战役中击败了长期的敌人罗马。时任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的克拉苏(就是那个镇压了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家伙)死在战场上,六万多人的罗马军队也伤亡过半,帕提亚军队仅损伤百余人。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成就了罗马战史里伤亡最惨重的一役。

卡莱战役

可惜后来由于国内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帕提亚开始内部分裂,昔日的大帝国逐渐被分隔成无数小王国。内外战事不断,终于在公元3世纪被当时波斯地区的王公阿尔达希尔一世消灭。安息帝国就此消陨于历史长河之中。

...

萨珊波斯

萨珊王朝是《魏书》里最早记载的“波斯”。萨珊原本是安息管辖下的行省,公元224年,阿尔达希尔一世起兵独立,打安息,建立新王朝。他的祖父名叫萨珊,是早先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后来这也成为新王朝的名字。

由于萨珊王朝的建立者自称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继承人,所以萨珊作为波斯第二帝国,这在波斯人看来合乎情理。

萨珊波斯帝国鼎盛期(库思老二世统治期),来自维基百科

萨珊王朝建立后,于公元3世纪到7世纪间统治了阿契美尼德之后的波斯地区,它的封建制度已经完善,期间诸王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使之一度成为古代世界最强大的帝国。今天伊朗人最怀念的也就是这段称霸天下的时光。

萨珊波斯继承了古波斯的传统,也接下了安息和罗马的战争。王朝建立不久,波斯军和罗马人又风风火火打了起来。

波斯王沙普尔一世多次大败罗马军,还生擒过罗马皇帝,波斯帝国威慑扬名海外。但等到沙普尔一世去世后,王朝由于内部意见不合,国力衰退,被罗马又割去了一部分领地,直到沙普尔二世打败对方以后,才收了回来。

沙普尔二世在位七十年,比我们的康熙乾隆二位爷在位时间还长,他是当时波斯帝国最杰出的军事、政治人才。作为前任君主的遗腹子,沙普尔二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时,就被加冕为王。贵族们把王冠放在了他母亲的肚子上,还没出生就站在了其他人奋斗终身的终点站上。

沙普尔二世像

少年十六岁时,便亲自领军击败骚扰帝国南部沿海边境的阿拉伯游牧民族。作为“天生帝王”,沙普尔二世优秀地完成了帝王攻略——修建城池,打罗马,收复失地,开疆拓土。

他在击败罗马以后,收回了沙普尔一世(两人并非父子)丢失的土地,又和罗马人联手瓜分了亚美尼亚(多灾多难的亚美尼亚人民)。

和罗马的战争未完待续,萨珊波斯自己却是江河日下。沙普尔二世去世后国内出现封建割据,集权统治被逐渐分化,人民亦是不满,内有纷乱和人民起义,外有部落侵袭和罗马威胁,波斯渐渐衰退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成为波斯的主要敌人。虽然萨珊曾击败东罗马帝国,但是与对方长期的持久对抗却极大地损耗了自身的国力和军备力量。

为了再现阿契美尼德时期的波斯辉煌,穷兵黩武的萨珊帝国于618年绽放了最后的辉煌,倾尽国力杀入罗马在小亚细亚的疆土,兵锋直抵拜占庭城下,逼得当时拜占庭皇帝几乎要投降,但终究是强弩之末,后劲乏力,最终被拜占庭翻盘。

卡迪西亚战役,来自维基百科

之后波斯在对抗异军突起的阿拉伯人便节节败退,直至被阿拉伯人打趴下。632年,阿拉伯人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开始进攻萨珊。637年,在阿拉伯人攻打萨珊的卡迪西亚战役中,波斯主力军彻底溃败。显赫了四个世纪的萨珊波斯在651年宣告灭亡。

萨珊王朝统治的400多年里,波斯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成为历代波斯帝国成就最多、最让后世伊朗人怀念的一代强国。在这期间,波斯文明远渡重洋,和当时覆盖着欧洲的罗马文明几乎瓜分了半个世界。

一方面祆教——也即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在波斯以外的地方逐渐演化出新风格,生出许多派系,影响日益扩散;另一方面波斯的艺术风格也传入东方,文明交流畅通无阻。

...

和中国的交往

贵霜帝国陨落以后,萨珊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丝路上的贸易活,完全垄断了中国丝绸和罗马帝国的出口通道。为此罗马和萨珊没少打架。

东罗马帝国和萨珊波斯疆域图,来自凤凰网

萨珊和东罗马帝国针对中国丝绸签订了不少贸易协定,还在两国边境地区建立贸易城市,提高关税,途经波斯的各国商船、商队须向波斯支付高额税款才能把丝绢等货物带过境。

公元533年,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给萨珊支付了1.1万磅罗马金币,意图令萨珊开通这条商道。

6世纪后期,也门的后希木叶尔王国受到对面阿克苏姆王国威胁,求救于萨珊,库思老一世及此良机,以“勤王”之名,一举控制了也门亚丁湾这样也恰恰断绝了拜占庭海上运输的丝绸之路

库思老一世

这样看来,萨珊对待罗马的确咄咄逼人、不太人道,但反观他对天朝却是态度极好。

有了前任安息的建交先例,萨珊波斯也没有忘记和中国搞好关系。他们不断向中国进贡,珍禽异兽、稀世珍宝源源不断地献给中国帝王,以求在丝路贸易上得利。

公元5世纪到6世纪,萨珊数次派使臣前往中国友好访问。北魏献文帝也派使臣访问波斯,从那里带回了波斯王赠送的大象、珍宝。

大国天子,天之所生,愿日出处常为汉中天子,波斯国王居和多千万敬拜。

——《魏书·西域传》

到了隋唐时期,中西交往更为频繁。隋炀帝时中国与波斯建立起官方贸易关系,波斯帝王库思老二世也曾到访中国,进贡宝物。

唐朝因开放包容的民风,更是吸引了无数胡商,市集上可见西域罕物、满目琳琅。萨珊王朝吸取前朝智慧,又不断实干积累经验,在对外关系、尤其是对中关系上极为明智,在灭国前还不忘向大唐献宝,赢得了天朝的好感。

所以天朝也在后来接纳了亡命天涯的萨珊亡国君——卑路斯三世卑路斯三世来到长安,被唐高宗封了个一官半职,在此定居。

《长安十二时辰》波斯王子原型即是卑路斯三世

后来高宗令裴行俭送他返回波斯,裴行俭未送至终点,在途中折返,卑路斯三世和他的随从便在吐火罗(新疆地区)停留了二十多年……

  • 参考文献
  1. 全历史
  2. 《史记》
  3. 《魏书》
  4. 《西亚北非探源》
  5. 《中古时期伊朗与中国的丝路商贸》
  6. 《陕西省博物馆馆藏的波斯萨珊银币》
  7. “被遗忘的王朝”帕提亚帝国及其历史研究
  8. 《从伊朗的历史兴衰看其主体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特性》

(本文作者、编辑:越国公)

关注“全历史”公众号,秒达甲撕文精品文库(微信ID:allhistory)

阅读数 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