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器的制造使得人类的创造力及对自然的利用水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是一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科技发明。
陶器是以黏土或陶土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具有坚硬、耐用的外形的器具。陶器的历史相当悠久,是人类最古老的创造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就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粗糙的陶器。
几乎在所有的发达文化中,陶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陶器往往是已经消失的文化留下的艺术性证据,如2000年前的非洲诺克(Nok)文化。以陶瓷著称的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玛雅文明、日本文明、朝鲜文明等。
...
史前文化中的陶器
陶器的历史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尚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因此,这段历史的大部分内容只能通过考古发掘来进行重现。一个文明中若有陶器产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必须有较易得到的、可用于制陶的黏土。
- 必须已有使得陶器达到一定高温的方式。
- 必须拥有较为富足的生活资源,可以满足其花费时间用于制陶。
- 必须有对陶器的充分需求,如储存、烹饪食物的需求。
一般认为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并在篝火中烧制而成。早期陶器的烧制时间较短,但火焰温度可以达到900℃左右,而且升温速度很快。
最早的陶器由黏土、沙、砂砾、打碎的贝壳或打碎的陶器调合后在篝火中烧制,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坯体质地,令其中的水及其他挥发性成分更容易离开。黏土中较粗糙的粒子亦会在冷却时限制陶器坯体内部的收缩,并降低热应力及坯体破裂的风险。
早期以篝火烧制的陶器主要是圆底的,可以避免尖锐的角因撞击而破裂。最早有目的而建设的窑为穴窑(pit kiln)或沟窑(trench kiln),即在地面掘一个洞再在上面铺满燃料。地面的洞提供了隔离层,令烧制过程更好控制。
目前已知最早的陶制物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史前欧洲的格拉维特文化,如在今天捷克的下维斯特尼采境内发现的裸女雕像——下维斯特尼采爱神(Venus of Dolní Věstonice)。这个小陶像高111毫米,最宽处为43毫米,是以较低温度(500℃-800℃)烧制而成。
这尊雕像与其他该时期的女性雕像的一般形态相似:具有象征着生育能力的超大的乳房、腹部和臀部,头部相对较小,身体其他部位几乎没有细节。

下维斯特尼采爱神
而已知最古老的陶制容器是在中国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中发现的陶罐碎片,可以追溯公元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而在该遗址3B1层出土的条纹陶罐,则至少有13000年的历史。
美国《考古》杂志在2013年第1期评选出了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碎陶片便作为人类已知最古老的陶器位列其中。
这些早期的陶制容器在农业发明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较完备的制作,由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未定居人类制成。许多陶器残片上留有焦痕,表明这些陶器是作为炊具被使用的。

仙人洞陶器碎片

仙人洞陶器复原
在其他早期文明中也有陶器的发现,如日本早期的绳纹时代约在前10,500年也制造陶罐。“绳纹”即指在容器上以手按压的绳纹图案,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带有绳索的棍棒作图。北非的陶器可能是在距今10,000年前独立发展出来的,而南美最早的陶器则距今7,000年。

绳纹时代早期的陶器,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藏
到了公元前6,000年至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欧贝德文化发明了陶轮,为陶器生产带来了革命。而在中国的跨湖桥遗址(前6000年至前5200年)中也发现了使用陶轮的痕迹。
古印度梅赫尔格尔二期(前5500年-前4800年)及三期(前4800年-前3500年)也发现了陶器,称为陶瓷新石器时代或红铜时代。

欧贝德时期的陶罐
及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出现了彩陶,如仰韶文化中的“半坡彩陶”。人们在制作时在陶胚的表面用黑、红色颜料画上有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花纹,烧成后,花纹附着器表,不易脱落。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纹陶盆
欧洲先民的陶器制作稍晚于近东地区,约开始于公元前5500-前4500年的地中海西部,即古希腊地区。
希腊的陶器在不同时代而、有很大的转变。新石器时代希腊的陶器称为"彩虹陶器"(Rainbow Ware),主要由红色及黑色混合在一起,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则有了由黑色及奶油色组成的螺旋图案。
米尼安陶器(Minyan ware)则出现于青铜时代早期,完全由灰色组成。其后的陶艺家吸收了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的元素,而在设计中包含了海洋生物的图像。

带有海洋风格的米诺斯陶器(约公元前1575-前1500年)
...
陶器发明的意义
对陶器的考古研究有助于了解过去的文化。相比于其他遗存,陶器更为耐久,其碎片也更容易识别。
结合其他证据,对陶器的研究可以为史前社会的组织、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也有助于推断史前文化的日常生活、宗教、社会关系、自我认知,甚至该文化理解宇宙的方式。
陶器的发明与人类的定居生活及农耕的发展紧密相关,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了陶器,人们可以用其盛装或储存食物,并可通过煮制的方式将食物烹饪至熟。陶器所带来的对食物的精细化烹饪,使得人类得以从食物中更为充分地摄取营养。
此外,陶器作为炊具的使用,也间接促进了稻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与食用,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除此之外,陶器的发明也使人类第一次不仅改变了物质的外形,而且改变了物质的结构,创造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此前人类的工具制造仅限于对木、石、骨等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只是改变了它们的外形;而人们在制陶过程中,不仅需要依照想象,将松散的粘土塑造成所需的特定形状,还要用数百度的高温使坯体内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使成品具有与原材料完全不同的性能。
因此,陶器的制造使得人类的创造力及对自然的利用水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是一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科技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