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也应依法纳税——马萨乔《纳税银》
布兰卡契礼拜堂的《纳税银》是马萨乔最好的一幅作品,由于透视法和明暗法的成功应用,不仅带来了一场绘画革命,同时也有宣传“连耶酥也应依法纳税”的理念之意,成为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马萨乔使他的画中人物脚踏实地、稳固地站立在土地上。

——瓦萨里

马萨乔《纳税银》(局部)

(The Tribute Money)

湿壁画 246.4×596.9cm 约1424-1427年

圣玛丽亚卡尔米内教堂布兰卡契礼拜堂

​意大利阿诺河南岸,离皮蒂宫不远有个卡尔米内教堂,这里的最大看点是紧邻的一个小礼拜堂——布兰卡契礼拜堂里面马萨乔的壁画。

布兰卡契礼拜堂,是布兰卡齐家族出资修建的,被形容为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西斯廷”

布兰卡齐家族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老的家族,也是佛罗伦萨的富商。1423年,菲利斯·布兰卡奇委托两位著名的画家马萨乔马索利诺为小堂做的壁画。

布兰卡契礼拜堂祭坛画

马萨乔,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先驱者。他的壁画是人文主义一个最早的里程碑,他也是美术史上第一位使用透视法的画家。

他的作品,画面朴实无华,人物坚定沉着,以合乎科学法则的写实手法表现,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基本特色:写实主义表现手法与人文主义精神内容的统一。

21岁时,年轻的马萨乔受托来到布兰卡契礼拜堂,创作出他最为出名的两幅名作——《逐出伊甸园》和《纳税银》。

马萨乔《逐出伊甸园》 约1424-1427年

圣马利亚卡尔米内教堂布兰卡契礼拜堂

《纳税银》描绘的是圣经·新约中的一则故事:

耶稣与众门徒外出布道,途径一个关卡,收税人上前要收取他们的丁税。耶稣问圣彼得:“你说我是谁?”圣彼得答:“你是基督。”耶稣说:“既然是上帝的儿子就不能交丁税,但不交税钱是不能过关的。”于是吩咐圣彼得到池塘里去捕鱼,说鱼口里有一块银币可以作为税钱。

纳税银

马萨乔

马萨乔将这个宗教故事描绘成了真实的世俗场景,画中的人物除了头顶的光环以外,都好像是画家同时代的普通人物,身着平凡人的服装,朴实无华,恰如其分地置身于一片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马萨乔在壁画中将故事表现为三个情节

在画面中心,耶稣被他的门徒簇拥在中间,他面向左侧,指向池塘,示意圣彼得去池塘捕鱼。唯一背对着观者的是伸手要钱的收税人。

情节一:耶稣示意圣彼得去池塘捕鱼

在左侧,圣彼得蹲在池塘边,脱下圣袍,正在从鱼口中取出金币。

情节二:圣彼得在池塘边从鱼口中取银币

在右侧,圣彼得将金币交给纳税人。

情节三:圣彼得将硬币交给收税人

在画面中,马萨乔首先注意到光对于表现物体的作用,使画中物象充满了光线与空气,通过光与空气的描绘,画面上的人物与环境产生距离感。

由于透视法和明暗法的成功应用,《纳税银》成为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画家将透视焦点集中于位于画面中央的基督头部,光线和礼拜堂窗口进光方向一致,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富有真实感的效果。

透视焦点在基督头部

另外,《纳税银》中的单个人物既庄严又具有体量感,画家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的身体结构和运动,在作品中熟练地暗示了骨骼、肌肉以及关节的压缩与拉伸。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充满个性的。

鲜活的人物

马萨乔的《纳税银》不仅带来了一场绘画革命,同时也有宣传“连耶酥也应当依法纳税”的理念之意。

远处的风景

1427年,佛罗伦萨深陷与米兰的战争,为筹集战争经费,通过了一种名为卡塔斯托的税收制度。这种新税法严重影响当地豪门富户的利益,却为了贸易安全和更大的利益不得不进行。

布兰卡齐礼拜堂的拥有者——费利切·布兰卡契本人也在参与地中海的贸易,他对新税法持支持态度。

因此马萨乔创作的《纳税银》,巧妙地与历史事件相对应。

几个世纪以来,《纳税银》遭到严重的破坏。直到1980年代,《纳税银》连同整个布兰卡契小堂才得到一次完整的修缮。

聚焦于基督的人群

关于《纳税银》

马萨乔的代表作,也被视为马萨乔最好的一幅作品;

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画家将人描绘成带有个性的、自信且自尊的人;

通过光与空气的描绘,画面上的人物与环境产生距离感;

马萨乔的艺术探索为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阅读数 5.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