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中的圣母虽然没有拉斐尔成熟时期的那种温馨柔美,但已十分宁静可人,圣母显得端庄、沉着,显示出一种人间的母性美。

拉斐尔《大公的圣母》
木板坦培拉 84 × 55cm 1504-1505年
佛罗伦萨皮蒂宫
《大公的圣母》是拉斐尔21岁刚到佛罗伦萨时完成的作品。画作原属斯坎尼大公爵费迪南三世,该作因此得名。画作虽然为拉斐尔早期作品,但已显露其超越常人的绘画天赋。

《大公的圣母》素描习作
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藏
在《大公的圣母》中,站立人物的垂直轴线和多少仍显露得不自然的圣婴坐姿都非常简单,但画面的活力则来自于圣母头部倾斜这一变化带来的奇妙效果。
人物构图与位置完美平衡,圣母轻微地向右转动,而耶稣朝向相反方向与其对应。婴儿的目光体现了作品感性与虔诚的方面,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受,使他们置身于母子之间的崇高情感中。

圣母与圣婴
圣母的面部造型和隐没在阴影中的方式,自然垂下的斗篷,裹着结实身体的方式,以及圣母怀抱婴儿稳定且温柔的方式,都有助于画面获得一种完美的姿势。
拉斐尔的圣母,并不是描绘一个优美的头像或者一个孩童的姿势,而是一组人物的整体结构,不同的头部与四肢动态所形成的动作、构图、方向、色彩的协调问题。
环绕圣母子周边的黑色背景增加了画面的圣神感和宁静感,也有研究者认为,画面背景最初为风景,在19世纪被涂成了黑色的背景。

圣母
画中的圣母虽然没有拉斐尔成熟时期的那种温馨柔美,但已十分宁静可人,圣母显得端庄、沉着,显示出一种人间的母性美,圣母怀中的幼年耶稣也描绘的生动可人。
贡布里希评论此作,“已经被世世代代当作完美的标准”。如果将拉斐尔的此作与以前表现的同一主题相比较,就会发现,那些作品一直在寻找的恰恰就是拉斐尔已经获得的这种单纯。

佩鲁吉诺《圣母子》
布面油画 51 x 38cm 1495年
意大利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藏
虽然《大公的圣母》还带着老师佩鲁吉诺的影响,我们可以在画中看到老师人物绘画中带有的平静之美,但老师的作品端庄却异常空虚,而置身佛罗伦萨艺术氛围中的拉斐尔,已经表现出更为自由、充满生气的画面,他的画中圣母,洋溢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