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拉斐尔)一登上画坛,就已经是一个大师了,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只是超越自己而已。
此乃拉斐尔之墓,自然之母当其在世时,深恐被其征服;当其谢世后,又恐随之云亡。
——拉斐尔墓志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拉斐尔)一登上画坛,就已经是一个大师了,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只是超越自己而已。
——克劳迪奥·斯特里纳迪(艺术史家)
2020年,是拉斐尔逝世500周年,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举办了纪念拉斐尔的相关展览。美国国家博物馆,“拉斐尔和他的朋友圈“(2月16日-6月14日)、罗马奎里纳勒博物馆,“拉斐尔1483至1520”(3月5日-6月2日)、米兰盎博罗削美术馆,“《雅典学院》画稿修复展”(3月7日起)、德累斯顿古代大师绘画陈列馆,“拉斐尔的挂毯艺术:灵感与再现”(4月3日-7月19日)、英国国家美术馆,“拉斐尔”(10月3日-2021年1月3日)、翁布里亚国家美术馆,“拉斐尔《基督下葬》 复制品的命运”(10月-2021年1月)、米兰永久博物馆,“拉斐尔 2020”(10月4日-2021年2月20日)、圣彼得堡国家埃尔米塔日博物,“拉斐尔的线条”(12月7日-2021年12月7日)。

其中罗马的奎里纳勒博物馆的展览,展出了上百幅拉斐尔的作品,包括优化、素描和挂毯,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所有展品共投保40亿欧元(约合)308.5亿人民币。展览于3月5日拉开帷幕,已售出超过7万张门票。然而,由于新冠肺炎肆虐,意大利政府下令关闭美术馆和博物馆等机构,开幕仅3天的展览于3月8日关闭。拉斐尔就是在罗马离开人世的,这短暂的展览像极了拉斐尔短暂但精彩的一生。
1504年,当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相互竞争之时,年轻的拉斐尔从翁布里亚地区的小城乌尔比诺来到这里,此时还籍籍无名的拉斐尔,面临的是激动人心的挑战——达芬奇比他大31岁,米开朗基罗大他8岁,他们正在建立从未有过、崭新的艺术标准。

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1520年)于1483年出生于乌尔比诺,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师,在绘画上,拉斐尔自小就受到父亲的启蒙教育。拉斐尔11岁时,父亲去世。虽然父亲早逝,但他对拉斐尔早期教育的基础是十分扎实的。在帮父亲工作中,拉斐尔还在当地的画家工作室学习。

备受欢迎的拉斐尔(佛罗伦萨时期)
1494-1498年,拉斐尔来到佛罗伦萨,在被誉为“翁布里亚”流派领头人的佩鲁吉诺工作室做学徒,在这里,拉斐尔已经显露出巨大的艺术发展前途,他很快就掌握、吸收了老师的手法。此期间所作《坐在椅子上的女子》(Madonna di Casa Santi)是他早期重要作品之一。

这一时期的拉斐尔,表现出一种只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吸收和改造各种潜在可能性的才能。他缺乏达芬奇微妙而敏捷的感受力,也不具备米开朗基罗的力量,但他却能综合几乎所有前辈艺术家及同代艺术家的优点,为其所用。

拉斐尔人缘极好,性格温和,让他获得了性格古怪,难以接近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难以得到的具有影响力的赞助人的订单和支持。
1499年,拉斐尔接受了他的第一幅独立委托工作——为卡斯泰洛城绘制《三位一体》(Stendardo della Santissima Trinità)祭坛画。在卡斯泰洛城工作室,拉斐尔还绘制了其他几幅重要作品:《基督受难》(Crocifissione Gavari)、《圣母的婚礼》(Sposalizio della Vergine)等。

《圣母的婚礼》是拉斐尔21岁时完成的作品,作品展示了他从老师那里的所学。虽然学生仍受风格约束,但他已将活力与生机倾注到这一传统画题之中。

1501至1505年间,拉斐尔绘制了三幅祭坛画,画面表现出的生命活力、强有力的效果和强烈的对比,让他的画面与众不同,拉斐尔迅速成为整个翁布里亚地区最受追捧的画家之一。


最美圣母像:理想美的巅峰
拉斐尔的“圣母像”已成为人间母亲向“女王式”蜕变,画中圣母的容貌和精神状态已开始脱去贫民气质,变得妩媚庄重,令人肃然起敬。
拉斐尔的圣母像,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的绘画原则,以及完美、恬静的画面秩序,他笔下的圣母像恬静和谐,无人能及,拉斐尔的圣母像被视为“理想美的巅峰”,为他赢得持续至今的声誉。

“圣母像”代表作之一的《草地上的圣母》是拉斐尔来到佛罗伦萨之后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拉斐尔绘制了大量圣母题材肖像。
他以金字塔的构图将人物安排在画面中,拉斐尔以圣母优雅的脸庞作为金字塔的塔顶,她的坐姿和两个可爱的幼童成为金字塔的底部,画面构图饱满沉稳,圣母子置身于佛罗伦萨的郊外风景之中,这样的背景处理方式已出现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
相比而言,拉斐尔的表现更为自然,加之其娴熟的技法,使整个画面充满温馨感——这些都成为拉斐尔画作最动人的地方。

才华横溢:拉斐尔的罗马时期
在佛罗伦萨生活几年之后,1508年,拉斐尔受邀前往罗马,当时的米开朗基罗刚刚开始创作西斯廷天顶壁画,罗马之行,令他的人生走向了另一条轨迹。
拉斐尔开始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工作,教皇给这位年轻、友善的艺术家创作室内壁画的订单。他的画作以完美的设计和均衡的构图深得教皇的赞赏,富有的银行家、公爵等向拉斐尔提供了更多的订单。

罗马时期也是拉斐尔的高产时期,如《雅典学院》、《红衣主教》、《西斯廷圣母》等作品。

傅雷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盛赞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1507年的拉斐尔(24岁)还是一个青年,梦想着超人的美与恬静的魅力,画那些天国中的人物与风景,使我们远离人世。
1516年的拉斐尔(33岁)已经是在人类社会和哲学思想中成熟的画家。他已感到一切天才作家的淡漠的哀愁。也许这哀愁的时间在他的生涯中只有一次,但又何妨?《西斯廷圣母》已经是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作品之一了。

拉斐尔的作品已臻成熟,人物形象自然写实,生动流畅,具有极高的水平。此时的拉斐尔,盛极一时。艺术评论家瓦萨里称:“与其说他是一位画家,倒不如说他像一位君主一样,高贵地存在着。”

永远的拉斐尔
拉斐尔除了是一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建筑师。在梵蒂冈教堂工作期间是他对建筑领域有了一定的经验,教皇利奥十世便派遣拉斐尔负责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工作。
除此之外,拉斐尔在他工作室的帮助下还设计了雅各布·布雷西亚大宫、阿尔贝里尼宫等。

拉斐尔善于交际,罗马教廷的学者和政要都与他交好,甚至有推举他当红衣主教之说。然而,就在拉斐尔如日中天之时,在他37岁生日那天,他却阖然离世。
根据瓦萨里的说法,拉斐尔在持续高烧中离世。整个罗马教廷的人为他致哀,按照拉斐尔本人的要求,他的遗体葬于罗马万神殿中。当时最著名的红衣主教本博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
拉斐尔是西方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作品无数,满载各种艺术成就,门类之广,令人震惊。
拉斐尔的作品为卡拉瓦乔、鲁本斯等艺术家提供灵感,是十七世纪艺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19世纪,“拉斐尔前派”艺术改革运动风靡一时。拉斐尔的作品甚至影响着20世纪马奈和达利等前卫艺术家。

关于拉斐尔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拉斐尔的创作综合几乎所有前辈艺术家及同代艺术家的优点,为其所用;
拉斐尔圣母题材肖像是其最深入人心的作品,被视为“理想美的巅峰”;
拉斐尔善于将同时代艺术家优点集于一身,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拉斐尔的作品甚至影响着20世纪马奈和达利等前卫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