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的蛋白质虽然高,但获取并不容易,所以“懒癌”迫使人们去狩猎回报率更高的牛羊等肉食。久而久之,人们就自然对昆虫有一种厌恶感,因为它又不能吃又没用。“懒”推动人们提高生产力获得更高回报,推动科技发展。
贝爷在荒野求生的节目中留下了许多名场面,他对平常人觉得恶心的昆虫的食用方法是“去掉头就能吃”,还不忘评价口感、味道,并解释蛋白质含量极高。

如果引起不适,我也没有办法
许多人可能觉得昆虫身上携带着大量病毒细菌,别说食用昆虫,就是平常触碰都不愿意。
但人类学家认为,我们也许把事情弄反了,拒绝把昆虫当做食物,这和作为病毒携带者的昆虫无关,也和它们与肮脏污秽的联想也没什么关系。我们不吃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脏并且令人恶心;相反,它们脏并且令人恶心是因为我们不吃它们。
从人类自身的进化来说,人类本身就是一长串昆虫吃食者的后裔,绝大多数现存种类的大猩猩和猴子都吃相当多的昆虫。
而且确实有一些地区的部落或民族有食用昆虫的习惯,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古代,最大的昆虫消费群体是那些贫困阶层,他们缺乏可供选择的动物蛋白和脂肪的资源。农民与大鱼大肉无缘,但他们能巧妙地利用各种可吃的植物和昆虫或动物内脏。

云南虫宴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和田野调查来看,绝大多数人类文化直到最近至少都认为有一些昆虫是好吃的。既然吃昆虫曾经是甚至仍然是数百种文化都认可的一种进食方式,那么它现在为什么会遭人唾弃,人们以吃虫为怪呢?但这些有着食用昆虫习俗的地区似乎又是文化相对落后、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是人类因进化、富有而不屑于这些食物来源吗?
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昆虫肉与牛羊肉或其他家禽一样有营养,有的甚至还超过了一般家禽。100克非洲白蚁含有610卡热量、38克蛋白质和46克脂肪。昆虫富含赖氨酸,可以代替绝大多数谷物和根茎植物最为缺少的氨基酸,它在营养方面能够满足长期缺乏蛋白质和热量的人们的需求。在这方面,昆虫是比小龙虾更为廉价的食物。
昆虫有壳、翅膀等怎么办?吃它的蛹或只吃柔软的部分。就像人们吃小龙虾不会吃壳。
昆虫生活的环境那么脏,在土里爬来爬去,一定也很脏。可庄稼也是从土里长出来,还是用粪便浇灌的,洗一洗不就好了吗?
昆虫携带病菌怎么办?在古时猪牛羊等家畜也会有这种风险,让人恐慌的猪流感也不能阻止人们吃猪肉吗?人们的解决办法是——煮熟。确实,除了像贝爷那样的勇士,人们一般不会吃生肉,同样也不需要生吃昆虫。

小龙虾以前也生活在令人恶心的污泥中
说了这么多,吃昆虫的坏处似乎也不明显,人们为什么不愿吃呢?寻找答案的唯一途径还剩下考察吃昆虫或其他小动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到的收益的比差。尽管昆虫是自然界最多的生物,是蛋白质和脂肪丰富又卫生的来源,但它们同时天生就是这些营养物最无效也是最不可靠的资源。从每个收获单位所花费的时间和能量的角度来看,一般的家养动物、野生动物都大大超过了绝大多数昆虫。
对此,生态学家早已提出一种理论——最佳搜寻理论来解释人们的挑剔行为。这一理论认为狩猎者或采集者只会追踪或收获那些它们花费的搜寻时间内获得最大热量回报率的品种,即选择人们遇到它后追踪、杀死、收集、搬运、准备和炊煮的时间内热量回报最高的食物。
这个理论说人话就是,人们愿意干省时省力高回报的活。比如,你愿意自己下厨一小时做一顿黑暗料理还是等三十分钟的美味外卖呢?对原始人来说,先解决温饱才是关键。多数现代人也是这样。
前面说到昆虫相同单位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但架不住昆虫太小。比如,你要搜集1千克的昆虫,你得搜集多久才能搜集到呢?你抓住了一只小虫子,其他的四散逃跑,你再继续搜寻,直到你搜集到1千克,可能此时太阳都已经下山了。但如果你去追杀一只野猪,一旦抓到,就是好几百千克的肉,也许两天只能抓到一只,但这一只能给你带来的热量已经足够了。
含量不够,体量来凑。总之人们为了省时省力,会认为在能用狩猎、养殖大型动物解决食物来源的时候,搜集昆虫做食物是浪费时间。甚至小型的野兔、鸡鸭和鱼类也比昆虫好捉。

罗马人的餐桌
而一种动物是被神化还是被厌弃取决于它是有额外的用途还是有害。印度人的一头牛不被吃掉可以带来牛奶、牛粪,它因此被神化。一匹马不被吃掉,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和犁地,它是一种高贵的动物。狗不被吃掉可以帮忙看家护院,追寻猎物,它是人类的朋友。而昆虫不被吃掉的话,它不能耕地,不会产奶,也不能去狩猎、打仗,它还会吃掉田里的庄稼,会叮咬人类。如果你不吃它们,它们就会吃你,所以它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人们会产生一种厌恶排斥昆虫的文化,因此说“我们不吃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脏并且令人恶心;相反,它们脏并且令人恶心是因为我们不吃它们”。
而在一些以昆虫为食的文化、地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获取昆虫的回报比获取猪牛羊等动物要高,所以对他们来说,吃昆虫才是方便的。同理,住在海边的人吃海鲜,同样是因为他们获取海鲜容易,所以他们吃海鲜。
从吃不吃昆虫的历史逻辑中,我们可以抽象出人们倾向于获取回报率高的食物,也就是经济理性。如果说得再深刻(通俗)一些——人就是懒。

因为懒,人们需要高回报率的食物;因为懒,人们需要不断提高生产力以获得更高的回报;因为懒,人类不断改进工具,发展科技。可以说,人类的“懒癌”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