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祥
14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作家薄伽丘有一本拉丁文本名叫De mulieribus claris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就是“著名的女人们”,所以国内又译作《名女传》,共讲述了106位传说或史实的女性的故事,并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轮到倒数第三位女性时,他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西西里欧特维尔王朝国王古列尔莫一世的女儿康斯坦丝出生时,一位修道院院长来访,当时就对公主的命运做出了预言:
她会毁了西西里!
欧洲是有神论,宗教背景浓厚,国王宁信其有。他觉得一个女人只要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就不会危害国家了,就把公主送进修道院当修女,并迫使她宣誓守贞。
其实薄伽丘终究只是文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他讲的这个故事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把女主角的父亲搞错了。古一根本就没有女儿。
1154年,先王鲁杰罗二世驾崩时,他与原配王后所生的子女大都已经去世,古一是他唯一在世的嫡子;虽然他成功地在死前让年轻的继后碧翠丝怀上了自己的骨肉,却没有机会目睹她降生了。
所以,这位被预言会给国家带来不祥的公主,其实是先王的遗腹女,也就是古一同父异母的妹妹。
当然,也因为她是父王的老来女,从年龄上看,古一这个兄长也足够做她的父亲了。她生而无父,长兄如父。
但是,如故事所述,这位兄长照顾妹妹的方式,竟是听信外人的乌鸦嘴预言将妹妹送进修道院。佛罗伦萨编年史家乔万尼·维拉尼给出的版本更惊悚,若非一位长辈的介入,认定妹妹是灾星的古一早已沾上残杀手足的恶名。
那是一家位于京城帕勒莫的名为萨尔瓦托雷(意即“救星”)的修道院,大概只有救星才能镇住灾星。
1166年,古一驾崩,嫡子古列尔莫二世继位,因为年幼,由母后纳瓦拉的玛格丽塔摄政,这位太后任命了一位亲戚斯蒂芬为宰相辅政。
1168年,反对斯蒂芬的人开始传播流言,说:
斯蒂芬谋害了国王,意图让自己的兄弟娶公主登基。
在这场风波中,斯蒂芬最终失势被驱逐,这个流言是否靠谱已经无从得知,也不再重要。事实上,即使国王真的遭遇了不幸,也该国王的胞弟恩里科继位,轮不到那个不祥的姑姑。
古代欧洲医疗水平和条件有限,即使王室子弟也难免夭亡。恩里科在1172年的急病去世让西西里王国的王位继承出现了危机。
于公于私,差不多已经成年的古二都需要抓紧开枝散叶,娶妻生子。
欧洲的规矩,只有婚生子女才有王位继承权,如古一的兄长故太子鲁杰罗的儿子莱切伯爵坦克雷迪虽然是先王的长房长孙,但因为是庶出,就没有机会继承爷爷的王位,只能看着叔叔和堂弟登基。同理,鲁二早年的私生女们和她们的丈夫也不用想那些复杂的问题。
所以,唯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就是与古二年龄相仿的康斯坦丝(意大利语当作科斯坦察,小编觉得不好听,本文就用英语译名了)。但是,同龄不同命。
康斯坦丝的母后碧翠丝虽是国王的继祖母,却十分透明;对摄政太后玛格丽塔来说,她这个小姑子也不是啥直系血亲,而且之前斯蒂芬的事足以让太后警惕乃至更加有了防范她的理由,决不能让她有丈夫,不然预言就应验了,吾国就易主了!
即使在成为唯一的王位继承人后,正值芳华的康斯坦丝仍然被关在修道院里。

关于康斯坦丝的早期经历,研究西西里历史的美国专家玛丽·泰勒·西梅蒂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康斯坦丝在帕勒莫的教堂和宫殿的镀金马赛克中长大,她的青春在摩尔修道院和凉亭的花丛和喷泉中绽放和凋谢;作为王位的潜在继承人,她在国际外交中是一枚不被轻易放弃的宝贵棋子。
但这与前述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矛盾,而且事实的确是热衷于通过结姻拉拢古二的诸侯不少,向她提亲的却没有一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远离最佳的生育年龄,越来越不被视为家族传宗接代的希望所在。
还有一位匿名的梵蒂冈人所著的Historia Sicula将康斯坦丝大龄未婚的原因解释为相貌丑陋,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受到后世的认真对待,因为相貌基本不在政治婚姻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龄出阁
当时的西西里王国和北面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争斗多年。但是古二想趁拜占庭内乱从中取利,自然不希望神圣罗马帝国横生枝节,最好的办法就是签订和约,虽然他们已经签订过《威尼斯和约》,但古二提出通过结亲进一步巩固两国之间的和平。
本来西西里王国抱的是教皇的大腿,教皇反对西西里和神圣罗马帝国结姻,但那时教皇正好换了年长不好斗的路爵三世,给了两国结亲的机会。
这时候,古二已经娶了英格兰公主琼,但一直没有孩子,哪怕想定娃娃亲也无娃娃可定,唯一的筹码就是大龄未嫁的康斯坦丝了;于是,他为康斯坦丝订了婚。
薄伽丘说:康斯坦丝也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反对嫁人,决定将童年时为上帝守贞的誓言进行到底,但没有用。
西西里方面举行了盛大的庆婚仪式,毕竟康斯坦丝是西西里王国唯一长大成人的嫡公主,这也是开国以来第一次嫡公主出嫁。
薄伽丘又说:
一个55岁、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就这样抛弃了这个神圣的修道院,抛弃了她的修女面纱,换上王室的装扮结了婚,以皇后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编年史家马莱斯皮尼的版本要温和一些,说她时年50岁。
虽然这样的场景对应的画面很有喜感,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里小编又要批评薄伽丘了,康斯坦丝订婚在1184年,30岁的年纪虽然在当时算晚婚,但绝不是什么50岁、55岁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论外貌,也是金发碧眼的高挑美人(进一步可证前述相貌丑陋的说法可以休矣)。而且她嫁的是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皇朝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的在世长子海恩里希而不是皇帝本尊,过门之际当是太子妃,怎么会是皇后呢?预言也不是这么预言的,咳咳,剧透了。
政治联姻无关爱情,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是19岁的海恩里希还是30岁的康斯坦丝都没有选择。尤其是康斯坦丝,小时候想不想出家由不得自己,长大了想不想嫁人还是由不得自己。
古二也许只顾眼前,毕竟联姻的好处是很实在的,红胡子承诺不再对西西里王国作非分之想;他也许还心存侥幸,即使他这次正式确认了康斯坦丝和海恩里希夫妇就是他未来的王位继承人并召集诸侯宣誓效忠,但只要他有了自己的后裔,更换储君易如反掌。就算最坏的情况下,康斯坦丝继位也能确保王室血脉不绝。
最可能也最有能力反对康斯坦丝出阁的太后玛格丽塔已经在1年前去世了,只有副宰相马特奥坚决反对,但是无济于事,这时候的古二已经是独立执政的成年君主了。
1186年,海恩里希与康斯坦丝在米兰正式结为夫妻。
凤凰还巢
1189年,仍然膝下无人的古二驾崩。无论按继承法还是先王的遗愿,这新空出来的王位都应该由康斯坦丝继承,帕勒莫大主教瓜尔铁罗等人也支持康斯坦丝继位。
但是,以反德分子马特奥为首的西西里的贵族们并不希望国家就此落入神圣罗马帝国皇子海恩里希之手。
于是前面说到的古二的堂兄莱切伯爵坦克雷迪就被推上了前台,拥立为新君。此事马特奥居功至伟,他不仅坏了坦克雷迪的竞争对手安德里亚的鲁杰罗(RA)的名声迫使其退出竞争,还为坦克雷迪争取到了教皇的支持。坦克雷迪也就投桃报李,提拔他为正宰相。

此举当然激怒了神圣罗马帝国,但红胡子皇帝当时正忙于十字军东征,无暇他顾,只能宣布支持RA。
1190年,红胡子意外溺水而亡,海恩里希继位为德意志国王亨利六世。同年,西西里国舅里卡多设计诱杀RA。
1191年,亨利六世带着康斯坦丝去罗马加冕。原本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和教皇国的长期矛盾,教皇对于加冕这种事并不感冒,但是面上工作还是要做的。
这时候,康斯坦丝才如薄伽丘所“预言”的那样成为皇后,并穿上华丽的凤袍。
加完冕后,他们并不打算回家,还想顺路去娘家讨个债。忠于皇帝的比萨舰队早就准备好了。
两夫妻一个自带武力威慑,一个自带合法继承权,卡普亚、阿韦尔萨这些诺曼人最早建立的北部要塞直接向姑爷小姐开启了大门。
5月,亨利六世兵临要塞那不勒斯。同时,鲁二生前十分喜爱的陪都萨莱诺不仅对亨利六世夫妇表示欢迎,还向康斯坦丝发出了避暑邀请。萨莱诺在当时具备最好的妇科医学条件,也许有助于让身体一直不好、年龄又偏大的康斯坦丝早日诞下麟儿。
康斯坦丝虽然没见过父王,但对父王一直十分仰慕,欣然住进了父王生前的旧宫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