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预感与毁灭的征兆:格列柯《拉奥孔》
《拉奥孔》被视为格里柯晚年时期心情的真实写照,充满忧郁与悲怆的气息,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也变得越来越浓郁。

拉奥孔发出惨痛的哀号,他想用双手拉开巨蟒的束缚,但他的发带已浸透毒液和淤血,这是他向天发出可怕的哀号……他挣脱颈上的利斧,放声狂叫。

——《阿涅伊斯》(诗人、历史学家维吉尔

格列柯《拉奥孔》(局部)

拉奥孔是古希腊特洛伊城的一个祭司,在特洛伊战争中,识破了希腊人企图利用木马,将希腊士兵运入特洛伊城的诡计,极力反对特洛伊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搬进城,大呼:“多么愚蠢,多么荒谬呀!……不能相信特洛伊的木马!”

拉奥孔的这一行为,触怒了希腊人的守护神雅典娜,雅典娜从海中派了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活活扼杀致死。

佚名《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Laocoön and His Sons)

大理石 163 × 208cm 公元前200年

梵蒂冈博物馆

1506年,以此为主题创作的雕塑《拉奥孔》在罗马出土,雕塑表现了拉奥孔和他儿子们被蛇缠绕的姿态和痛苦表情,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赞叹其“不可思议”;德国大文豪歌德称其为“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

至此后,《荷马史诗》中的拉奥孔的故事广泛流传,并成为文艺复兴晚期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被视为西班牙绘画的开拓者的埃尔·格列柯,也就这一题材创作出惊心动魄的作品。

拉奥孔

格列柯

格列柯的作品,在他去世后,一度被认为“荒唐无聊,不值一提”。直到19世纪后,其独特而充满魅力的绘画风格,得到世人广泛认可。

他被现代学者誉为,“一位与众不同、具高度个人色彩的画家,不属任何传统流派的画家”。

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莱,声称格列柯是天才的典范,“其现代性远远走在了我们这个时代之前”。

格列柯的作品,再度得到世人的认识,《拉奥孔》就被视为其成熟期的典范之作。

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自画像

《拉奥孔》是格里柯唯一一幅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作品,风格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截然不同,也是其晚年时期的代表作。

《拉奥孔》虽取材于希腊神话,但格列柯把它表现为教徒殉教的场面。拉奥孔和一个儿子已经躺倒在地上,被毒蛇缠绕,面对毒蛇啮噬的威胁。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独自承受着死亡,拟或这一发生在大庭广众之前的暴行,他们像殉难者一样,承受着死亡。

被巨蟒缠绕的拉奥孔

拉奥孔灰紫色的身体仿佛失去了力量,他的双颊瘦削、双眼深陷,充满悲伤、恐怖和绝望的眼神。

透过这双眼睛,观众仿佛亲眼看到这一切并体验拉奥孔的恐惧——他承受着已经注定的死亡,无从逃避,也无力逃避。

拉奥孔的眼神

位于画面左侧的另一个儿子展开双臂,试图挣开毒蛇的缠绕与噬咬,但从他的动作中也找不到求生的意志。

已放弃挣扎的拉奥孔的儿子

《拉奥孔》画中的人物,就如作家毛姆《人生的枷锁》描绘的那样:人物的身子奇长,脑袋特别小,神态狂放不羁。这不是现实主义的笔法,然而,这些画面还是给留下一个令人惴惴不安的真实印象。

格里柯依旧选择了他所钟爱的托雷多为画面背景,在城市上方,愤怒的闪电点燃了阴郁的天空。

远处的木马与托雷多古城

特洛伊的木马出现在城市的远景上,众神的形象就像幻影,静观着人类的悲剧而无动于衷,而麻木的旁观者矗立在画面的右方。

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此幅《拉奥孔》是画家晚期的作品,在这一时期,死亡的预感和毁灭将要来临的悲惨主题,常出现在他充满悲观色彩的绘画中。

《拉奥孔》被视为格列柯晚年时期心情的真实写照。人物、风景都处于扭曲的状态,充满忧郁与悲怆的气息,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也变得越来越浓郁。

格列柯《抱着十字架的耶稣》

就艺术前瞻性而言,格列柯是那种远走在时代前列的人。

当意大利同仁们还在追求写实而完美的人物造型和形式美时,格列柯已经致力于在自己的画面中,营造一种超前的动感氛围和意境。

格列柯标志性的天空

关于《拉奥孔》

《拉奥孔》就被视为格列柯成熟期的典范之作;

是格列柯唯一一幅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作品;

死亡的预感和毁灭将要来临的悲惨主题,常出现格里柯晚期的绘画中;

《拉奥孔》被视为格列柯晚年时期心情的真实写照。

格列柯《托莱多风景》(View of Toledo)

布面油画 121×109cm 1608年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阅读数 6.3万
全知识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