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啊,心啊,神可尽知——博斯《七宗罪和最终四事》
《七宗罪和最终四事》表现了博斯平日里对社会阴暗面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洞察。博斯将风俗、寓言故事与宗教、道德训诫相结合,通过象征、隐喻的手法,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沦丧,希望观者能够以此为诫,警示自己。

博斯 《七宗罪》

The Seven Deadly Sins and the Four Last Things

木板油画 120×150cm 约1475-1485年

普拉多博物馆

《七宗罪和最终四事》是在桌面上创造的一幅作品,约作于1475年一1485年,是博斯的早期作品。在画面的四角,博斯展现了基督教教义中的“四终”死亡、最后的审判、天国、地狱,反映了当时人们所关心的主题。

“四终”

瞳孔

画面的中心是一个类似于眼球的圆形,博斯巧妙地将人间的七种罪恶安排在虹膜的位置,救世主耶稣则出现在瞳孔的位置,以此暗示上帝知晓人间一切,进而告诚世人罪恶无处遁形。

画面中部的圆环被分为七份,从下方顺时针分别描绘了七种不同的罪过“暴怒”、“妒忌”、“贪婪”、“贪食”、“懒惰”、“色欲”、“傲慢”。内容分别是:

暴怒——打架的男人

嫉妒——围绕在两个女人周围的几个相互僧恶的男人

贪婪——要求贿赂的审判官

贪食——暴饮暴食的胖男人

懒惰——斜靠在枕头上熟睡的人

色欲——沉迷于爱情之中尽情享乐

傲慢——痴迷的望着镜子里的自己

“暴怒”是七宗罪里的首幅画面,也是七宗罪中唯一与画心的耶稣、四角的圆形小画方向一致的画面。有学者推测或许是作品的订购人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易怒,所以以此告诫自己。

画面中上下两个飘带上的文字出自《圣经·旧约》申命记的第32章,意为:“这矇昧的民族,没有半点见识。但愿他们有智慧,能明白这一切,洞察自己未来的遭遇!”“我要向他们掩面,民谣看看他们的结局如何。”

处于画面的中心的耶稣下方则写着“心啊,心啊,神可尽知”。该作品就如同是神的眼睛,从天国洞察着一切。

两条飘带

《七宗罪和最终四事》表现了博斯平日里对社会阴暗面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洞察博斯将风俗、寓言故事与宗教、道德训诫相结合,通过象征、隐喻的手法,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沦丧,希望观者能够以此为诫,警示自己。

阅读数 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