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凡·德·古斯:根特的首席画家
雨果·凡·德·古斯是15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尼德兰弗兰德斯画家之一,也是荷兰早期画家中重要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之一。古斯的绘画作品主题主要集中在圣坛画和肖像画,其代表作有《波尔蒂纳里祭坛画》《堕落》等。

雨果·凡·德·古斯(Hugo Van der Goes)

雨果·凡·德·古斯(Hugo Van der Goes,约1440~1482)是15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尼德兰弗兰德斯画家之一,也是荷兰早期画家中重要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与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1430—1495)在同时期并驾齐驱,但古斯的绘画作品主题主要集中在圣坛画和肖像画,其代表作有《波尔蒂纳里祭坛画》《堕落》等。

1440年,雨果·凡·德·古斯出生在比利时的根特市,他于1467年加入了根特的画家行会并成为了一名老师,又于1474年成为了该协会的执事。

雨果·凡·德·古斯《玛利亚之死》

事实上,古斯在根特成名之前,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甚至毫无耳闻,直到1467年他摇身一变成为根特画家行会成员时他才被众人所熟悉。所以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他成名之前,很可能在其他地方接受过培训。也有研究认为他可能是扬·凡·艾克(JanvanEyck)的学生,但更多证据表明他应只是崇拜凡·艾克并一直追随他的脚步。

加入画家行会后的古斯仕途一直顺风顺水,1468年,这位艺术家受根特市的委托,为这座城市创作了一些作品,其中还包括教皇的纹章;同年,为庆祝瓦卢瓦王朝的最后一位勃艮第公爵勇敢者查尔斯(Charles the Bold)的结婚大典,古斯应邀在布鲁日制作婚礼的装饰品,不仅如此,之后古斯还为他设计了葬礼的纹章图样。

雨果·凡·德·古斯《牧羊人来拜》

1470年,雨果·凡·德·古斯成为根特的首席画家。自1474年开始一直到1476年,古斯还多次被选为根特画家行会的执事。

然而,当他在1477年达到事业的顶峰时,古斯却突然决定关闭他在根特的工作室,在奥德亨(现属布鲁塞尔)附近的鲁德·克鲁格修道院成为一名兄弟会成员。这一举动至今没有确切的解释,许多人只得将这一举动归类为艺术家的奇特举止。

在修道院期间,古斯依旧坚持绘画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1482年,修道院派古斯与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一行三人外出前往科隆接受宗教誓言,而在这次旅行返回的路上,这位艺术家突然产生了严重的抑郁状态,并声称自己被诅咒。他企图自杀但并没有成功,他的同伴只得把他带回修道院。短暂的恢复之后,他最终还是在修道院去世了。

雨果·凡·德·古斯《波尔蒂纳里三联画》(局部)

雨果·凡·德·古斯的作品中蕴藏了大量非凡的个人风格,他习惯使用特定范围的色彩和偏个人主义的肖像绘画方式,这成为了当时画坛上的重要创新。这种风格对现实主义画风的发展和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色彩使用技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雨果·凡·德·古斯后半生的行为令人有些难以理解,而事实上,在1863年,比利时历史学家阿尔方斯·沃特斯(Alphonse Wauters)发表的文章中表明:在新发现的编年史中确认了雨果·凡·德·古斯罹患精神疾患的证据。

也许自从1477年他决定进入修道院时,忧郁与苦闷就已经慢慢占据了他的内心。处于事业巅峰的他认为自己赶超凡·艾克的梦想已彻底地破灭,被自己梦想束缚的他从此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1483年,他的《波尔蒂纳里祭坛画》历经波折运送到了佛罗伦萨,一时间意大利艺术家们蜂拥而至,无一不赞不绝口,但在那个时候,雨果·凡·德·古斯已经在修道院中与世长辞。历史总是如此无情悲伤,而对于我们不得而知的神秘历史,我们也只得报以更大的尊重。因为时间会记住每个人所付出的一切。

雨果·凡·德·古斯《波尔蒂纳里三联画》(局部)

关于雨果·凡·德·古斯

曾为根特的首席画家;

后世找到其罹患精神疾患的证据;

他习惯使用特定范围的色彩和偏个人主义的肖像绘画方式;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波尔蒂纳里祭坛画》。

雨果·凡·德·古斯《三王来拜》

《三王来拜》局部

阅读数 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