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尔蒂纳里祭坛画》完成并运至佛罗伦萨时,全城轰动,无数艺术家交口称赞,并争相模仿。这个时候,此画的作者雨果·凡·德·古斯在奥德亨附近的鲁德·克鲁格修道院因抑郁症的折磨痛苦离世,

雨果·凡·德·古斯《波尔蒂纳里三联画》
(Portinari Triptych)
木板油画 304 x 253cm 1476 - 1478年
乌菲兹美术馆
《波尔蒂纳里祭坛画》是雨果·凡·德·古斯(Hugo Vander Goes,约1440~1482)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尼德兰画派画作,现存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随着文艺复兴的出现与发展,当时的艺术家们渐渐地开始摆脱肖像画只局限于圣徒和其他宗教人物的传统观念。尽管大多数绘画仍在表达传统的宗教主题,但艺术家们对于表达世俗生活和环境的兴趣确实越来越浓厚、世俗肖像画在欧洲北部和南部变得越来越普遍。
而在意大利,这一世俗肖像画的发展也深受尼德兰艺术的人文主义理念的影响,尼德兰的艺术家从意大利学习绘画表达手法,并且进一步首先摆脱了宗教因素的影响。
《波尔蒂纳里祭坛画》是一幅为佛罗伦萨圣玛丽亚诺瓦(Santa Maria Nuova)医院的圣埃吉迪奥(San Egidio)教堂所作的祭坛画。其出资者是美第奇银行布鲁日分行的行长塔玛索·波尔蒂纳里(Tommaso Portinari)(1432-1501)。
画作于1476年开始创作,1478年完成。1483年,作品被运到比萨,并通过运河运送到佛罗伦萨的圣弗雷迪亚诺(Porta San Friano)。1483-1899年,这幅祭坛画存于圣玛丽亚诺瓦医院。随后,移至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

《波尔蒂纳里三联画》中间画作
作为一幅三联画,其中央画板中描绘的是“牧人来拜”,表现的是耶稣故乡伯利恒的三位牧羊人前来朝拜圣婴诞生的场景:圣母、丈夫约瑟,以及跪拜的天使们围在刚出生的耶稣面前,表情庄重而肃穆。三位牧人被真实地刻画出了农民的面孔和举止,分别表现着惊讶与虔诚的神情。

具有象征意义的花与植物
前景中的静物具有象征性的含义,百合象征圣母的纯洁,白色的鸢尾花与耧斗菜则象征受难与悲伤,而地上的一捆麦子以及花瓶上的葡萄藤则代表了圣餐。

委托者波尔蒂纳里与跪拜在地的儿女们
在两侧的画板上,委托者波尔蒂纳里和他的妻子儿女们跪拜在地,他们身后是家族的几位守卫圣徒。
在画中央的圣母与传统的宗教绘画方式不同,其所使用的技巧使圣母更人性化、更栩栩如生。她跪于地面、并拢的双手指向身下,圣婴躺在昭示圣洁的光芒中——耶稣代表的是“世界之光”。事实上,她也照亮了一些旁观者,我们可以看到穿着红袍的圣约瑟夫、牛、驴子和两个翱翔天使围绕着他们。

画中的人物
在前排,有两组天使在对称的位置;左侧有两名白色衣服的天使,右侧有五名穿着更精致长袍的天使;他们的后面则有三位智者身着谦逊的服饰。
这些精致的角色无一不表现出了画家高超的现实主义绘画技巧,所有的技法都是现实严谨的、强有力的、直接的、杰出的,可见其画作的珍贵价值所在。

画作右翼中的《圣经》故事
此画在完成并运至佛罗伦萨后,一时间佛罗伦萨全城轰动,无数艺术家交口称赞,并争相模仿。这个时候,此画的作者雨果·凡·德·古斯在奥德亨(现属布鲁塞尔)附近的鲁德·克鲁格修道院因抑郁症的折磨痛苦离世,但他的画作却在遥远的佛罗伦萨享受无上荣光,无不令人唏嘘。
无论如何,这幅画作为一幅具有创新意识的教科书式佳作在乌菲兹美术馆流传至今,让无数人能够沉浸欣赏,这对于艺术品来说,就是最好的结局。

委托者波尔蒂纳里的妻子儿女们跪拜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