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红头巾的男子》:西方第一件摆脱宗教色彩的肖像
《戴红头巾的男子》是一幅完全世俗的肖像画,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

凡·艾克《戴红头巾的男子》(Portrait of a Man )
木板油画25.5 x 19cm 1433年
伦敦国家画廊
昏暗的背景与男子的深色的衣服几乎融为一体,从而突出表现了男子的面庞和缠绕在头上的引人注目的红色头巾。
画中人物独持的面孔映衬在深色的背景里,整幅面充满了温暖的光线,照亮了人物质感与形体的每一个细节,使其显示出近似显微镜一样的精确性。

对细节细致入微的刻画
人物头巾的褶皱、材质和纹理清晰可见,以及男子充血的左眼、浓密的胡茬和饱经风霜的老人特有的皮肤,为这幅肖像画注入了独特的个性。

望向画外的目光
画中男子淡定地望向画外,四分之三侧面的姿势,似乎无论观众从哪个角度来观看画中的面孔,都会与他的目光相遇。
凡・艾克笔下的人物目光可能是在直视观众,也可能是在注视着镜子中的自己。
在画框上方,凡・艾克用希腊字母以佛兰德斯语写道“尽我所能”,而画框下方则以拉丁文写着“扬·凡・艾克创作了我”和日期。画作所要求的自我意识或许与画在边框上的题字相互呼应。

“尽我所能”

“扬·凡・艾克创作了我”
有趣的是,凡·艾克较为少见的在这幅作品中省略了手这个要素,有人推测可能是因为画家在自画像时用镜子照着自己,因而看不到手。
这幅作品传递出文艺复兴的重要讯息,表现了人本主义,活生生的人物显然无须依靠任何宗教的目的而存在,他就是一个具有个性的人而已。
关于《戴红头巾的男子》
西方第一件摆脱宗教色彩绘制的肖像;
画家高超的技艺,对不同材质细致入微地描绘;
体现了人本主义,挣脱宗教束缚;
画作反应了人类自由意识的觉醒。
阅读数 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