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达人——荷尔拜因
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画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画派的艳媚。在荷尔拜因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或许在别的画家那里所找不到的力量——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小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

他的素描没有佛罗伦萨画派的温婉,他的色彩没有威尼斯画派的艳媚。在荷尔拜因的线条和色彩中,有一种或许在别的画家那里所找不到的力量——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罗丹

小汉斯·荷尔拜因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 1497—1543年),是16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德国画家,也是艺术史上非常著名的肖像画家之一。

小汉斯·荷尔拜因出生在艺术世家,父亲是奥格斯堡画派的创始人,也是德国的一流画家,因其父亲也叫汉斯·荷尔拜因,便在名字前加字用以区分。他的哥哥也是一位画家,他们同样受到父亲的绘画风格影响,但小汉斯·荷尔拜因的绘画是以精细绵密的细节处理为基础的写实风格。

荷尔拜因《鲍尼法斯·阿姆巴克画像》

布面油画 1519年

巴塞尔美术馆

与他父亲相比有极大的不同,小汉斯·荷尔拜因因受到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绘画中更多体现了时代特征,在人文主义、自然主义以及个人主义之间达到了高度和谐。这就造成了父子间绘画风格戏剧化的跨时代的差别,老汉斯·荷尔拜因属于中世纪的杰出大师,而小汉斯·荷尔拜因则成为文艺复兴代言者之一。

荷尔拜因 《索洛图恩圣母》1522年

索洛图恩艺术博物馆

1515年小汉斯·荷尔拜因与哥哥一同前往当时有名的学术中心——巴塞尔学习。对于小汉斯·荷尔拜因这样一位画家,按照其原本的发展轨迹本可以在巴塞尔靠祭坛画等题材大放异彩,但他身处于时局动荡的宗教改革时期,宗教纷争日益激烈。新教徒们极力反对教堂里有关圣徒的雕塑和绘画,认为它们代表着宗教的偶像崇拜。

宗教革命运动撼动着整个欧洲的艺术传统,也因此身处于新教地区的小汉斯·荷尔拜因失去了为教堂创作祭坛画这一丰厚的经济来源,他不得不把创作方向转向肖像画和书籍插图,以维持自己的生计。

荷尔拜因《49岁的亨利八世》

布面油画 1540年

国家古代艺术馆

为了躲避宗教纷争,1526年,小汉斯·荷尔拜因带着伊拉斯谟写的推荐信,来到了英国,他的才能很快受到亨利八世的赏识,成为了“国王的画家”,为国王、大臣、名人画肖像画,创作了一批在艺术史上不朽的肖像画作品。

钟表设计 1540年

大英博物馆

同时,作为宫廷画家的他除了画肖像画外,还有不少其他的工作,如设计珠宝和家具、盛会服装和厅堂装饰、武器和酒杯等。

荷尔拜因《莱斯·科林斯阿卡》

木板油画34.6 x 26.8cm 1526年

巴塞尔美术馆

小汉斯·荷尔拜因的肖像画极具有他个人的独特性,对于人物的描摹,从来不加以过度的美化,而是以他个人的理解,画出对象的内在品格、意志和精神特征。力求最精准的表达人物的面貌特征,以高度的直观性手法忠实地记录和再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如实地记录和展现着他们的社会阶层。

荷尔拜因 《爱德华六世幼时画像》 1538年

他笔下的人物都流露着与之身份相匹配的精神风貌。

荷尔拜因 《一个女人的头像》

素描 1522年 卢浮宫

小汉斯·荷尔拜因的素描在继承了严谨的德国素描传统的同时又发展了适合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艺术表现元素,他同他的前辈丢勒一样,作品同样具有理性、精微的特点。在素描绘画中,他注重线条和轮廓线的应用,削弱素描的明暗关系,在创作中常常使用色粉笔晕染局部色调,因而画面呈现一种极其细腻的风格。

小汉斯·荷尔拜因在艺术领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在素描肖像画祭坛画版画等领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造诣,尤以素描肖像在世界画坛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肖像杰作反映出鲜明的民族特性,同时他精细绵密的风格影响了同时代及后世的诸多艺术家。

荷尔拜因 《有钱人和女王》(两幅拼凑)

版画 1525年

关于小汉斯·荷尔拜因

16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德国画家,艺术史上著名的肖像画家之一;

他在素描、肖像画、祭坛画、版画等领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造诣;

他的肖像画极具个人独特性,以直观性手法忠实地记录和再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他的素描继承了严谨的德国素描传统,发展了适合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艺术表现元素;

他的作品具有庄严和内在的意义。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