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艺复兴:抒情、享乐的宫廷风
法国文艺复兴大量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样式主义风格的影响,但更为抒情、甚至更具有情色倾向的特点,这可能与法国的宗教气氛淡薄而宫廷享乐气氛浓厚有密切的关系。

让·富凯《查理七世像》

法国在中世纪曾是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在加洛林文艺复兴罗马式哥特式艺术风格中扮演了领导角色,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却不如意大利、尼德兰和德国那样地位卓越。

当15世纪这些国家都在艺术上焕发出创造力时,法国却似乎步入衰退阶段,还处在中世纪优雅的“回光返照”时期。我们在林堡兄弟的月历牌绘画中看到了这种诗意的优雅。直到16世纪,法国美术才开始获得新的成果

让·克卢埃《弗朗西斯一世像》

1530年 卢浮宫

法国文艺复兴几乎是由于它和意大利之间的战争引起的。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法国不断入侵意大利,并长期占领意大利的大片领土。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由此来到法国,引起了法国人的震动。充满古典主义色彩的绘画、雕塑和建筑正合乎法国人的胃口。

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本人也非常欣赏意大利文化,他多次邀请意大利艺术家到法国宫廷中为他服务。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法国的文艺复兴。

枫丹白露画派《猎神狄安娜》

相对而言,在法国教会的实力比较薄弱,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法国文艺复兴具有完全不同于意大利和尼德兰、德国的特征。它不同于尼德兰人的虔诚审慎,也有别于德意志人的缜密思辨,更缺乏意大利的深厚古典根基,但法兰西人天性具有表现自我的渴求与理想。

法国是当时移植意大利艺术观念的沃土,法国国王介入意大利的政治事务已长达几个世纪之久,这使得他们对意大利艺术与建筑的进展极为熟悉。他们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美术的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法国文艺复兴美术的萌芽主要表现在绘画方面具有新因素的各地方画派的形成上,如阿维农画派、卢瓦尔画派、巴黎画派、第戎画派等等。在15世纪中期,各派之间虽仍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合并已成为趋势,并促进了法国文艺复兴美术由萌芽期向早期的过度和早期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

让·富凯《艾蒂安·舍瓦利耶和圣斯提反》

1454年柏林国家美术馆

15世纪法国著名画派图尔画派,代表人物让·富凯是法国文艺复兴绘画的骄傲。具画风直迫意大利画派,开法毫古典主义绘图之先河,在法国绘画界有着显赫的位置。在路易十一王朝,他被授予“国王的画师”。

枫丹白露画派《埃斯特雷姐妹》

卢浮宫

16世纪30年代开始,法国产生了枫丹白露画派。这个画派追求形式的华美精致,用以满足国王贵族的享乐口味。

16世纪法国绘画值得一提的是肖像画。优秀的肖像画家有克卢埃父子等。父子俩人皆为宫廷画家。和父亲相比,儿子的艺术更为优秀,他刻画的人物个性鲜明,姿态自然,可谓法国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个亮点。

阅读数 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