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喜欢看演义评书的朋友来说,古代军队交战,似乎很多时候都会各自派出一员大将阵前比武。一方武将若胜,便趁势进攻,敌军必然大溃。若是失败,则索性收兵回营,或是寻找武功更强的战将,再来打过。
靠武将单挑来决定两军作战的胜负,这样诡异的场景在现实中当然不存在。但各种评书中的单挑情节却也不是空穴来风,勇士单挑对于大部分古代军队来说,确实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仔细翻阅史料,其实武士单挑的记载,世界各国都屡见不鲜。而中国古代的很多时期,都有武将单挑的习俗。这种仪式性的行为,虽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却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勇武精神。
1.先秦时代的浪漫
在中国先秦时代便有一种被称为“致师”的仪式化战争行为。交战双方各自派出一辆战车,进行一对一的公平比武。当时的先秦各国希望通过这样的比武,能激发己方将士斗志,打击敌军士气。
例如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之战,齐国上卿高固贵为左军统率,依然乘车和晋国进行了一次战车单挑。单挑中,高固投掷石块击倒对手,夺取了敌方的战车。之后还把夺来的晋国战车拿到齐军军前展示,以炫耀武功,鼓舞士气。
除了驾车擒杀敌军,春秋时代还有另一种“致师”方式,就是驾驶战车来到敌军营帐外面,进行挑衅。例如在敌方阵前下车,把战马解下,整饰一番,以示闲暇。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敌人的不屑。
对于遭受致师的一方来说,如果不能抓获或消灭挑衅者,将被视为莫大的侮辱。晋楚邲之战中,晋方的赵栴,因未能擒获楚国的致师者,竟怒而要求赴楚营挑战,以洗刷耻辱。因此,致师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行为。

先秦时代的战车贵族
不过,说到底,致师这种行为是当时贵族战争的缩影,也并非不死不休的恶斗。例如,同样在邲之战中,楚将乐伯向晋国致师后,被晋将鲍癸追杀。逃跑的乐伯,射杀了路过的一只麋鹿,让同车的摄叔将其作为礼物送给鲍癸。鲍癸感念乐伯的射术和摄叔的风度,便命令手下不再追击他们,放任他们回营。
春秋之后,由于兵者诡道的思想流行,加之以魏舒毁车为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首的一系列军事改革,战车贵族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这种充满贵族风度的仪式也逐渐消亡。可中国阵前单挑的事例却并未就此绝迹。
2 克制不住的激情
楚汉战争中,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对峙。由于汉军固守不出,项羽便邀请刘邦单挑,以决定天下归属,以免生灵涂炭。自知不敌的刘邦虽然嘴上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但还是派出一名楼烦族的神箭手迎接楚军的挑战。这位神箭手一连射杀楚军三位勇士,被激怒的项羽亲自披甲上阵。楼烦射手本欲射之,但被项羽的气势所震慑,灰溜溜撤回城中,不再出战。不过这样的例子在汉代乃是少数,《三国演义》虽然描写了诸多武将单挑的场面,但在真实的历史上汉末三国武将单挑并不多见,笔者所见只有两例:一例是《英雄志》记载,吕布杀董卓后,西凉军大将郭汜率兵围攻长安。吕布曾和郭汜相约决战,吕布用长矛刺中郭汜,不过由于郭汜手下骑兵救援及时,郭汜并没有死于吕布枪下。

三英战吕布并不存在,但吕布的确曾阵前单挑
另一例是太史慈单骑偶遇孙策。激战中孙策夺下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等双方各自军队过来后,两人才停手回营。
3 .外族的影响
随着五胡南下,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胡人恃勇好斗的风气也感染了中原军队。所以在魏晋南北朝至唐末五代之间,中国军人的单挑记录有了显著增长。
例如,隋朝名将史万岁随军征讨突厥,主动派人向突厥请战,一方表示,两国交战士卒有何罪过?不如我们各自派一名骑兵决斗,一决胜负!突厥人欣然答应。结果隋军派出史万岁,阵斩突厥勇士,使得突厥人士气大减,大军后撤。
除了北方突厥人外,西面的吐蕃人同样有阵前决斗的世俗。唐朝天宝初年,吐蕃王的儿子支都自诩武功不凡,经常骑乘宝马,前来挑衅。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激怒了唐军将领王难得。他立即提枪上马,将对面的喜马拉雅王子直接捅下马。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阵前决斗的行为,除了一对一外,还可以选择小队战模式。例如虎牢关之战时,窦建德曾派出200骑兵渡河来到李世民营帐前挑战,李世民派出300长枪兵和窦建德骑兵决斗。双方激战一日,不分胜负,便各自回营了。

阵前比武也可以采用团战形式
到了唐末五代晋梁争霸时,双方对于阵前单挑同样是乐此不疲。后唐攻略幽州时,幽州军将领元行钦,便曾和后唐大将夏鲁奇决斗,双方难分胜负,激烈的打斗最终竟吸引两军士兵停战围观。
而幽州军的另一位大将单廷硅,率军和后唐主帅周德威对战时,发现周德威身边护卫不多。自认为武功盖世的他,竟单枪匹马杀入阵中,想要在阵前生擒后唐的“国防部长”。怎奈双方武艺差距太大,周德威等他一枪刺出后,侧身避开,趁单廷硅来不及收枪,反手将其击落下马。结果单廷硅不但未能生擒敌将,反倒自投罗网。
4.单挑不讲基本法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斗将都公平公正。安史之乱时,史思明带兵围攻河阳,派骁将刘龙仙率铁骑五千临城挑战。刘龙仙自恃勇武,用一条腿翘在马脖子上的姿势坐于马上,向唐军叫骂。唐军大将仆固怀恩本欲出战,却被上司以“此非大将所为”为由拦住,最后改而让副将白孝德出战。

唐代的武士骑射图
白孝德手持双枪来到阵前。刘龙仙本欲应战,却看到白孝德连连向他摆手示意,一副并非前来作战的样子,便没有动弹,继续谩骂。等双方相距十步之遥时,白孝德才突然发难。刘龙仙来不及拔刀应战,只能转身奔逃,结果被白孝德追上杀死。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决斗请求被挑战方都需要答应。例如后金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带兵进攻大同时,曾向明将提出双方派出精锐,决一死战。他还表示明军出兵1万,后金就只出1千,明军出兵1千,后金只出100。言下之意便是1个女真人能打10个明军士兵。
虽然遭到此等侮辱,明军却并不敢应战,只是继续固守城池。攻城无力的皇太极,在扫荡了附近村镇之后,也只能悻悻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