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服饰特点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服装对人类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中国古代服装,其在世界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模式,而有特色与风格的服装,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汉代

汉代服装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服饰文化在汉代形成了一个高峰,同时也有着一套较完整的服饰制度,并为其他朝代的服饰制度奠定了基础。汉代的服装与文化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现代服装的发展也有着启迪作用。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别复杂,有 16 种之多。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 200 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像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田字状的领子、戴玉、红色的鞋。

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而到了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饰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装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隋唐

在南北朝胡、汉服装相互影响而又各成系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唐代服制,出现了“法服”与“常服”并行的局面。作为大礼服的法服仍是传统的冠、冕、衣、裳,常服则是在鲜卑装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北周时出现的“品色衣”,在唐代已形成制度,成为此后中国官服的一大特色。唐代官员自一品至九品,服色以紫、绯、绿、青为等差。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他无太大变化。

同时。唐装还对外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就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

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彩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

宋代服装大体沿袭唐制。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朱衣朱裳,内着白色罗中单,外束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佩、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

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宋代官家服饰普遍十分奢侈,民家着装也很讲究。宋太祖三年(乾德年间)规定宫内妇女的服色要随大夫变化,还规定庶民百姓不得采用绫缣五色华衣。到仁宗、英宗、神宗直至政和七年时期,官府提倡改良服饰,而且更趋奢华。

元代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元太祖成吉思汗自 1206 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由于当时社会状况的原因,元代百官公服沿用宋制,采用紫、绯、绿三种服色。但款式有创意,最大特点是官服上绣有不同花卉图案。

明代

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只是将进贤冠改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明代的公服亦用幞头和圆领袍,但这时的幞头外涂黑漆,脚短而阔,名乌纱帽,无官职的平民不得服用。

公服除依品级规定服色外,还在胸、背缀补子。明代补服的补子是一块约 40~50 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的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表示等级。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明代的汉服影响颇远,近至东北亚的朝鲜,远至日本、琉球等藩属国。

清代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中国传统服制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清代官服主要样式为长袍马褂。

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

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经汉人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

民国

民国时期,一种既区别于中国传统服装又区别于西服的新式服装——中山装开始流行,并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服。中山装是因其设计者的名字而得名,它具有革命寓意,并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而变成正统服装乃至公务员制服,由此影响到了全国各地。

中山装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糅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阅读数 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