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色列人怎样“兴灭国,继绝世”?
可以说,作为“古贵族相扶持相救恤之道”,兴灭继绝是周礼的重要内容。那么,这种价值和行为是中国独有的吗?

“兴灭国,继绝世”出自《论语·尧曰》。简单理解就是,恢复被灭亡的国家和氏族,接续它们的祭祀。比如,周成王之后裔于宋国。这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齐桓公卫国楚庄王陈国。这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卫人讨宁氏之党,石恶出奔晋,卫人立其从子圃以守石氏之祀。这是诸侯内部事务。秦灭周,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这是暴秦之所为。秦国固然不曾恢复被灭亡的国家和氏族,但至少在对待周室的问题上,仍有兴灭继绝的遗风在。

孔夫子

可以说,作为“古贵族相扶持相救恤之道”,兴灭继绝是周礼的重要内容。那么,这种价值和行为是中国独有的吗?显然不是。世界各大文明中都不难找到它的对应物。下面就带大家看看古代以色列人是怎样“兴灭国,继绝世”的。

故事出自《士师记》,当时以色列还没有国王,各人任意而行。一个利未人带着妾和仆人赶路至傍晚,利未人不愿住进外邦人的耶布斯城,而是选择到前方便雅悯人的基比亚城投宿。因为利未和便雅悯都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此时日头已经落了,却没有人接纳他们。最后一个寄居在此的以法莲老人接纳了他们。以法莲也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谁知城中匪徒围住了房子,逼迫他们交出利未人的妾,终夜凌辱她。天亮时,这妇人已经死去。

利未人的妾受辱

利未人将尸身带回家,并切成十二块,传送以色列的四境。凡看见的人都说:“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这样的事没有行过,也没有见过。”以色列众支派商议后要求便雅悯人交出匪徒,便雅悯人不听,双方便动起刀兵来。最终,便雅悯人只剩下六百名男子。

先前,以色列众支派曾起誓不将女儿给便雅悯人为妻。现在,以色列人又为自己的兄弟便雅悯后悔,在神面前痛哭:“以色列的神啊,为何以色列中有这样缺了一支派的事呢?”于是他们将基列雅比人四百个未嫁的处女交给便雅悯人。但还有两百个人的缺口,该怎么办呢?

示罗地区年年都有耶和华的节期。以色列人就吩咐便雅悯人说:“你们去,在葡萄园中埋伏。若看见示罗的女子出来跳舞,就从葡萄园出来,在示罗的女子中各抢一个为妻,回便雅悯地去。他们的父亲、或是弟兄若来与我们争竞,我们就说:‘求你们看我们的情面,施恩给这些人。因我们在争战的时候没有给他们留下女子为妻。’” 于是便雅悯人照样而行。

便雅悯人抢媳妇

为便雅悯人娶妻很明显是一种兴灭继绝的举动,是众支派相扶持相救恤之道。更值得注意的是,兴灭继绝伴随着正义的讨伐。中国也是如此。不论周天子,还是五霸,他们的正义使命都在于讨伐无道和兴灭继绝。甚至可以说,这两者是互补的。为什么要兴灭继绝?因为大家都是兄弟亲戚。为什么要讨伐无道?因为要恪守共同的底线。虽然古代以色列人兴灭继绝的表现形式与中国不同,但其本质都是维系文明的重要举措。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