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香肠”引发的惨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苏联芬兰这个距离自己的工业和文化中心城市列宁格勒仅32千米、距离自己最大的军港克隆斯达仅10余千米的邻国极为关注和担心,对芬兰有可能成为德军入侵苏联桥头堡的担忧日益强烈。因此,苏联急于迅速解决西北边界安全问题。在苏芬两国气氛持续紧张、谈判相继破裂的情况下,1939年11月30日,苏军越过苏芬边界入侵芬兰国境,苏芬战争正式爆发。

苏芬战争虽然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但苏联军队最终伤亡约20万人,同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可谓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惨胜。这场战争给苏军留下众多痛苦不堪的回忆,著名的“香肠战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关于“香肠战争”,美国作家埃路易斯·恩格尔和芬兰作家劳里·帕纳宁合著的《冬季战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苏军在荒野上长途行军之后,又饿又累,当他们缴获了芬军的野战厨房,并发现炉子上正煮着热腾腾的香肠汤时,只顾吃了起来,已经完全顾不上打仗了。就这样,许多人嘴里含着香肠就见了阎王。对于这场战斗的胜利,芬兰人非常得意,并引以为豪地把这种古怪的作战方式称为“香肠战”。

芬兰军队的“秘密武器”

1939年12月5日,一个严寒的雪夜,芬兰据点托尔瓦耶儿维村格外宁静。驻守该据点的芬兰士兵正在村外紧张有序地构筑着防御工事,不久前,他们收到苏联大军将至的通报,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与此同时,苏军步兵第718团第1营和第2营,在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从营地开拔,向芬兰据点——托尔瓦耶儿维村开进。在强大的苏军眼中,芬兰军队完全不值一提,夺占托尔瓦耶儿维村如同探囊取物。

然而,苏军面临的最大敌人竟是极寒的天气和难行的道路。12月份的芬兰,平均气温在零下40℃。苏军必须携行沉重的武器弹药穿过积雪覆盖半米多深的原始森林,短短200千米的路,苏军整整走了5天。一路上,苏军唯一的口粮就是只够吃3天的黑面包,而且冰冷干硬难以下咽,5天没有吃过一口热饭。饥寒交迫的苏军,终于在12月10日下午到达村外,稍作部署之后,立即发起进攻。

由于驻守据点的是芬兰补给纵队和炮兵,战斗力较弱,因此在遭到苏军步兵攻击后,很快丢下辎重,仓皇后撤。首战得胜的苏军立刻展开追击,然而,当精疲力尽、饥肠辘辘的苏军经过芬军野战厨房时,却被阵阵扑鼻的香气吸引住了,冲进厨房的苏军士兵掀开锅盖,一锅香肠!饥饿的官兵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自发停止追击,纷纷赶来抢香肠,苏军指挥官只好下令停止进攻,就地转入防御。但在诱人的香肠面前,苏军完全忘记了战场纪律,无人甘愿坚守防御阵位,2个营的官兵不断加入争抢香肠和饮料的行列。

就在苏军大快朵颐之时,驻守在托尔瓦耶儿维村附近的芬兰第16步兵团接到据点遭袭的通报后,迅速调动部队,兵分两路,向“无人”防御的托尔瓦耶儿维村发动反击。苏军还没反应过来,芬兰军队就已经近在眼前了,很多刚拿到香肠的苏军士兵还没来得及品尝,就慌忙拿起武器应战。一时间,两军短兵相接,一场混战就此展开。

最终,防御体系混乱的苏军溃不成军,留下100多具尸体后狼狈逃走。第二天,芬兰人在打扫战场时发现,很多苏军士兵口袋里面都塞满了香肠,不禁感慨:这人间美味,只能在天国里品尝了!

惨败并非偶然

苏联军队人数众多,武器精良,还配备大量性能优越的坦克和飞机,怎么会败在小小的“香肠”上呢?原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芬兰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圈,当地植被又以森林为主,由于苏联军队进攻芬兰的时间定在了冬天,因此温度接近零下40℃,可谓异常寒冷,随处可见超过1米以上的积雪。 严寒不仅大大影响坦克、大炮、卡车的机动性能,更重要的是,对苏联军队衣食住行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单靠面包和水显然无法满足人体需求。然而,苏联对这种严寒条件下的作战准备十分不足,苏军高层自以为依靠强大的突击火力,可以速战速决,甚至预想芬兰军队会不战而降,因此并未进行充分的后勤物资准备,苏军列宁格勒军区的30万大军,在完全不了解芬兰地形、天候以及防线特点的情况下便贸然发起了进攻。等到两军对峙,苏联军队才彻底傻了眼。原来,芬兰军 队并未像他们预想的那样畏首畏尾、不堪一击,恰恰相反,芬兰军队充分依靠天时地利人和,在本就 对寒冷气候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前提下,着重加强了军队服装保暖、高能量食物供应以及伤员安置等现实问题,同时,芬兰将正规军扩大到12万人,组建了30万的预备部队,可谓战前准备非常充分。

更令苏联人感到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芬兰人擅长滑雪,能够在雪地里“来无影去无踪”,当苏军的大批坦克成几千米的纵队,在厚厚的积雪中爬行时,上百支芬兰游击分队却携带轻武器滑雪打击苏军。他们并不对这些重装备感兴趣,而是格外“钟情”于那些能保证苏军生存的野炊厨房、载运补给品和用来构筑栖身之所器材的卡车,由此破坏苏军的后勤补给线。没过多久,苏军本就捉襟见肘的后勤保障体系接近瘫痪,如何在芬兰寒冷的野外条件下生存已经成为苏联军人的头等大事 了……

一边是基本没有任何御寒措施、身着薄衣瑟瑟发抖连枪都拿不稳的苏联人,一边是以逸待劳、内着保暖衣外披军大衣的的芬兰人;一边是伙食供应极差、只靠啃面包充饥的苏联人,一边是一日三餐有热食供应且品种营养丰富的芬兰人。双方的战斗力可谓一目了然,苏联军队“香肠战争”的惨败自然是顺理成章了。

阅读数 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