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绢画《双童图》,1972年出土于阿斯塔那187号墓地,残高59厘米,宽47.3厘米,是唐代时期(公元618-907年)的画作。
《双童图》

左侧儿童
画面中,两个胖嘟嘟的儿童正在绿草如茵的户外玩耍嬉戏,他们头发乌黑浓密,面若桃花,上身裸露,身穿蓝、白、红、黄、绿五色相间的背带条纹长裤,脚蹬红靴。其中右边的儿童似乎发现了什么,凝眉注目,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招呼同伴的注意。左边的儿童高举右手,好似捉到什么东西,眼睛向上斜看着右手的方向。而他的左手抱着一只黑白相间的卷毛小狗,小狗乖乖地趴在他的臂膀上,凝望着右边的儿童。

右侧儿童
《双童图》中,孩童所抱的卷毛小狗,唐代称为“拂菻”狗,高昌王麴文泰就曾向唐王朝献过一对。据《旧唐书·高昌传》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文泰又献狗雄雌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
这段史料说明,高昌王麴文泰所献的这种能曳马衔烛的宠物小狗,开启了中原地区有了拂菻狗的历史。而这种来自于吐鲁番的宠物狗,它的故乡是在唐代被称为“拂菻”的地方。据《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西域下》中记载:“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大秦”即唐代东罗马帝国。
《双童图》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因吐鲁番干燥少雨的独特自然环境,这幅绢画保存较为完整。画面人物生动活泼,童趣盎然。同时,这幅画中的拂菻狗,源自四万里之遥的东罗马帝国,出现在高昌地区(吐鲁番古称高昌),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这件绢画《双童图》历经一千多年,保存至今,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为我们展示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高昌

麴文泰
高昌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是联接西域与中原的“门户”,向东经赤亭道可直达敦煌而进入河西走廊;向西南经银山道,沿塔里木盆地北缘,经焉耆、龟兹、姑墨可到达疏勒。重要的地理位置使高昌成为古代丝路贸易的集散地,东西来往的商贾僧侣都云集这里,如中原来的汉族人、中亚的栗特人、波斯人、印度的天竺人,以及西域龟兹白姓人、焉耆龙姓人等,他们曾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聚落,进行着国际贸易。
吐鲁番出土的文书《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可以看出唐代高昌(当时称西州)市场的盛况:这里有谷麦行、米面行、帛练行、□布行、采帛行、凡器行、铛釜行、驼马行、菜籽行等等,品种齐全。这些商品中有许多来自中原,还有的来自中亚各地,如诃梨勒、郁金香、丁香、石绿、突厥敦马、波斯敦父驼等。
高昌有拂菻狗,或许不足为奇,利之所在,无远弗届。高昌王麴文泰曾把一对拂菻狗做为高昌王国的贡品,献给了大唐,使得这小狗的身价倍增,从此拂菻狗传人中原。

麴氏王朝与唐朝关系
麴氏王朝与中原的关系可谓是源远流长。麴文泰的父亲麹伯雅,曾进贡隋朝,娶华容公主为妻。《旧唐书·高昌传》记载“贞观四年冬,文泰来朝,及将归蕃,赐遗甚厚。其妻宇文氏请预宗亲,诏赐李氏,封常乐公主,下诏慰谕之”。在公元 630 年,麴文泰归顺于大唐,其妻被赐予李姓,封为常乐公主。麴氏高昌王国向中原王朝臣服,与中原保持了非常友好的关系,也保证了高昌王国国泰民富。
高昌王麴文泰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曾大力协助玄奘去印度取经。公元629年,玄奘为求取真经,从长安出发,九死一生到达伊吾(今哈密),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盛情款待。为了能够将玄奘留住在高昌,麴文泰愿以弟子身份终身供养法师。玄奘执意不肯,绝食三天表示意愿已决,麴文泰最终同意他西行,并且与玄奘结拜兄弟,举全国之财力,鼎力相助,并且还书写了二十四封书信,每封信附有大绫一匹,请高昌国以西龟兹等二十四国为玄奘顺利通过提供方便,正因为麴文泰的大力协助,使玄奘通往佛国取经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后来因麴文泰利欲熏心、割据一方,改变政治立场与唐为敌,西域诸国去大唐朝贡,途经高昌,麴文泰都扣留使者,阻塞通往中原的道路。与此同时,麴文泰又与西突厥叶护连结,打下伊吾,堵住唐朝进入西域的第一门户;又与西突厥乙毗设击破焉耆三城,虏其男女而去,而焉耆是臣服于唐的小国。
《旧唐书 ·高昌传》记载“高昌数年来朝贡脱略,无藩臣礼,国中署置官号,准我百僚,称臣于人,岂得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希望麴文泰悔过,复下玺书,示以祸福,征他入朝。麴文泰称疾不去,回信道:“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耶!”当时在高昌王国流传一首童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灭。”
麴文泰种种反唐作为,严重阻碍丝绸之路的畅通。公元639年,唐太宗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麴文泰惊惶害怕无计可出,发病而死,最终导致国破家亡。他的儿子麴智盛出城投降,从此高昌进入唐朝统治的“西州”时期,并在交河设立“安西都护府”。十八年后(公元658年),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下辖四个军事重镇,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