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要介绍了影响室町幕府的政权的几个因素,着重介绍了镰仓幕府和三管四职对幕府的影响。
导语:《日本书纪》中记载着著名的“八岐大蛇”的传说。传说中的八岐大蛇是一条有八个脑袋的怪物,而我们这里说的八岐大蛇指的是室町幕府,为什么这样比喻呢?这要从室町幕府的建立开始说起。
八岐大蛇的形成
谈起8大势力就要先了解一下室町幕府的成立背景,镰仓幕府后期,幕府内部势力动摇,天皇暗中决定推翻幕府的统治。元弘3年(公元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迫使光严天皇退位,废止摄政、关白的制度,自己准备开始亲政,是为建武新政。然而,这些举措触动了武士阶级的利益,造成了他们的不满。
足利尊氏后来在建武3年(公元1336年)攻陷京都,拥立光明天皇、幽闭了后醍醐天皇。不久,后醍醐天皇从京都逃到吉野(今奈良县吉野町),宣称自己的正统。这时,日本出现了两位天皇,南北朝时代开始。1338年,足利尊氏被北朝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于京都开设幕府。所以室町幕府从一开始就处在时刻面临战乱的局面中,正是这种局面让室町幕府成为八岐大蛇。这条八岐大蛇的八个脑袋就是“关东公方”和“三管四职”。尽管在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期,南北朝统一,但是八个脑袋已经尾大不掉,严重影响幕府政权。

后醍醐天皇
“八个脑袋”之首——镰仓公方
在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下,幕府的所在地就设置在京都,一来京都靠近南朝,便于幕府及时对南朝的动向做出反应,二来控制京都有很深刻的舆论意义。但京都地处日本的中央,幕府设置在京都,对北方关东地区的统治就有点鞭长莫及。镰仓以来,关东就是幕府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足利尊氏采用的办法就是派次子足利基氏统领关东的武藏、甲斐、伊豆等十州,这一统领的据点设在镰仓,所以称为“镰仓公方”或者“关东公方”。这就是室町幕府这条蛇身上的第一颗脑袋。

室町幕府足利家族关系图,转自:知乎@重舟
镰仓公方自成立以来,历代公方一直觊觎将军之位,发生在后期的永享之乱(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时期,镰仓公方足利持氏)和享德之乱(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时期,镰仓公方足利成氏),就是幕府和镰仓公方之间的矛盾升级。这两次乱局,其实就是足利家族内部的斗争,之后,镰仓公方已无力抗击幕府,但是幕府的权威已急剧下降。继享德之乱后,由于幕府影响力的减弱,关东作为了一个独立的战场,直到织田信长时期,近畿和关东才恢复联系,直到丰臣秀吉时期,才实现统一。
其余“七个脑袋”——三管四职
另外七个脑袋就是“三管四职”。三管四职的由来还要从镰仓时代开始说起。镰仓幕府建立以后,幕府中央设立了政所、侍所和问注所,政所辅助将军处理政务,侍所则是负责幕府的警备工作,问注所是司法机关。室町幕府建立以后,也把这样的机构设置沿袭下来,设置幕府的管领和侍所,原来的政所和问注所重要性大大下降。而关键的部门:管领和侍所都由有力的守护大名世袭担任。其中管领一职由斯波、细川、畠山三家守护大名轮流担任,称为“三管领”,侍所的首长所司由赤松、山名、一色、京极四家担任,称为“四职家”,两者合称为“三管四职”。

室町幕府机构设置图
三管四职掌管着幕府的重要官职,逐渐架空了将军,在幕府后期的统治中,更确立了所谓的管领政治,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第六代将军就是经过三管抓阄确定的,还有后期的应仁之乱就是细川家和山名家为争夺权力而引起的。
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开始,幕府开始着手采取行动限制三管四职的权力,即所谓的“削藩”,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的行动更为激烈,甚至直接参与地方守护和管领的继承人问题,同时打击宗教势力,开始了第一次的火烧比叡山延历寺事件,时人对这位将军如此评价:“万人恐怖,切莫言哉!切莫言哉!”
足利义教的打击行动,也引发了四职之一赤松氏的刺杀事件,即嘉吉之变,幕府也因此暂停了“削藩”行动。而后,细川氏和山名氏在这场变乱中逐渐做大,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政治格局,无论是畠山、斯波家的家督问题,还是将军家义尚和义视的问题,幕后都是两家之间的角逐,而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应仁之乱的爆发,直接导致战国时代的到来。
而在第十代将军足利义材时,细川氏直接罢免将军之位,即明应之变,幕府的威信已完全丧失。

应仁之乱,转自:知乎@史图馆
结束语
室町幕府的灭亡原因是多重的,如:室町幕府没有类似于镰仓幕府御家人的守护,使得地方大名做大后,幕府无法控制,所谓的御家人,意指镰仓时代“与将军直接保持主从关系的武士”;各国守护长期羁留在京都,极容易被守护代篡取领地控制权,而在后期的江户幕府时期,大名一年隔一次在京都和领地之间停留,保证领地控制权的同时,也间接弱化了其势力。
但是,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影响这个八岐大蛇的八大脑袋,幕府其实是由其内部权力分配过度导致各势力之间的斗争(幕府与大名或大名之间)而逐渐瓦解的。
室町幕府的统治危机可以说是先天形成的,它的成立之初就伴随着国家的动荡不安,尽管第三代将军统一南北朝,但是各地任然存在不安分的守护大名。在中央,管领、侍所所司等举足轻重的官职被家族化的7大世家把持,使得本就有限的将军权力进一步受到挤压,后期形成的管领政治制度,各家为争夺政治主动权,加剧了政局的动荡;在地方,镰仓公方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直接影响着幕府的统治。
况且幕府的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是个胆怯的懦夫,他的无能也导致了幕府开始进入了内部持续战乱时期,而他的逃避也使得幕府的力量开始大幅度的减弱,后代将军已无力挽回,直至足利义昭的被赶下大将军之位,室町幕府就此灭亡。如果足利义政能像第四代和第六代将军一样继续“削藩”的话,幕府后期的话语权可能会有所改观,但终究改变不了灭亡的结局。
初次写作,不足之处,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