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贝尼尼的成名作《阿波罗和达芙妮》中,他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艺术语言,赋予作品新的意义,使其承载着自己的情感,成为巴洛克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迷恋的人儿追赶着欢乐,这昙花一现的美色。他得到的只是一个苦果,几片绿叶。
——马费奥・巴贝里尼

《阿波罗和达芙妮》局部
阿波罗是宙斯时期十二主神之一,他主管光明、太阳、医药、畜牧、音乐等,是人类的保护神、光明之神、预言之神。
不仅如此,阿波罗长得风度翩翩,被誉为“神界第一美少年”,即便如此,当爱情降临的时候,也让他神魂颠倒。

《阿波罗和达芙妮》局部
阿波罗得罪了爱神丘比特,丘比特对天空射出两支箭,第一支会使人深深陷入爱河,这支箭射中了阿波罗;第二支则使人不会对异性动心,这支箭射中了河神的女儿达芙妮。
当阿波罗看到达芙妮后,一见钟情,深深的爱上了她,疯狂的追求她,惊慌失措的达芙妮求助自己的父亲将她变成月桂树,即使这样,阿波罗仍然深爱着达芙妮,只能在月桂树下深深的忏悔。

贝尼尼《阿波罗和达芙妮》
高243cm 1622-1625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巴洛克大师贝尼尼的《阿波罗和达芙妮》是受红衣教主博尔盖塞委托所作,作品主题来源于奥维德的诗歌《变形记》,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雕塑,也是其成名之作。
贝尼尼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以及处于激烈运动之中的人体。在作品中,贝尼尼细致地刻画了正在追逐,受困于爱恋中的两位人物。
达芙妮回望阿波罗,由惊恐变为麻木。身体逐渐由人形变成月桂树的躯干,她行走如飞的双腿幻化为树干,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已经长出了树叶。

身体逐渐变形的达芙妮
阿波罗讶异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失措,他的一只手还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直线。整个作品似乎就像一出动态故事一样,向我们诉说着当时情形。
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甚至在达芙妮的身体变成一棵被黑暗所覆盖的月桂树后,阿波罗拥抱她时,也能感觉到她的心跳。

不同角度的《阿波罗和达芙妮》
雕像中,两个人物的血管、经脉、骨骼结构、肌肉都清析可见。
大理石在贝尼尼手中,好似失去了重量,阿波罗衣服与达芙妮的长发随风飘起,使雕塑有一种向前奔跑的动感,使整个作品都处于一种激烈运动的戏剧性状态中。

《阿波罗和达芙妮》呈现出强烈的动感
雕塑原本安放的位置,使观者易于以由下向上的视角观看。
戏剧性的张力,通过阿波罗从后背观望达芙妮,观者由下而上,观看达芙妮的身体,二者之间的差异而得以强化。观者所看到的是,达芙妮的手指和脚趾都已变成了月桂树的一部分。

作品的重心,都落在阿波罗的右腿上
阿波罗扬起的右臂、左腿、以及从腰际飘起的衣饰,自然而然地悬空伸展,没有依靠任何支撑物。
贝尼尼将雕塑中人物光滑的肌肤、飘动的衣饰和头发,以及摇曳的枝叶,都表现得真实动人,使大理石仿佛具有了生命。



大理石塑造出不同事物的质感
当组雕《阿波罗和达芙妮》完成后,贝尼尼赢得了整个罗马的赞美,连一些宗教界的重要人物人都为之赞叹不已,其中包括下一任教皇——乌尔班八世,他对贝尼尼赞赏有加,并成为他未来重要的委托方和赞助人。
大主教看了这组雕像激动地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达芙妮。
正是贝尼尼对艺术赋予新的理解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新艺术语言,也赋予《阿波罗和达芙妮》新的意义,使其承载着自己的情感,抒发对生命的感悟,成为巴洛克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佳作。

《阿波罗和达芙妮》面部
关于《阿波罗和达芙妮》
作品主题来源于奥维德诗歌《变形记》;
充分展示巴洛克雕塑强调动势与动感的特点;
贝尼尼将大理石雕刻成动态的肢体动表达作品故事;
作品处于一种激烈运动的戏剧性状态中;
此作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