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中,贝尼尼对皮肤、毛发的质感表现深入人心,对于明暗的处理别开生面,从而打破文艺复兴雕塑以来的陈规旧套,标志着西方雕塑史新时代的来临。
贝尼尼通过雕刻坚硬的大理石,获得逼真的效果:皮肤的质感,飞舞的头发与发带,普洛塞尔皮娜的眼泪,共同塑造出一个鲜活的少女。
——霍华德·希伯德

贝尼尼《抢掠普洛塞尔皮娜》局部
1621年,红衣主教博尔盖塞向年仅22岁、初出茅庐的艺术家贝尼尼,支付450罗马金币的酬金,订购雕像。这样的价格,让当时的艺术家嫉妒不已,他们也翘首等待,这位罗马艺术竞技场上的新星,会创作出怎样的作品?
贝尼尼在次年如约完成《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又名《劫持普洛塞尔皮娜》),作品赢得众人的掌声,旋即被作为礼物,转赠给红衣主教卢多维西。1908年,意大利政府出资,将此作购买,重回博尔盖塞别墅,并成为此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是怎样的一件作品,让年仅23岁的贝尼尼一举成名?

贝尼尼《抢掠普洛塞尔皮娜》
高225cm 1621-1622年
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取材自古罗马神话,这是历代艺术家热衷表现的题材。
普洛塞尔皮娜(希腊神话中对应“珀耳塞福涅”)是罗马神话中冥界的王后,主神宙斯和大地之神之女。
战神、太阳神、火神都曾向美貌的普洛塞尔皮娜求过婚,但最仰慕她的,当属冥府之神普鲁托(希腊神话中对应“哈德斯”),
有一天,普洛塞尔皮娜正在与其他女神一起采花,不经意间落了单。一时间大地裂开了,四匹黑色的马匹拉着普鲁托的战车出现,冥王抢走未来的冥后,消失在黑暗的死亡之国。

普洛塞尔皮娜无力的挣扎与绝望的脸部
贝尼尼的《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表现的正是普鲁托劫持普洛塞皮娜时的情形。
巴洛克艺术热衷表现激情和运动的特色,在贝尼尼的这件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雕像中,普洛塞尔皮娜左手抗拒地推搡着普鲁托,右手伸向空中,无力的挥舞,少女眼角流下绝望的眼泪,神情痛苦无奈。她微微张开的双唇,似乎是在呐喊,在求救。

面带泪痕,无助的普洛塞尔皮娜
与其相反,身材魁梧、强壮的冥王普鲁托紧紧搂抱着少女的腰部,他面带喜悦,又带着一种地狱之神胜利后的狰狞。
两人脚下的地狱三头犬,似乎也被劫夺这一幕震惊,或是它也在为主人的胜利昂头咆哮。

少女的双脚与咆哮的三头犬
作品中突出的两种力量的冲突与对抗:掠夺者强壮有力,在这场力量的争斗中占有绝对优势;被掠夺者柔弱惊恐,目光绝望,企图摆脱厄运。二者的鲜明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冥王的喜悦、冲动,少女的抗拒、厌恶,男人的强壮与野蛮,女人的娇弱与无奈,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当时的贝尼尼,年仅23岁,完成的《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堪称天才之作。

冥王与少女,劫持与抗争
贝尼尼在继承古典雕塑传统的同时,成功的将身体的动态和作品的故事性表现了出来,极大满足了观赏者的视觉感受。
作品揭幕,当人们看到眼前令人惊叹的一幕,也不禁感叹:最美好的肉体,也比不上贝尼尼的作品。
从细节上看,由于少女的挣扎,冥王用力过猛,手指几乎就要陷入少女柔嫩的肌肤。她的腰部和腿部,被普鲁托手指紧扣的地方,光滑的肌肤隐隐凹陷,弹性而富有质感。

冥王几乎要陷入少女肌肤的手指
绝望的少女,脸庞还残留着一滴晶莹的泪珠,她伸向空中无助的双手,因惊惧而翘起的左脚拇指,都深刻地反映了掠夺的主题,突出强烈激荡的视觉刺激效果。甚至让观者难以相信,这是一尊大理石完成的雕塑。
正是因为这件作品,贝尼尼被赞誉为:将大理石当作蜂蜡来雕刻的艺术家。

惊惧、无奈的被劫少女
《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表现出巴洛克优美流动的曲线变化,纤细的柔美风格,体现出作者对纯正古典美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正是贝尼尼对希腊古典雕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作品强烈的戏剧感,激烈的线条和动势,精美的细节刻画,又体现出了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色。

具有动感的人物造型,使其成为巴洛克艺术的重要代表作
当观众走近《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时,必定惊叹于画作本身表现出的挣扎与控制,表现出的肌理与触感,令人惊叹!
近观作品,观者必定深深震撼于人物肌肤拥有的质感与弹性,贝尼尼让大理石也充满了生命力。
在《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中,贝尼尼对皮肤、毛发的质感表现深入人心,对于明暗的处理别开生面,从而打破文艺复兴雕塑以来的陈规旧套,标志着西方雕塑史新时代的来临。


冥王劫持住少女的两只手
关于《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
作品为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的成名之作;
作品源于传统题材,被艺术家赋予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品有力地呈现了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色;
为贝尼尼赢得“将大理石当作蜂蜡来雕刻的艺术家”之誉;
打破陈规,标志西方雕塑史新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