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26日,澳大利亚爆发大规模游行,游行者要求停止以这一天为国庆日,这一切和230年前的一次登陆相关。
文/全历史 一口
1788年1月26日,英国殖民舰队登陆澳大利亚。看似寻常的日子,却对澳大利亚人民影响深远。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从历史上看。人类与海洋的互动一直不曾停歇,新大陆的开发往往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统治。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哥伦布率领船队到达北美洲,并为西班牙在该岛建立了殖民地(想了解哥伦布如何发现新大陆,请a至1492年12月5日的伊斯帕尼奥拉岛);达伽马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发现了印度,也开启了葡萄牙对印度、印尼等地的殖民统治(想了解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故事,请a至1497年7月8日的里斯本);麦哲伦通进入太平洋,帮助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了殖民地。(想了解麦哲伦的故事,请a至1520年11月28日的麦哲伦海峡)
英军登陆澳大利亚,也是如此。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上尉亚瑟·菲利普率领第一殖民舰队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杰克逊港登陆,将英国国旗插入泥土中,标志着英国在澳洲殖民的开始。这一天后来成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登陆的港湾不久即更名为悉尼港。

230年后,超过4万名游行者在悉尼举着原住民的旗帜,呼吁废除“澳大利亚国庆日“。
“国庆日”没有举国欢庆,反而引起众怒?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一国庆日和英国的殖民统治、英法的竞争息息相关。
英国要到澳大利亚要跨越两大洋,航行24000多公里。如此大规模、远距离的海上航行耗费巨大、危难重重。
精明又谨慎的英国人为何有这次登陆行动?
首先、为了抢在法国前头占领这片未知的大陆;
1674年以前,英国的头号强敌还是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当时荷兰的商船数量一度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牢牢占据海上贸易霸主的地位。那个时候,英法的关系还是抱团对抗荷兰的盟友。
然而,铁打的利益,流水的盟友,是欧洲国家近几个世纪以来不变的立身处世之道。
在经历三次英荷战争之后,英国终于通过《航海条例》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一扭头,昔日的战友法国却变成了新的威胁。
1688年,路易十四发起入侵德意志大公国帕拉丁的战争,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又成了新一轮争夺的焦点。英国加入反法同盟,自此两国战友变仇敌,打了近一个世纪。
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争斗,英国虽然逐渐占据上风,但始终视法国为隐患。于是,扩张的野心和守成的焦虑促成了探索新大陆的计划。这就是英军登陆澳大利亚的由来。
在此之前,库克船长为亚瑟·菲利普的登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年后,亚瑟·菲利普率领第一殖民舰队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杰克逊港登陆,并开始进行殖民统治。
自此,澳大利亚东部印上了英国人的足迹,按先到先得的殖民惯例,英国已经抢在法国前面,在名义上拥有了这片土地。
其次、为了安顿罪犯。
除了和法国竞争,还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就是安顿罪犯。
1783年之后,北美殖民地独立,英国再也无权向北美输送罪犯。而整个十八世纪,犯人处置问题一直是最令英国政府头疼的问题。因为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资本慢慢集中到少数的资本家和贵族手中,英国社会严重贫富分化,失去土地的小农和雇佣工人坠入底层,生活贫穷、朝不保夕。贫困问题引发了连锁的社会问题,犯罪率急剧抬升,出现了犯人多、监狱“供不应求”的情况,拥挤的监狱卫生状况堪忧,成了瘟疫的温床,而犯人的暴动又屡屡发生。(更多关于北美独立的故事,请a至1773年12月16日的波士顿港)
早在1780年,曾经跟随奋进号在澳大利亚登陆的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向议会提案,主张将新近发现的澳大利亚变成罪犯收容地。他提出,澳大利亚这块处女地孤悬海外、未经开垦,是最合适的选择。在时任内政大臣的汤森·悉尼的支持下,这项提案被通过了。
亚瑟·菲利普被任命为开往新大陆舰队的指挥官,到达新大陆之后成为新南威尔士州第一任总督。而今天悉尼这个城市的名字就是为纪念促成这次航行的悉尼爵士。
今天看来,第一舰队的登陆是英国殖民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行动。澳洲的开发也由此开始。但是,帝国荣耀的背后,是原住民再一次不可避免地沦为牺牲品。

1788年前后,澳洲大陆上的土著部落约有500个,人口总计约30万。经过殖民者半个世纪的屠杀、驱赶、迫害,到了1867年,土著居民人数锐减,只有不到25%的人存活下来。
而这也是今天,澳大利亚国庆日遭遇合法性危机的背后原因,对于原住民来说,这一天应该是苦难开始的一天。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在全球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地饱受血泪的过程。(想了解更多英国殖民的故事,请a至1600年12月31日的伦敦)
人类文明发展的背后正是:希望和野心相伴,繁荣与鲜血交织。
历代评价
很久之前,澳大利亚就已进入人类的想象世界。早在希罗多德时代,人们就传说在天水相接之处,曾经看见一个遥远的过度,那里住着奇异的巨兽,像所罗门的饿斐和他施那样充满财富。
——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