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地震火山 毁了庞贝
庞贝居民早已习惯了小地震。事实上,对庞贝之灾记录最详尽的小普林尼写道:“小地震没有造成什么紧张,因为小地震在坎帕尼亚很平常。”但在公元62年2月5日,一场里氏5级或6级的地震重创庞贝。那一天,庞贝城有两场祭祀活动:一是纪念“国父”奥古斯都周年,二是纪念庞贝城保护神。地震引发混乱。在地震期间坠落的油灯引起火灾,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庞贝城附近的赫库兰尼姆城和努凯里亚城也被地震波及。
庙宇、房屋、桥梁、道路……当时庞贝城的所有建筑可能都倒塌了。地震后多日,庞贝城出现无政府状态,盗劫猖獗。公元62~79年,庞贝城的部分建筑被重建,但直到公元79年庞贝城被彻底毁灭之前,一些受损建筑仍未被修复。当时,不少庞贝居民搬到了罗马帝国的其他地方,但依然有很多人留在原地。
考古学家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维苏威火山爆发时正在被重建的损毁于公元62年地震中的建筑。一些旧的、被损坏的壁画可能被与新壁画区分开。先进仪器正在被用于探寻长久以来被隐藏的壁画。这些建筑之所以在地震发生17年后仍在被修复,原因可能是公元79年火山大爆发之前年份中越来越频繁发生的小地震。
2002年的一项发现表明,萨诺河口当时也有很多人居住。人们住在高跷屋里,这些高跷屋由水道连接,这与今天的威尼斯颇有几分相似。

维苏威火山爆发情景(18世纪绘画)
公元79年8月24日(考古学家对这个日期有争议),就在罗马火神节次日,维苏威火山发怒了。一项包括火山学和生物-人类学在内的多学科研究,调查了火山喷出物、遇难者,并且进行了多项模拟实验。该研究认为,在庞贝及周围地区,高热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这项研究之前,科学家推测的庞贝居民死因主要是窒息)。这项发表于20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暴露在火山灰流的至少250℃高温面前,距离火山喷口不到10千米,足以造成人在瞬间死亡,就算人在建筑里面也一样。
庞贝建筑和遇难者被12层总厚度为25米的火山灰掩埋,这些火山灰在大约6小时的时间里降下。小普林尼对维苏威火山的这场爆发进行了第一手记载,当时他在米塞努姆目睹了火山爆发,但他记录此事是在此事件发生25年后。和他关系密切的他的舅舅老普林尼,在试图拯救搁浅的遇难者时死亡。作为舰队指挥,老普林尼当时下令停靠在米塞努姆的海军舰艇穿越那不勒斯湾去帮助人们撤离。火山学家意识到了小普林尼所记录的事件的重要性,把类似事件统称为“普林尼事件”。
根据小普林尼的一封信,维苏威火山的这次爆发时间被普遍认为是公元79年8月24日。然而,在庞贝废墟进行的发掘暗示,庞贝城被埋是在这个时间的大约3个月后。这得到了这封信的另一个版本支持,该版本说的喷发日期是11月23日。
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看来穿得较厚,这与8月份的气候显然不匹配。商店里的新鲜蔬果是典型的10月蔬果,而商店里的干果则是典型的8月蔬果。酿酒罐已被封闭,这应该发生在10月底。在一名女性遇难者衣袋里找到的硬币上面的标记,表明这些硬币不可能是在9月的第二周之前铸造的。不过,对上述两个版本之间的日期差异为什么这么大,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解释。
地下空洞 人体使然
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被厚厚的火山灰层掩埋后,这两座城市被弃,最终就连它们的地址和名字都被遗忘。1599年,挖掘地下水道以分流萨诺河水的人们偶然看见了上面有壁画和铭文的古城墙,这是庞贝遗址首次重见天日。当时,建筑师丰塔纳被叫来。他挖掘了几幅壁画,然后将它们覆盖,所有文物他都没有带出。其中一幅铭文中有“庞贝城议员”字样,但丰塔纳没有重视,可能是因为庞贝这个名字早已被人遗忘。
对于丰塔纳为什么重新覆盖这些壁画,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把这些文物保留给后人,也就是他有保护文物的先见之明。但也有人推测,丰塔纳封存文物是为了不让性内容伤风化,因为当时流行的观点是:古代壁画的情色和享乐主义内容是不正之风。
1738年,为那不勒斯王(波旁王朝的查尔斯)的夏宫挖地基的工人,首次发现了赫库兰尼姆遗址。1748年,西班牙军队工程师埃尔库比尔对庞贝废墟重新进行发掘。从那以后,这两座古城得到多次发掘,由此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建筑和壁画遗存。就算是在成为西班牙国王后,查尔斯依然对这些发现非常热衷,原因是展示文物能强化那不勒斯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此后,又有人对庞贝和赫库兰尼姆废墟进行了认真发掘。1863年,意大利考古学家菲奥雷利接手对庞贝遗址的系列发掘。在早期发掘中,他们多次发现火山灰层中包含人类遗骸的空洞。菲奥雷利率先意识到这些空洞是人体分解后留下的,于是他发明了一种技术:把液体石膏注入这些空洞里,提取维苏威遇难者的形态。这种技术今天仍在使用,但今天大多采用的是一种透明树脂。该树脂不仅更耐用,而且不会伤及骨骼,这样一来遇难者骨骸就能得到进一步检测。
在庞贝发现情色艺术让当时的考古学家陷入困境,其实这是古罗马开放的性习俗与当时欧洲保守的道德观之间的冲突。在这种艺术中,一种典型是对酒神与爱神之子的刻画。当时,一面这样的壁画因为“审慎的理由”被封存,只在客人有需要时开放。但这幅壁画不仅没有开放过,后来还不知所终。直到1998年,因为一次暴雨,这幅壁画才重见天光。
从庞贝废墟掘出的大量文物被收藏于那波利国家考古博物馆。1819年,当弗朗西斯国王和妻女参观庞贝展览时,国王对情色文物深感不安,下令把这类文物锁进密室,只对“道德高尚的成年人”开放。在近100年里,这间密室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最终在2000年完全开放,但未成年人必须在成人陪同下参观,或者有书面许可才能参观。

石膏铸模凸显了庞贝遇难者在死亡时的惊恐
旅游胜地 亟待保护
在超过250年时间里,庞贝一直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到2008年,庞贝每年吸引游客近260万人,这让它成为意大利最火的旅游地之一。庞贝遗址如今是维苏威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而且该遗址已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缓解与旅游有关的压力,遗址管理方已开始发行新的门票,让游客也能造访赫库兰尼姆和斯塔比亚等遗址,从而降低对庞贝遗址的压力。
庞贝遗址是附近庞培市经济的主要动因。抵达意大利后,游客乘火车即可直达庞贝遗址。驾车去的话,停车很方便。对庞贝遗址的发掘如今仅限于少数考古团队,游客能参观的遗址也不到20世纪60年代开放参观区域的1/3。尽管如此,要想参观完开放的全部遗址,也要花好几天。
庞贝遗址下面的古物被完好保存了近两千年。因为隔绝了空气和湿气,地下古物避免了腐烂。一旦被发掘,文物的研究价值很大。而一旦发掘出来暴露于空气中,庞贝遗址就面临自然和人为压力,文物腐烂速度就会迅速加快。风化、侵蚀、光污染、水损害、发掘和重建方法不当、动植物的引入、游客破坏和偷盗等等,都对庞贝遗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目前庞贝古城的2/3已得到发掘,而余下1/3的状况正迅速恶化。
对庞贝遗址的保护让考古学家殚精竭虑。人们为遗址保护筹集了大量经费,但仍不足以阻止文物的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