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乱世,有种责任——天秤座的美学革命
受代表着和谐与美感的金星守护,天秤座盛产音乐家、文学家,他们要么有高人一等的美学观念,要么喜欢对黑暗丑事口诛笔伐。

如果诗人威廉・布莱克是天秤座,而不是乐观开朗的狮子座,那么他就会把诗句“在一颗沙粒中见一个世界”改写成“世界的天秤容不下一颗多余的沙粒”。每一年,北半球的太阳都会在9月22日的秋分进入天秤座,这个时节的昼夜是完全均等的。天秤座的到来,将日与夜完美切割,天秤座的座右铭,就是 I balance。作为十二星座里唯一的无机物,天秤座象征公义之判断,因此常被说成和平主义者,但其实天秤座不是喜爱和平,而是喜爱世界呈现平衡的状态;天秤座也不是爱美,对美的执着也源于对平衡的执着。对平衡性的永恒执着,令不少天秤座成为了看世界不顺眼的人。丑陋的世界需要纠正,革命就由天秤座做起。受代表着和谐与美感的金星守护,天秤座盛产音乐家、文学家,他们要么有高人一等的美学观念,要么喜欢对黑暗丑事口诛笔伐。

文字魔术师:卡尔维诺的语言革命

如果卡尔维诺(1923年10月15日)走进周星驰的电影,那他极有可能就是那个风度翩翩的猪肉佬,不但刀法精准,更能随心所欲,以气驭刀。冷静观察、平静书写、一针见血的寓言,是卡尔维诺的书写特色。而他的每个作品,招式更是变幻莫测,处处体现天秤座的风象特质。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里,卡尔维诺探索叙事形式,如风一般变化多端。在《树上的男爵》里,他离地观察,“和地面保持必要的距离”,风象星座的理性思考让他保持看待事物的客观性。在《分成两半的子爵》里,他搭建了一个比较善良与邪恶的两极性的天秤,最后发现“被切成两半其实是件好事”,因为明白不完整,才会努力追求完整。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更体现了天秤座热爱文明和城市的一面,他透过繁杂的城市形像,构建了一个多面的结构物,书本最后衍生的,便是犹如网络般庞大的蜘蛛网。

以文学构建完整的世界蓝图,就是卡尔维诺的终极目标。在卡尔维诺送给人们的最后一次演讲,《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里,卡尔维诺便以其星座的符号古埃及天平女神玛特引入,谈论了文学的准确性。作家必须以“轻”的语言(以抵抗沉重生命),写出“快”而“准”的意象,卡尔维诺重视如何用语言产生视觉意象,因为风象星座擅长抽象的语言思考能力。意象之重要性在于“显”,在于启发想象(以抵抗当代社会的零碎化),最后希望文学能“繁”如百科全书或网络,连接世界的人、事、物与关系。可想而知,每个步骤,都需在用字和符号之中反覆衡量、取舍及淘汰,直至完美。唯有天秤座,才能肩负起这个繁琐、理性的重任。这是卡尔维诺的使命:以自成一格的文字魔法连结世界、拯救世界!

道不同不相为谋:尼采的超人革命

疯狂的尼采(1844年10月15日)看起来完全不像个天秤座:举止优雅、温文有礼,天生的交流者,人缘口才好到不得了⋯⋯这些都和尼采拉不上关系,但尼采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天秤座。尼采与音乐大师瓦格纳是相差31年、惺惺相惜的忘年之交,(是的,喜爱平衡和谐的天秤座自然对音乐有一番执迷),可是由于二人理念的不同,最终尼采忍痛绝交。尼采曾说:“在我与瓦格纳绝交后,迄今我还没有遇到一个哪怕用千分之一的激情和苦痛来理解我的人。”这是天秤座的痛苦,他们不喜欢破坏任何事情,可是又对关系的互动、和谐性和妥协异常关切,或因如此,尼采的绝交方式,便是躲进一片森林,写下《人性的,太人性的》这本绝交书,然后寄给了瓦格纳。天秤座不喜欢正面冲突,唯有以书绝交。即使瓦格纳死后,尼采仍写出了《尼采反对瓦格纳》和《瓦格纳事件》连环狙击,想来是受了非常大的打击。

尼采是孤独的,但正因如此,他也是最伟大的:尼采一生都无法摆脱天秤座的宿命,因他一生也无法处于祥和的状态。但尽管如此,他还是为世界带来了“超人学说”,不但救赎自己,更救赎人类。“人是一条钢索,悬于动物与超人之间——深渊上的钢索。”人之于尼采是通往超人的桥梁,而天秤座就是一个扮演桥梁角色的星座,尼采透过他的学说,成为超人的宣告者: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超越自己,成为超人。公正的天秤座,崇尚人人平等,天秤座也是第一个展现出这种风范的星座。这是尼采的理想世界,也是他送给世人最宝贵的礼物。

圣人都有火:毒舌男孔子

相较于黑布蒙眼,手执长剑和天秤的正义女神,天秤座的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可以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正义老人。正义女神所依仗的是法律,而孔子所奉若圭皋的是周代礼仪。作为由无机物所象征的星座,意味着天秤座非常“物质性”,特别钟情人造的文明产物,而孔子也“六岁定八十”,在六岁的时候已经与别不同,以俎豆(古代祭祀的器具)作为玩具,独自一人玩着祭祀拜神的游戏。

然而孔子作为天秤座最显著的风象特性,就是传递讯息、诠释事物。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以及到后来的杏坛讲学,都是为了诠释周礼,宣扬仁义。《论语》就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对日常生活、时政的简短评论集,也是孔子尺量事物的度量衡,反映出达致孔子内心天秤平衡的最佳弧度。

孔子知书识礼,但“圣人都有火”,一旦破坏天秤两端的均衡,孔子就会像典型天秤座一样,发疯抓狂,一生以说话作为战斗武器的他,反抗的手段自然离不开说话攻势,那是孔子毒舌的一面。要数孔子最恶毒的话,一定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直接痛斥“祸害的根源”绝子绝孙。还有一句狠毒的说话就是指责朋友原壤“老而不死,是为贼”,也就是叫这位年少时不孝顺,长大后毫无建树,还要表现得失礼的原壤快一点去死吧。孔子的革命是寻找平衡的智慧,是言语,是毒舌。若然这位正义老人能活到如今,看着这个礼崩乐坏之世,又会怎样毒舌一番呢?

阅读数 8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