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法国在越南的滑铁卢
为什么法军会输给被他们视为乌合之众的越南人民军?中国顾问团起了什么作用?地道战如何在奠边府战役发威?

文/全历史 张君恪

1954年3月13日,越南人民军向奠边府的法军进攻,奠边府战役正式爆发。法军在越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5月7日,法军投降。战役过后,法国撤出越南,结束对越南的殖民统治。

二战结束后,法国重返越南,试图继续维持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人民军为了争取越南独立,开展了对法国殖民者的战争,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也称法越战争。奠边府是控制越西北和老挝北部的军事要地,因此奠边府战役是这次战争中的关键一战。

此战和当年拿破仑滑铁卢之败可堪比较。为什么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法军会输掉奠边府战役呢?

我们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看,法军战败实属必然。

一方面,法军认为越军根本没有实力攻下奠边府。因为奠边府位于一个盆地中,中间地形平坦,适合修建机场;周围是地势崎岖的山地,易守难攻。

另一方面,法军不仅有压倒性的空军优势,还通过长时间的空运在奠边府部署了一万多的兵力,进驻的部队还有榴弹炮营和迫击炮连。法军利用空投的物资在奠边府架设了电网,每个据点有多层火力配置。

一战中德军进攻法国城市凡尔登,法军坚决抵抗并迅速调来大批援军和物资,和德军血战将近一年时间。德军损失超过四十万,进攻失败后被迫撤退。因此法军称奠边府为“东南亚的凡尔登”(了解更多凡尔登战役,可a1916年12月15日的凡尔登)。

他们认为缺乏重武器和防空武器的越军进攻奠边府,会和一战中的德军一样以失败告终。

机场旁法军的壕沟

第三,之前越军曾经攻击过法军在越南西北地区的重要据点那产,但以失败告终 。那产和奠边府一样是盆地地形,越军对那产重重包围,但仍无法歼灭只有两千多兵力的法军。法军通过空运和空投建立稳固的军事据点、再引诱敌军进攻的战术给越军造成很大伤亡,而法军则借助空运部队安全撤离。

法军想在奠边府故技重施,拟依托奠边府建一个战斗堡垒,引诱越军前来围攻。在狂妄的法军看来,越军很快就会重蹈覆辙。

法军炮兵司令皮罗表示不需要空中炮火掩护,还说:“我用来烧烤胡志明的篝火绰绰有余。”皮罗甚至都没有为大炮挖掩体,导致后来的战争中法军的炮火一直被越军压制。

奠边府的地势易守难攻、法军压倒性的空军优势、那产战役的胜利,这三个原因让法军在战略上太过轻敌。

此外,法军忽视情报工作,战术上有双重失误。

一方面,法军没有注意到越军在苏联和中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作战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以前只能打游击战的越军,已经转变成能够打运动战和阵地战的正规军队。

另一方面,法军也没有注意到越军的作战装备也有所提升。法军的防御工事都是针对75mm口径的火炮建设的,但是越军在战斗中却使用了刚刚从中国获得的105mm口径的火炮。中国还为越南提供了高射机枪、迫击炮和反坦克枪等武器。

战斗中,法军犯下不少战术失误。

第一个战术失误就是过度依赖飞机的空运和空投。战争开始后越军开始对奠边府周围的据点和高地发起进攻,很快就成功占领。由于丛林的隐蔽作用,法军无法发现越军的炮火而没有发动反击。

法军的飞机很难找到地面的越军炮火,反倒是自己陷入了慌乱。曾有一架法军轰炸机就是在寻找越军时被友军击落。而奠边府的机场则暴露在了越军的炮火之下。再加上越军猛烈的防空炮火,法军脆弱的空中交通线再也无法维持法军在奠边府的战斗了。

由于特别依赖空军,法军非常重视机场的保卫,反而忽视了奠边府周围的阵地。等越军破坏奠边府的机场还有邻近的机场、逐渐扫清奠边府周边之后。法军才发现自己已经困在了奠边府,成了翁中之鳖,不仅无法达成歼灭越军的预定目标,连最后的退路也成了问题。

第二个战术失误是采用添油战术。战役爆发前,法军由于轻敌认为两万左右的士兵足以应付越军。但是等四万多的越军开始进攻奠边府之后,法军才发现无力招架。于是在3月、4月和5月先后三次通过空降向奠边府增兵。

奠边府战役越军总指挥武元甲,被称为“红色拿破仑”

这是典型的添油战术,犯了兵家之大忌。法军的这种增援不仅无力改善奠边府的战局,还让更多的士兵困在了奠边府,空军飞行员也损失惨重。

5月8日,法军正式向越军投降,大量的法军士兵被越南俘虏,奠边府战役结束。法军这样输给了被他们看作是乌合之众的越南“游击队”。可以说是对越军的轻视导致了法军最终的战败。

可见尊重对手,知己知彼,才是战场上的常胜之道。

历代评价

如果你们想在越南丛林中打战,请记住,法国人在那打了七年战最后还是不得不撤出,可能你们能坚持得久些,但最终你们一定会放弃。

——1963年赫鲁晓夫与美国官员的谈话

阅读数 7.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