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病到底为何物?

瘴病是南方“炎荒之地”的产物 , 在古代岭南许多地方都曾出现过它的魔影。

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 气候炎热 , 多雨潮湿 。由于开发得晚 , 直到唐宋时仍有不少地方人烟稀少, 开发程度也低 , 因而茂密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在当时广为分布。密林中厚厚的落叶层和众多鸟兽昆虫的排泄物和尸体 , 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沤积、腐烂、蒸发, 产生出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这种气体在通风不畅的情况下久聚不散, 越积越多越浓, 它似烟非烟 , 似雾非雾, 有时会蓬勃地持续升腾而迅即弥漫于山野峡谷间 , 使接触它的人快速受害致病 , 这就是瘴气。

瘴气按其生成的不同季节而有多种名目, 如青草瘴 (产生于春二、三月)、黄梅瘴 (产生于初夏)、新禾瘴 (产生于盛夏六七月间)、黄茅瘴 (产生于深秋九十月间) 等。

以春秋两季的“ 青草 ”、“ 黄茅”二瘴对人危害最大。患了瘴气病轻者发寒发热 ,症状甚似疟疾;重者则高烧昏迷( 称“热瘴”) ,或者猝然失音(称“哑瘴")。

另外, 在人迹罕至的丛林山野, 往往恶蚊成群, 一旦遇人即疯狂围攻叮咬,被叮者多因而患恶性疟疾,此病亦被人混称为瘴气病。

古代南方落后地区 , 限于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的低下, 患了严重的瘴气病就等于得了绝症, 患者必死无疑。

所谓瘴病 , 主要即指上述的瘴气病和恶性疟疾而言。

阅读数 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