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前使用印章不太多,因此,主席的印章最鲜为人知。
我们从毛泽东手稿墨迹中,可以看到他在革命战争时期所使用过的几方印章。例如1936年7月15日,毛泽东在签署派代表到国统区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的介绍信,以及 1937年7 月15日在关于对日作战总方针的题词上,都钤有同样一方“毛泽东印”的朱文印章。又如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在致柳亚子的信中说:“初到陕北看到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毛泽东在此手书《沁园春•雪》一词署名下端,也钤有两方印章,其中一方是“毛泽东印”的篆体白文印章,浑厚古朴。1945年,柳亚子曾赠给毛泽东两方印章,他看后颇为欣赏。

1948年,人称“篆刻王”的谢梅奴用家藏上乘的寿山石料,为毛泽东刻制了两方印章。一方是白文“毛泽东印”,印文是用回文排列的,笔划简架适当,松而不散,紧而不板,具有汉印风格。另一方是朱文“润之”,细文粗边,仿周秦小玺,字体秀丽,笔势圆润。这两方石印于1951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往北京,敬献毛泽东,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
北京和平解放后,印坛巨匠齐白石为表示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精心刻制了印文为“毛泽东”的朱白文印章各一方,委托当时接管中央美术学院的军代表、诗人艾青转交给主席。

1959年,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巨幅《沁园春•雪》词意画时,毛泽东同志欣然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当时,傅抱石曾刻一方毛泽东的巨印名章,拟钤于题字之侧,后因故未用。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和书法艺术,人所共知,新中国建立后,他在中南海的个人藏书已达数万册。毛泽东需有一藏书印章,便于1963年委托陈叔通请篆刻家、上海博物馆的吴朴堂刻了一方钱线朱文“毛氏藏书”印章。吴朴堂在刻这方印时,妥善处理了“毛氏” 和“藏书”四个字的笔画疏密和布局的矛盾,所以此印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后来,毛泽东的所有藏书上,均钤着此藏书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