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典籍之中有很多的“奇技淫巧”,其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完全不输现代科技!
古代典籍之中有很多的“奇技淫巧”,其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完全不输现代科技!
木牛流马
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木牛流马了,传说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象牙凉席
象牙凉席:象牙无论在历史上那个时期都是一种奢侈品,在古代上等的象牙更是专门进贡给皇室的御用观赏品。据说最早记录在《鲁班书》之中,古代匠人们把象牙按照它天然的纹理,一片一片的削成包票薄片,然后再拼接成为一整张凉席,像是普通的木头凉席或者竹子凉席,刚坐上去的时候是凉爽的,但是坐一会就热了。可是象牙凉席无论做多长时间都是清凉如故!
考古学家清理故宫藏品的时候,赫然发现在一个玉匣之中藏有一张完整的象牙凉席,玉匣上面的文字说明这里面的东西是雍正皇帝御用的!这种原以为只存在于古籍之中的宝贝,才第一次被现代人所熟知。
陌刀
古代的兵器千奇百怪,对于陌刀的我们其实一直都有所了解,最早的时候是记载在唐代兵志里面的一种制式武器,但是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武器在战场上根本没有人能够使用,或者必须得两个人配合才能挥舞起来,于是普遍认为这只是古人的一种构思罢了。
直到在唐代一名武将墓之中,出土了大量的古代兵器,并且在墓志铭上有记载,这位墓主人最大的功劳就是创造了这种兵器,并且训练了一批十分强壮的勇士,挥舞着这种兵器以步兵击败过两倍于己的游牧骑兵!这才让世人了解到,陌刀这种兵器原来历史上真的能够有“壮士”使用。

插翅飞舟
插翅飞舟
先秦典籍《墨录》记载,有一个叫奇玄氏的人,曾经发明过一种“插翅飞舟”,类似于把一艘小木船安装上两个翅膀一样的东西,利用各种木制齿轮和工具的配合,能够达到平底自由升降的效果,类似现在的飞机一样的一件宝贝。升降随意,但是这艘插翅飞舟想要飞行却要依靠风力,最远的一天能飞四百公里之多,凭借着风帆的调整来控制方向!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考古发现有这种“插翅飞舟”的踪迹,所以普遍还是认为这是古人的一种想象。
机械人
最早的,记载于《列子汤问》,他的制作者是偃师。这个机械人是个倡优,就是艺人,能歌善舞,还是个大帅哥,是偃师献给穆天子的(穆天子是个传奇,身边总能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小编以为,这个机械人是古籍中记载的最牛掰的,巧夺天工。这个机械人最像人,这一点后面出场的机械人无出其右,《列子》中记载“王以为实人也”,“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看见没,与真人无异。当然了,若仅如此,也称不得第一,关键在于这个机械人是古籍中记载的唯一一个有AI的,甚至可能有自主意识,他竟然会勾引穆天子的侍妾。原文记载“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
明末姜准著《歧海琐谈集》中,制作者是黄子复,机械人是个美女,可以给客人端茶送酒。原文记载“山人黄子复,擅巧思,制为木偶,运动以机,无异生人。尝刻美女,手捧茶橐(茶壶),自能移步供客。客举觞啜茗,即立以待;槖返于觞,即转其身,仍内向而入”。这个机械人也与真人无异,能够奉茶并“立以待”,表明具有一定的AI。

宋代《太平广记》记载的唐代马待封做的能帮助皇后妆梳的“木妇人”会将手巾、脂粉、眉笔、髻花等一应物品向皇后送上,等用毕,再一一拿走。与黄子复的机械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牛掰指数并列第二。据说这个马待封还改进过指南车、记里鼓、相风鸟等,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古籍中的机械人还有很多,例如《傅子》中记述三国时马钧(三国时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做机械人能够“击鼓吹箫”、“出入自在”。《朝野佥载》中记述洛州县令殷文亮命人刻木制机械人,可以“歌唱吹笙”;《明实录》记述明代司天监所制的水晶宫刻漏, 上有二个木偶人, 能按时自击钲鼓。
其它如《西京杂记》、《晋书》、《邺中记》、《晋阳秋辑本》、《搜神后记》、《魏书》、《唐类函卷》、《封氏闻见记》、《梦溪笔谈》等古籍中也都有机械人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