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西班牙开战,为什么输得最惨的是古巴和菲律宾?
文/全历史 一口
1898年4月22日,美国海军封锁古巴港口圣地亚哥,2天后,古巴殖民宗主国西班牙向美国宣战。
美西战争就此爆发。
和在中国东北开打的日俄战争一样(了解日俄战争,请a至1904年2月10日的旅顺),美西相争,却把战火引向了古巴和菲律宾这两个西属殖民地,是美国扩张的开端。
除此之外,这场战争还影响了此后一个多世纪的国际政治格局。
最显著的变化是,美国获胜,由此开启了海外扩张之路,把触角伸向太平洋和远东地区,而战败的西班牙就此彻底消失在世界强国的名单上。
但最大的受害者本却是古巴和菲律宾,此战后,他们虽然脱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却落入了美国的控制中。
为什么受伤的是古巴和菲律宾?
因为它们被美国盯上了。
先说古巴。
古巴素有“加勒比海的珍珠”之称,它盛产甘蔗、烟草,有丰富的石油和稀有金属资源,美国对这块肥肉垂涎已久。
而且,这块肥肉还就在嘴边。古巴到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半岛,最短距离只有170多公里,美国一直把它视为自己“版图上的应有之物”。
更关键的是,古巴控制着由大西洋进入加勒比海的咽喉,而美国早已策划开凿运河,打通加勒比海到太平洋的航路了。这样一来,古巴的地理位置就更显重要了。
再来看菲律宾。
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国驻华公使查尔斯·邓比曾经公然宣称:菲律宾是我们在远东的立足点,占领它能给予我们地位与影响,也能带给我们富有价值的进出口贸易。
邓比说得很明确,美国需要菲律宾,一是为了攫取经济利益,当时亚洲是最有潜力的商品市场,二是为了扩大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所以美国后来在此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海军基地,这里也成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老巢之一。在二战太平洋战争初期,菲律宾也首当其冲受到日本打击。(了解至马尼拉战役,请a至1941年12月26日的马尼拉)
美国需要古巴和菲律宾,理由很充分,可问题是,这两个地方都是西班牙的地盘。
美国伺机而动,等了数年,机会终于来了。
1897年,古巴爆发大规模民族起义,西班牙政府派殖民总督瓦莱里亚诺前去镇压,这位凶残的总督开创了近代首个平民集中营,关押了50多万古巴人,大约有20万人死于其中。
这件事马上就被嗅觉灵敏的美国媒体大亨普利策(了解普利策,请a至1847年4月10日的毛科)以极其煽情的方式揭露出来,导致美国民众十分反感西班牙殖民者。
美国有大量制糖工厂设立在古巴,遂在1898年初,以保护美侨为名,派遣缅因号战舰开赴古巴首都哈瓦那。2月15日晚,缅因号战舰在哈瓦那附近海面发生爆炸,264名士兵殉难。
美国激进媒体借此造势,称缅因号事故是西班牙政府的阴谋,“牢记缅因号”成为最强战争动员宣言,在民众中间激起强烈的反西情绪。据报道,美国民众一度憎恶西班牙到了要用其国旗擦屁股的程度。
美国本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经缅因号一事,舆论的东风也有了,还等什么呢?
4月末,美国要求西班牙停止迫害起义者,同意古巴独立,遭到西班牙拒绝。
5月1日凌晨5点,美国海军准将乔治·杜威在马尼拉湾打响了美西战争的第一役。
时任海军副部长的老罗斯福给杜威下达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拖住在马尼拉驻守的西班牙舰队,务必使之不能前往加勒比增援。
这本来就是一场差距悬殊的较量。美方舰队在装备上拥有绝对优势。
杜威命令舰队一字排开,把敌方逼进马尼拉湾,以猛烈炮火集中攻击,西班牙无力抵挡,主将蒙托霍只好借助马尼拉城的三个炮台轰击美军舰队,由于炮台位置过高,舰炮仰角不够,难以压制。
杜威一气之下向马尼拉城中的西班牙总督递交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公函,警告他立即下令停止射击,否则就炮轰马尼拉。
吓破胆的总督立即下令停止射击,于是炮台上的西班牙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军舰上的西班牙人被屠杀。
到中午12点,美军仅用7个小时就赢得胜利。西班牙11艘战舰或沉或毁,伤亡近400人,而美国仅7个士兵受伤。
这一战彻底摧毁了西班牙亚洲分舰队,不仅奠定了美国胜利的基础,还成就了美军海战史上的传奇,让乔治·杜威一战成名。
之后,西班牙在菲律宾和古巴节节败退,美军势如破竹。
短短4个月后,西班牙政府就主动请和,有人形容美国的胜利像采摘成熟的草莓那样容易。
1898年12月,美西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开放贸易自由,并将关岛和波多黎各作为赔偿割让给美国,而菲律宾群岛主权则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国。
美国终于如愿以偿,那么这场战争给美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首先,它是美国由大陆扩张发展为海上扩张的转折点。获得的岛屿加强了美国与拉丁美洲和远东地区的联系,美国有了第一批殖民地,成为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强权。
其次,它增长了老罗斯福的声望。
作为海军副部长的老罗斯福可以说是整场战争的主导者,战前谋划、挑选主将杜威、甚至亲自参加圣地亚哥登陆战,这场战争让他出尽了风头,更为他后来当选总统奠定了民意基础。
奉行海权至上的罗斯福,在任期间疯狂扩建海军,美国海军实力从世界第7位迅速上升到第2位。这就为后来美国在一战和二战中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同时,罗斯福在外交上奉行的“大棒政策”也影响着美国之后一个多世纪的外交理念,他的名言“你可以轻声细语地说话,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准备一根大棒”成为美国政客的信条。
第三,促使美国吞并夏威夷,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部署自此完成。
美国很早就有意吞并素有“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称的夏威夷,但苦于国会意见无法统一,没有采取行动。获取关岛和菲律宾之后,大部分议员看到了平洋战略部署成功的希望,而且意识到夏威夷作为太平洋航线上的中继站,是极其关键的一环。因此几乎在美西战争胜利的同年,美国就吞并了夏威夷。
美国成为最大赢家,古巴和菲律宾却只是换了一个帝国主义主子。
古巴名为独立,实际却处处受到美国限制和干预,美国强占古巴南端的关塔那摩港作为自己的海军基地,至今仍未归还。菲律宾的处境更可怜,美国在整个美西战争期间,也不过损失了千余人,却在战后投入4万兵力去镇压菲律宾的民族起义。直到二战之后,菲律宾才摆脱其控制。
这场战争再次印证了修昔底德陷阱: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打破平衡,挑战现存大国,而后者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战争不可避免。(详见规律54-修昔底德陷阱:王不见王)
历代评价
1、战争是经济竞争的极端状态。
——美国历史学家布鲁克斯·亚当斯
2、本届政府企图让我们相信杀害菲律宾人是为了一个好政府,是对生命和自由提供保护,是维护对幸福的追求,这是一种最令人作呕的伪善。
——美国政治家、外交官刘易斯·道格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