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鸳鸯蝴蝶梦中人
稿费比鲁迅还高,鲁迅妈妈也是他的死忠粉

文/全历史 陆伯让

1895年5月18日,江西广信的张家迎来了一个孩子,取名芳松,这就是后来有“中国大仲马”之称的小说家张恨水

张恨水被称为“民国第一写手”,一生创作一百多部小说,最传奇的是,他可以同时创作七部小说在报纸上连载。我们熟知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都是他的作品。

他被当成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一直遭受批判,认为他眼光狭隘,追随旧文化。其实,他是一肩风月,一肩道义的国民级小说家

经典电视剧《金粉世家》剧照

先说说他的一肩风月。

除了说他的作品很多都是言情小说之外,还指他的三段姻缘。

张恨水有三次婚姻,与三位夫人都保持着婚姻,生育了14个子女,很多人说他就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如果我们回到那个时代,就会发现他这个“渣男”,渣得非常有时代特色,为什么呢?

第一,张恨水也陷入过旧社会的包办婚姻。

即使是父母包办婚姻娶徐家女儿,他也要到戏台亲自相亲,看到是一个漂亮姑娘才答应婚事。但徐家用了掉包计,定亲的是容貌不佳的另一个女孩徐文淑,张恨水惨遭骗婚。

第二,在新思想的影响中,他试图寻找有共鸣的灵魂。

第二任妻子胡秋霞来自收养流浪女子的平民习艺所,张恨水虽然有意培养她,但还是不能在眼光和思想上有共鸣,而且胡秋霞酗酒,酒后就会胡闹,张恨水也很头疼。

直到36岁时遇到周淑云,张恨水这个颜控和灵魂控无憾了。她死后,张恨水把她的照片放在床头,孤独地生活了十几年直到死去。

张恨水有三位夫人,却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待。

在那个时代,农村的小脚女子徐文淑、粗识文字的胡秋霞都很难在社会单独生活,张恨水保留着婚姻,也是对她们的善意。

从左至右分别是徐文淑、胡秋霞、周淑云

再说说他的一肩道义。

民国文学界以启蒙民智为己任,“铁肩担道义”的往往是李大钊、鲁迅瞿秋白这样的文人,他们希望通过作品塑造新国民的心智,甚至为了理想牺牲。

张恨水左看右看,都不是这样的人。

第一,张恨水写文,纯粹为赚钱。

他少年时,父亲病逝,留下五个弟妹还有寡母,只有几亩田地和老屋,生活拮据。所以他要挣钱养家,一开始写的就是民众喜欢的言情故事《紫玉成烟》。后来到北平,写八卦见闻,一个月能有一百多块,当时上海卫生局科长月薪是30块。

他把全家都接到北平,靠写文养育这一大家子14口人。

第二,张恨水远离政治。

张恨水一生不参与任何团体。张学良请他做文化顾问,不用上班,月薪一百大洋,张恨水就以“君子不党”婉拒。(想了解张学良,请a1928年12月29日的奉天。)

看似爱财怕事,张恨水的一肩道义在哪里呢?

首先,张恨水在民族大义上绝不含糊。

日本想拉拢中国文人,特务土肥原贤二托人带了书请张恨水签名,而张恨水没管那两本书,拿了自己的《啼笑因缘》续集签字送回。这本小说里,一个女主角关秀姑前往东北参加义勇军抗日。

别人都害怕,劝他不要惹日本人,张恨水却并不让步。后来他还写作了《虎贲》《太平花》等抗战题材的作品。

其次,张恨水对家人极为爱护。

前面说到张恨水是被第一位妻子骗婚的,并不理她,但是张恨水一直赡养着这位发妻。徐文淑在家乡置办田产,过着富足的生活。

1928年,曾有富家女子与张恨水谈婚论嫁,要他和前两位夫人离婚,但是张恨水摇摇头拒绝了,他担心胡秋霞和徐文淑离开他要怎么生活呢?

而且,张恨水对朋友有侠义精神。

1931年,他的弟弟张牧野和朋友创办了北平华北美术专科学校,他就跑前忙后,还请来了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大师。他用自己的稿费帮助学校度过财务危机。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李红)在20世纪50年代时,难以生活,张恨水借他钱,还四处求人帮他想想办法。那个时候,张恨水也才刚刚脱离经济困境而已。

张恨水在北京度过晚年

最后,我们来说说张恨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他的《啼笑因缘》发表后,张恨水的声名达到了顶峰,连文艺界都连番议论,为什么他这么受百姓欢迎。

鲁迅的母亲就是张恨水的粉丝,她从来不看鲁迅的文章,总是让儿子给她买张恨水的小说。在《鲁迅日记》里,说了七八次买书的事。

说到张恨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其实是有一个先贬后扬的过程。

一开始,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文学界对他的作品则不屑一顾。茅盾说没价值,瞿秋白批他不懂“欧化”(不吸收西方文化),钱玄同嘴最毒,说他的《春明外史》就是垃圾。

因为在那个文人推崇“新”的时代,张恨水的还是章回体小说,里面的新思想一同被忽视和批评。而大众们则在社会变迁中,更喜欢这种通俗作品。

虽然张恨水的小说一直被主流文学界批判,但他的文字受大众欢迎,后来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发展。

后来左翼文人,也意识到语言欧化,脱离大众的问题,所以,文学界又对他抛出了橄榄枝。茅盾也承认章回体在他的手中得到新生。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两个通俗作家被左翼文人接纳:一位是张恨水,还有一位是老舍。这两个人还是好朋友,都是写北京生活的行家。

而最后,在政治浪涛中老舍自杀,张恨水深受震动,一两年之后,也带着他的那些金粉飘洒的梦,溘然长逝。

历代评价

“恨水兄是个真正的文人。说话,他有一句说一句,心直口快。他敢直言无隐,因为他自己心里没有毛病……恨水兄就是最重气节、最富正义感、最爱惜羽毛的人。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老舍

“运用‘章回体’而能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茅盾

阅读数 8.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