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心计,色字头上一把刀,掉在了曹操儿子的头上

说起“挟天子以令诸侯”,必然让人想起曹操,不得不说,曹操在世人眼中褒贬不一,有人说他祸乱东汉、挑起战争连连;也有人说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许子将对他的评价,确实是延绵至今。

先不论他人如何说,在此只论一事,就如标题所言,曹操喜爱漂亮妇人的行为让他的大儿子死得有些委屈,大丈夫在世,要么死于沙场,马革裹尸;要么保护家人,免受危险。虽说曹昂是因为保护父亲而死,可是曹昂保护他父亲的原因却令世人无法接受,这个原因太过憋屈。

事情的起源是曹操在得知张绣借由当时遍地的饥荒作乱后,立即动身,下令十五万大军南下,去向张绣讨一个说法。这样一则可以借此由头向张绣讨便宜,二则也可以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强大,三则嘛,还可以镇压小人,以防止他军在此刻造谣生事,使军心不稳。在这个大好时机,曹操当然要带上颇得自己喜爱的大儿子,更不用说大儿子本身就聪明、性情刚胆、谦和,而且曹操把大儿子曹昂作为接班人来培养,这也是能增加他的历练的事情。事情也确实如同曹操想的那样进行,曹操的强大实力面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当张绣的探子探查到曹操大军已经抵达淯水,张绣的谋士——也是被后人称为“毒士”的贾诩,马上就劝张绣投降于曹操,在这个劝的过程中,贾诩对张绣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曹操率十五万大军来镇压,自然不会空手而回,要么你、我投降,要么砍下我们的头颅,向其他势力示威,以防后来者借此作乱。张绣一听此话,瞬间就在头脑中分析利弊。权衡之后,张绣果断率部下向曹操投降。

在这里,小编就不得不说,贾诩真当使得一手好计谋,这一计谋使得原本默默无名的张绣突然间进入了曹操的眼中,以先作乱后投降的手段,使得曹操注意到张绣,从而发现张绣本人的聪明、机智,也同时使得曹操注意到张绣这里的审时度势、灵活变通的谋士,可谓一箭双雕。

而此时的张绣听取贾诩的建议后,果断对曹操哭穷,那简直就是想要抱着曹操的大腿,哭诉自己和将士们的无奈,正因为穷,加上饥荒的影响,自己和将士们都已经吃不上饭了,在这种情况下,才被迫作乱。曹操本意也是想震慑各地官员而已,一听此言,便放下了对张绣和他的部下们作乱的怒意,顺着张绣投降哭穷的势原谅了张绣。

原谅之后呢,张绣自然是要赔礼道歉的,曹操千里迢迢赶来,也是需要放松一下的。两人一拍即合,他们便开始了饮酒作宴,在连续几天后,张绣正欣喜于自己没准可以升官发财了,曹操也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那喜好人妇的癖好便偷偷冒了头。一天晚上,曹操在喝醉后,便问起了自己的侄子,有没有看见漂亮的妇人,此时曹虎也着急向曹操请功,立马说“在这宛城中,自己见到了一位漂亮的妇人,还知道她在哪”,曹操也等不及了,立刻就让曹虎带上五十人去找来那位漂亮的妇人,曹虎果然严格执行曹操下的命令,很快便把那妇人带来了,喝醉酒的曹操哪有什么理智啊,即刻便强行与那妇人为爱鼓掌。那漂亮妇人本就是清白人家,经此一事,自觉受辱,无颜面对,第二日便自尽了,这消息传入到张绣耳中,张绣简直是庞然大怒,只因这漂亮的妇人是张绣叔父的正室夫人——邹氏,而张绣和张济关系本就深厚,张济可谓是张绣能走到今天的贵人,当然这里也得说张绣本人也是足够的重情重义,更别说邹氏也是张济生前最喜爱的女子,而且张济在死前还专门嘱托要求张绣好生待邹氏,曹操这一下子可真是戳了张绣的心窝了,也是捅了马蜂窝了。

张绣为了报仇,就趁着在曹操放松了警惕,在一个晚上率领自己手下所有人偷袭曹操的人马,曹军也放松了警惕,一个不慎就被张绣打得四分五散,在张绣率领人马奔向曹操的营帐时,曹操刚刚从梦中醒来,发生了什么,还全然不知。曹操身边的将士以身为盾,誓死保护着曹操,而曹操的身边什么都没有,自然也无法突围张绣的人马。正值此时,曹操的大儿子曹昂骑着父亲送他的白马来营救父亲,曹昂见此情况下,毅然下马,让自己的父亲坐上白马逃离这里,曹操哪里肯,便想把马掉头,回去与那张济杀个痛快,可是曹昂为了保护父亲,却用匕首扎在了马屁股上,让马直接带着曹操向前方冲去,而曹昂就留下来为父亲的生还争取时间。最终曹操脱离了危机,可是曹昂却死了这场危机之下,丁夫人也因为曹昂的死与曹操断裂关系,曹操也因此后悔不已,他又哪里知道,这个癖好竟然会葬送了他最喜爱、也看重的大儿子——曹昂。此事之后,无论他再怎么后悔都无法挽回自己的儿子,后面再怎么喜爱的儿子都无法取代曹昂,曹操的头风痛也由此开始。

笔者认为,“史能使人明智”,如果曹操也能早些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又怎么会落得这般下场,这也在告知人们,欲望一旦脱笼,便会肆无忌惮,带给我们无可挽回的后果。

阅读数 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