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席卷欧洲 欧盟理想破碎加速?
随着新冠疫情的加剧,世界各地的民粹主义者使出他们惯用的套路。

“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尽一切努力应对当前的挑战。”

17日,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宣布,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欧盟将对外关闭边界30天,具体执行取决于各成员国。

这项禁令最初由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提出。她表示,人们越少出行,就越容易控制住病毒。她说,这个政策得到了绝对性的支持,各国将分别研究如何实施。

根据新措施,欧盟成员国国民仍可以在27个成员国之间往来,此外,欧盟长期居民、欧盟公民的家庭成员、外交官,以及医疗工作者等将不受禁令限制。

与此次“封锁”政策一同宣布的,还有其他几项旨在促进欧盟成员国协作抗疫的措施。

欧债危机、难民冲击,每当重大内外挑战来临,人们总认为欧盟可以转“危”为“机”,将挑战化为推进一体化的契机,新冠疫情也不例外。而从疫情爆发以来欧盟各国的反应来看,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欧盟各国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在新冠病毒抗争中,一些欧盟成员国对组织的不满似乎被放大,各国之间也因曾不止一次发生争端。上周,瑞士和德国就因为口罩问题触发矛盾。据瑞士《新苏黎世报》7日报道,一辆满载24万枚口罩的卡车在从德国驶往瑞士时,遭到德国海关拦截。随后瑞士方面紧急召见德国大使表示抗议出口禁令,要求德方立即放行。

瑞士《每日导报》12日最新报道称,“德国放行了被扣瑞士货物”,“两批在德国被扣押的瑞士医用防护物资看来即将(获批)出口。该报11日的报道中也提到,德国海关一位消息人士称,该集装箱已被放行,被扣押只是一个疏忽。

11日,德国政府发布了一项针对医疗防护装备的出口禁令,禁止出口包括护目镜、呼吸面罩、防护服和手套在内的物资。前一天,法国政府下令征用国内所有面罩和口罩。这对瑞士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因为该国自身几乎不生产任何医疗物资。

目前,瑞士的口罩供应量已严重不足。瑞士国家感染预防中心主任表示:“以前医护人员每天可能只需要戴两小时口罩,现在要戴8小时。把湿口罩放在脸前一整天很不舒服,但由于口罩库存日益减少,这是短期内能够降低医护人员感染几率的唯一方法。”

此外,在波兰和立陶宛边境,由于没有开设快速通道,运送食品和医疗物资的车辆排起了60公里的长队,为等待审批,司机往往要排队几小时。边境管制的恢复让司机们愤怒,货物滞留,交通堵塞。一些超市店主称,他们没有足够的货物来填充货架。

3月14日,禁止外国人进入波兰的政策生效几个小时前,波兰和乌克兰边境处的车流

16日,位于欧洲中部的匈牙利关闭了边境,堵住了别国人过境的通道。匈牙利主要过境点两边的保加利亚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乌克兰人纷纷把车停在路边,一字排开坐在马路中间,以向当局施压,要求开放边境。

3月18日,匈牙利与奥地利边境的车龙长达数英里。

闭关对于匈牙利国民来说,同样是一场灾难。68岁的加诺斯·范叶思是匈牙利一名卡车司机。从17日下午起,他的车就一直堵在奥地利一侧的边境。“从早上8点开始,我们就没有移动过一米。“他18日说。

范叶思计划将货物从瑞士运到匈牙利东部的尼赖吉哈佐,但在行驶到奥匈边境16英里处时,他被卡住了。他说,原本两到三天就能走完的行程现在却需要两倍时间。“我不明白,奥地利警方为何还没把这些人从高速上带走。”

面对蔓延的新冠疫情,欧洲各国的反应似乎与5年前难民危机时如出一辙。当时,默克尔对逃难的人们表现出欢迎态度。但一些民粹主义领导人,尤其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认为难民是对欧洲基督教文明的威胁,并试图将他们拒之门外。现在,欧洲各国领导人将新病毒与移民联系起来,并将这作为设置屏障的理由之一。

而作为受此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欧洲国家,意大利曾要求欧盟启动特别应急机制,向该国供应紧急物资,却没有得到及时回应。

3月10日,意大利驻欧盟大使发表公开文章向布鲁塞尔求助,要求欧盟和各成员国“拿出政治勇气”,团结面对疫情。

“现在是拿出具体行动的时候了。”马萨里写道,“到目前为止,中国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帮助,而不是欧盟。这对欧洲团结来说不能算是一个正面信号。”

马萨里不仅质疑布鲁塞尔无所作为,还强烈批评一些“兄弟”国家的做派:截胡、拖延运往意大利的口罩、禁止出口医疗物资、早早关闭边境等。而欧盟对此却坐视不理。

出于对本国物资短缺的担忧,没有一个欧盟国家回应意大利的“求救信号”。德国最先禁止出口医用口罩等防护装备。3M公司表示,政府的禁令使他们无法提供物资给意大利。随后奥地利禁止从意大利来的旅客入境,除非能证明自己没感染病毒。

时间或许可以治愈伤疤,但伤痛的记忆会永远留存。

罗马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纳塔莉·托奇表示:“从过去到将来,意大利一直是孤苦伶仃,从欧元区危机、难民潮再到现在的新冠病毒危机都是如此。”

3月8日,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米兰中央火车站内,一对男女隔着口罩亲吻。

来自意大利方面的愤怒与日俱增。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试图让意大利人相信,欧盟与他们同在。她承诺在欧盟赤字规则和一项250亿欧元的投资基金方面保持灵活性,以应对欧元区危机。但来自布鲁塞尔的“温情”很快就被来自法兰克福的“无情”淹没。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随后表示,央行无责缩小10年期意大利国债与德国国债之间的息差。息差是衡量两国主权债务之间风险差异的一项指标。拉加德作此表态后,德意两国10年期国债之间的息差飙升60个基点,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3月16日,欧盟宣布对外关闭边境,而对内将为载运食品或医疗物资的车量设立快速通道,试图缓解各国因未经协调关闭边境而带来的压力。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我理解成员国政府尽其所能保护本国人民,但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找到平衡,一方面要限制接触,防止病毒传播,另一方面也不能妨碍我们的一体化市场。”

这个思路本是希望将整个欧盟保护起来,从而让各国政府放松内部限制,但作用似乎不大。奥地利关闭了与意大利和卢森堡的边境,德国重新开始实行针对奥地利、法国、卢森堡和丹麦的边境控制政策。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也开始实行国境边检。欧洲内部的自由贸易区也已瓦解,十几个成员国恢复了原有的贸易壁垒。

巴黎高等商学院法学教授,44岁的阿尔贝托•阿莱曼诺说:“在实行了20年的边境自由通行政策后,我们欧洲的数百万人现在感到失落和被疏远。”

他表示,如果欧盟协调机制运作正常,各国就会觉得没必要各自建立边境防御。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疫情引发出的,各国原本就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更加凸显。在病毒面前,花言巧语、不作为、缺乏协调或漏洞百出的机制都会被逐步暴露出来。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跨大西洋问题高级研究员罗莎•鲍尔弗表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明显太少,各国政府在支持经济方面的行动十分迟缓。

“而欧盟选择了观望。”她补充说。“新冠疫情爆发可以成为一个变革时刻,但我不确定欧盟能否实现变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安德鲁•哈蒙德认为,此次疫情可能会带来一场欧洲政治经济风波。由于欧洲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疫情过后,它可能还会面临长期的经济和政治动荡:西班牙少数党执政,意大利政府也很单薄。在法国,马克龙因一年的“黄马甲”抗议活动精疲力尽,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长期执政即将结束。


针对欧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莫纳什大学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学教授乔瓦尼•迪列托表示担忧:“货币联盟正面临极大的危险,我们今天所了解的欧盟未来将不复存在。”他表示,欧元或许近一两年就会消失,欧盟条约也可能在10年内被抛弃。

疫情凸显全球民粹主义抬头?

在欧洲的抗疫进程中,各国采取的措施越来越严厉,纷纷封锁边境、限制外国人进入等。《纽约时报》驻欧洲首席外交记者史蒂文·厄兰格认为,此次疫情凸显出了欧洲的四分五裂。在各国日益利己的趋势下,民粹主义抬头。

随着新冠疫情的加剧,世界各地的民粹主义者使出他们惯用的套路。

特朗普发推特称:“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柏林墙!”, “联盟党”领袖萨尔维尼毫无根据地将意大利的疫情与移民救援船在西西里岛靠岸联系起来,而“国民阵线”党的勒庞则将疫情蔓延归咎于“无国界宗教”。

在其他国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宣称,在大学很容易感染病毒,因为“那里外国人多”。

西班牙极右翼政党Vox领袖圣地亚哥•阿巴斯卡尔指责该国领导人“花太多时间忙于消除边界,以至于无法采取基本的常识性措施”,而德国选择党在议院的联合领导人爱丽丝•韦德尔则抨击称“开放边界是教条主义”。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康斯坦兹•斯特尔岑穆勒表示:“在9·11和2008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尊严与合作能力来说,是第三次重大考验,因为病毒不在乎边界。我们需要在卫生管理和财政刺激方面全面合作。”

斯特尔岑穆勒说,对欧盟及其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的新团队来说,新冠病毒大流行是对其设立“地缘政治委员会”意图的挑战,民粹势力增强或民意的变化,也是对欧盟基石的挑战。

抗疫是挑战也是机遇

除了公共卫生层面,正在蔓延的新冠病毒疫情还给欧洲出了份应对经济压力的测试卷。

在欧盟,各成员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及承受损害的能力各不相同。但是,即使是实力较好的国家,想要凭借一己之力降低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也很难。如果欧盟能进行有效协调,尤其是在财政方面,结果将会好很多。欧洲央行前研究部主任,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卢克莱齐亚•赖希林这样认为。

赖希林表示,有效协调并不仅仅意味着允许成员国增加财政赤字。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起到作用,比如在必要之时提供流动性。政策制定者可以实施有条件的定向操作,即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更广泛地说,央行需利用一切办法,抵消油价下跌给通胀预期带来的下行压力。

赖希林认为,欧盟真正需要的,是利用它的联合融资能力产生一个协同财政刺激方案。目前,当成员国面临巨大冲击时,欧盟没有现成的机制来支持他们。“欧洲稳定机制”可能在极端情况下被激活,但将其用作需求管理工具不合适。而欧盟团结基金的规模太小,不适用于当前的情况。

赖希林称,新冠病毒的盛行为欧盟提供了一个机遇,可以创建强大的危机管理机制,集中各成员国的资源,引导成员国采取协调的财政政策。

“在经济困难时期,欧盟往往会取得最大进展,现在正是欧盟迅速采取协调行动的时候。”赖希林说。她补充道,欧盟应该利用这种应对困难的势头来建立它所需要的体系,以便下次采取更有效行动。她分析道,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应该会促使欧洲增强其危机管理能力。2008年,国际合作占主导地位,美国是欧洲的可靠伙伴。当欧洲银行急需美元时,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很快就建立了货币互换额度。

《纽约时报》称,危机时刻也是欧盟各国领导人建立信任、展示团结和力量的机会。他们将有机会证明,欧盟能够制定有效的灾难救援计划,能在重大事件来临时兑现承诺。

阅读数 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