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影院单日票房仅2万 《战狼》《流浪地球》能再度充当票房救兵吗
影院真正复工的信号,还是要看新片定档。

票房2万元,是什么概念?它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第90天的中国内地单日票房。大片下映前的这一票房数字,曾经不值一提。

而如今,2万元是中国内地影院单日总票房——据猫眼数据,3月23日(周一)中国内地票房2.08万元。

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院线电影自1月24日起陆续撤档、调档,全国大部分影院也从这天开始宣布暂停营业,自此之后已失去近两个月票房收入。

连日来,随着国内疫情缓解,新疆、四川、广东、内蒙古等地影院逐渐开始复工。据猫眼数据统计,3月23日全国影院528家复工,复工率4.65%。

猫眼发布的3月23日影院复工数据。

3月23日正值周一,票房相比22日(周日)回落49%。此前,22日的4.14万元总票房,对比21日(周六)票房,实现环比上涨33%。但这一票房总数,相较疫情前的数据,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复工,走出家门的娱乐生活也正逐渐回归。但受全球疫情爆发,国内疫情发生波动,观众能够自由走进影院看电影,目前看来仍然为时尚早。

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恢复到疫情前的繁荣状态,更是道阻且长。刚刚走出漫漫冬眠期,国内电影院线像是个大病初愈的巨人,拄杖缓行。

场均人次4人以下,票房从零起步

2月底,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曾发布《关于电影院复工准备工作的建议》,对于影院复映前的准备工作提出建议。同期,北京市电影局发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电影行业复工防疫指引(1.0版)》,对于电影放映场所复工复映也提出要求。这些准备建议与指引,曾一度被公众误解为影院即将恢复营业。

然而,影院面临的现实情况是,经营空间封闭、人员聚集、流动性大,防疫风险较高。在当时仍然严峻的防疫形势下,一切只是做好复映准备的提示。

直到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缓解,影院才从3月中旬开始逐步复工。复映初期,影院票房数字、场均人次几乎都从零开始起步。

3月20日,河南、广东部分影院复工,票房数据均为0。

据猫眼数据,3月20日,河南和广东两省复工排片,但票房收入均为0。其中,河南128家影院复工,排片208场;广东38家影院复工,排片179场。

另据灯塔数据,3月20日—23日,全国多家复工院线的场均人次在0—4人之间。

这无疑是个艰难的起步。

目前,影院复工较早的地区,都属于疫情防控形势相对较好的地区。3月20日-23日,总票房连续四天位列全国第一的新疆,自3月8日起至今,一直保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零。3月22日新疆单日票房上升至3.48万元,场均收入约103元。相比四川21元、内蒙古27元的场均收入,高出不少。

相较于新疆、四川、内蒙古、青海等地区的逐渐活跃,一直被视为票房保障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于影院复映还非常保守。

截至3月24日13点,北京、深圳、广州三个城市在线上平台均查询不到售票信息。上海则有三家影院有排片,平均每天排映场次为1-2场。

一线城市面临的境外疫情输入压力较大,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影院复映态度也非常审慎。据《羊城晚报》3月24日报道,广州一家中型影院经理向记者表示,广东还未明确影院复工时间,此前复工的广东影院,应该不包括广州和深圳。

“如果开业了,要隔排坐,要登记身份证,要定期消毒,要有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测温仪,随时喷洒消毒液等等,观众会觉得这哪是来看电影啊,是来受感染的啊!”北京ACE艺术影城创始合伙人张晓兵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种情况下,她不会考虑影院开业,什么时候等到什么时候疫情过去了,全民摘下口罩了,没有隔离期,不用登记身份证,才能开业。

院线没新片,云观影来凑

影院复映初期,抱持观望态度的观众们,既关注影院防控疫情现况,也关心影院排片情况。一些发行公司与出品方正采取措施,支持影院复映。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公司与出品方(版权方)协商后,推动《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何以为家》等5部影片在院线公益上映。这5部影片的密钥在3月20日— 5月20日有效。期间,放映5部电影的43%的分账收益,发行方和片方让利给影院。

3月20日第一批公益复映影片。

3月23日,《叶问4》发行方宣布,公映密钥从3月25日起延期至4月25日,电影院与发行方结算的价格,也下调到10元。

笔者通过淘票票平台查询,目前影院排映的影片主要是以上这些影片。

现阶段影院还不到全面复映阶段,观众还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重映经典老片,既对票房并没有太高要求,也能借助老片的吸引力,逐步让观众重新进入影院。这让影院不至于在复映初期无片可放,属于权宜之计。

第一批公益放映的5部影片公布后,网友更期待接下来会重映的电影。一些经典电影宣布重映,吸引了一批网友关注、支持。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发布重映预告海报,引发一轮热议。

3月19日,华纳兄弟宣布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3D版即将在国内影院上映。而一些好莱坞热门大片也计划重映,这引发了网友对影院重映经典影片的热议。“《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希望可以上!”“《指环王》请安排!”“《阿凡达》不配拥有姓名么”……

与此同时,与经典影片重映相比,观众也关注、期待新片定档。3月中旬,有影视行业微博博主发布消息称,《乔乔的异想世界》《野性的呼唤》定档4月3日,将通过全国艺术电影联盟院线放映。但疫情的持续波动,令消息的确实性有待验证,截至目前全国艺联依然没有官宣定档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影院真正复工的信号,还是要看新片定档。

然而,目前2019年全国城市票房排行榜中,位列前四名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如今面临的境外输入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这让新片宣传营销工作难以展开,上映后也难以获得理想票房。影院缺少新片的现状,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与影院难见新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观众从网络渠道获取的新片源源不断。

国内院线新片,《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已经趟出一条网络放映新路;《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喋血战士》《1/2的魔法》《刺猬索尼克》等好莱坞新片,也因为疫情扩散,提前上线流媒体平台。

流媒体平台上线的新片,让观众在家云观影。

随着美国主要连锁院线陆续关闭旗下电影院,好莱坞电影公司纷纷开启线上放映模式。这两天,环球影业不仅开放了原本上映中的《隐形人》《狩猎》线上点播服务,还宣布将在网络同步上映《魔发精灵2:世界之旅》,而该片原计划4月10日在影院上映。

新片欠奉的国内影院,也正面临着“云观影”的冲击。

影院打出优惠预售牌,重建信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影院自1月底暂停营业以来,遭受了不同程度损失。

2月初至2月中旬,陆续有电影院线在网络平台、外卖平台推出成本价清库存、“影院卖品外送”业务,希望打通线上售卖渠道,以缓解资金压力。

如今,即便部分地区影院尝试复工复映,多数影院也入不敷出。一些影院开启了优惠活动,希望通过预售方式,在过渡期进一步缓解资金压力。

3月18日,淘票票在支付宝首页上线,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购买优惠电影票和商品,实现“先囤后看”。这次活动覆盖12座城市的329家影院,累计上线363款商品,提供超长有效期。售票平台以折扣预售电影票,也是从消费端,激发观众观影欲望。

影院正运用优惠措施激发观众消费欲望。

疫情过后,电影市场需要激励措施来促进恢复常态。电影发行方、出品方让利给影院,系统平台供应商为影院提供免费服务等操作,不只是为了让影院能降低成本、获得一定收入,也在促进影院提升内力,借此推出更多自主选择,举办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疫情之下,全球电影院线都正备受冲击。近日,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也在《华盛顿邮报》呼吁帮助电影院。他说:“除了政府对影院员工的帮助,电影院也需要来自制片厂带有策略性与前瞻性的合作。”

自3月初以来,北京、上海、四川、浙江、湖南、广东、江苏等多地出台了电影行业相关扶持补助政策,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影院均有补贴措施。

在尝试复映、等待疫情结束的过渡期,影院也将在与观众的互动中,逐渐收复失地、重建信心。

阅读数 8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