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全世界“痛苦的话,不必硬撑”的那个日本导演去世了
在感到迷茫与痛苦时,不如给心灵放假,把休息当成作业。

3月31日晚上,日本导演佐佐部清去世,享年62岁。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导演佐佐部清去世#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很多人对于佐佐部清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直到点开热搜看到代表作《丈夫得了抑郁症》,才发出感叹:“原来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佐佐部清曾做过降旗康男(《铁道员》)、崔洋一(《导盲犬小Q》)等日本知名导演的副导演。他自己导演的电影中,最为国内观众熟知的便是那部《丈夫得了抑郁症》。

片中,妻子跟朋友讲述丈夫病情时说出:“痛苦的话,不必硬撑,顺其自然就好了。”一句经典台词,治愈过许多人。

当“不努力就去死”成为流行语,当《奋斗,是人生不二选择》这样的文章屡屡成为爆款,当人们惯于听到看到励志故事……重温《丈夫得了抑郁症》,我们更能感到它的可贵:在感到迷茫与痛苦时,不如给心灵放假,把休息当成作业。

换种方式纾解压力

每个工作日,髙野干夫会早起做便当。他会根据当天星期几,决定便当里放的奶酪,以及每天要系的领带。《丈夫得了抑郁症》中这位丈夫,在网络公司担任客服。他生活细腻,工作也一丝不苟。

这在外人看来有条不紊,是日常生活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干夫只是看似内心平静,在巨大工作压力下,他还是渐渐失衡,甚至一度想要自杀。经过问诊,他被确诊为抑郁症。

妻子小晴以离婚相逼,干夫才决定辞掉工作在家休养。辞职后,他心情时好时坏,经常为自己在家休息感到愧疚,对妻子说“对不起”。小晴在日记本上画上一个可爱的漫画形象,然后配上一句话:“我才不努力呢。”

面对丈夫的抑郁症,小晴决定无为而治。

这是小晴对自己的暗示,也是她对丈夫的开导:没关系,不努力也可以。

把休息当成作业

截至4月1日19点,#导演佐佐部清去世#微博热搜话题阅读突破1.4亿,讨论突破1.7亿。有患有抑郁症的网友留言:“看过《丈夫得了抑郁症》,很感谢给我力量。”

这天,也是香港艺人张国荣去世的日子。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因罹患抑郁症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纵身一跃,结束了传奇一生,让人深感遗憾。

张国荣去世后,人们怀念他,也更加关注抑郁症。不过,直到17年后的今天,抑郁症的原因还没有完全破解。一般认为,抑郁症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在《丈夫得了抑郁症》中,医生也没有对髙野干夫患病原因作出解释。观众只能从上帝视角,分析他的日常生活表现,从中判断患病原因。

髙野干夫做事认真,追求完美,当别人写错他的名字时,他一定会指出来:不是口字的“高”,而是梯子形状的“髙”;他对家庭极其看重,在确诊抑郁症后,先是跟妻子低头道歉:“对不起啊,我得了抑郁症”;即便辞职在家休养,他经常会因为各种生活琐事而感到自己“没有用”,并屡屡道歉……

丈夫患病初期,仍然抱有病耻感。

而我国医学界临床研究发现,抑郁症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比如政府人员、媒体从业者、医生、教师等。

精神科医生认为,这些人往往把人生目标定得太大,做事认真,对细节、规律、条目、秩序过分关注,力求完美,过分看重工作成效,无暇顾及乐趣,也极少腾出时间休息。长期过大的压力,造成的烦躁、不安、抑郁等情绪逐渐积累,遇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倒,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曾罹患抑郁症三年的香港艺人郑秀文,就是这种情况。康复后被人问到为何患病,郑秀文曾试着自我解析:“之前很长时间,我要追求成功,成功就是一切。不管自己多开心、多难过、多疯狂,我都不处理。这么多年下来,有很多污垢,情绪堆积。直到某一点,爆发了,于是崩溃了。”

去年7月中下旬,郑秀文在香港举行了13场演唱会,每场嘉宾不同,但只有在和歌手郑融对唱《红绿灯》时泣不成声,因为那让她回想起罹患抑郁症时的病况。

患病前的三四年时间里,郑秀文在歌坛与影坛工作排得满档,她也一直很努力,交足成绩单,演艺事业腾飞。而拍完电影《长恨歌》后,她开始了一段全面休息。每天在家画画、写作,对她来说,都是很好的治疗方法。

不努力≠放弃

人处在低潮时,为自己选一部电影提振精神,通常会首选励志电影。从《阿甘正传》到《当幸福来敲门》,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痛并快乐着的经典电影有很多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在讲述怎样通过努力奋斗争取幸福。

《丈夫得了抑郁症》走了少有人走的路,没有一直高喊努力、加油,而是拍出琐碎的日常生活。相对于找出抑郁症的原因,更注重挖掘抑郁症的意义。

“有抑郁症的人要跟医生充分沟通。对抗抑郁症有许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自我放弃,永远怀抱希望。”歌手范晓萱走出抑郁症后这样说。在面对抑郁症的自我调整时期,她也尝试用兴趣填满生活。

妻子的陪伴,帮助丈夫战胜病魔。

《丈夫得了抑郁症》中,妻子小晴一直在髙野干夫身边扶持,给他做有助提高情绪的食物,让干夫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即使干夫病情反反复复,小晴始终没有放弃。电影由日本作家细川貂貂根据自己和丈夫望月昭的真实经历改编,告诉我们微笑和陪伴,是帮助亲友战胜病魔的利器。

不过,抑郁症患者得了“心灵感冒”,在被偷走部分感受欢乐情绪的能力后,他们很难感受亲友的关怀或表达感激。关怀的“热脸”往往得到的是消极的回应。这或许会打击一些人的积极性。

但这时候,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友,更需要无私奉献和包容心。正是因为不能一蹴而就,女主人公小晴才选择了无为而治,给丈夫需要的关爱:为他开拓一片宁静空间,尽情宣泄情绪,并不时传达生活的美好。

国内疫情防控工作最困难、最艰巨阶段刚刚过去。复工复产初期,人们希望拿出始终憋着那股劲,去积极面对生活。但在全球疫情波动现实下,大家又面临着工作未完全复工、孩子不能返校上学、全球经济面对下行等压力。

新的焦虑因子正包裹着许多人,平复焦虑情绪,要靠时间,也要及时自我纾解。时常回想那句话:“痛苦的话,不必硬撑,顺其自然就好了。”

阅读数 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