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锁之前,学校和工作场所可以成为受害者的庇护之地。而现在,遭受家暴的人无法从施虐者那里逃脱,相关人士表示,已经看到世界各地令人震惊的家暴现象有所增长。
凯(Kai)拿出手机,慢慢打字。“妈妈让我和你在一起。”她按发送。很快得到答复:“好。”
上周,这个少年回到了她发誓永远不会再进入的房子。“当我走回去的那一刻,我的大脑停止运转了,”她轻声说。
她搬回父亲那里,这个人让她遭受了多年的身体虐待和性虐待,从她还是个学步的孩子开始。
两周前,凯认为新冠病毒会随着新闻消逝而平息,但事与愿违。

她的母亲在一所商店工作,新闻说,病毒已经越过海岸,到达纽约。凯母亲工作的商店无限期关闭,她失去了每小时15美元的工作。这件事对凯的母亲打击很大,在凯的一生中,她的母亲一直在遭受心理疾病的困扰。
凯说:“她有一次大喊‘这里的事很疯狂,你应该去你爸家'。”这些话使凯感到精神上的痛苦。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希望如果给母亲一些时间,事情可能会平息。但当她回到楼下时,母亲只是说:“你为什么还在这里?”

几个月前,凯因为长期遭受父亲的暴力,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她感到更有控制感,但治疗场所最近又因为新冠疫情关闭。
这是3月31日,BBC记者描述的纽约故事。凯的遭遇是个代表,由于新冠疫情的发生,美国一些公共场所不再营业,家暴受害者与施暴者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有所增长,因为受害者找不到其他地方居住。
而数据也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隔离的举措正在让弱势群体面临更高的家暴风险。
“这样的增长颇具戏剧性”
家暴是指家庭环境中的暴力或虐待行为,通常在婚姻内或同居阶段发生。从广义上讲,家暴可能针对儿童、父母或老人。它有多种形式,包括身体、语言、情感,经济上的虐待和性虐待。
封锁之前,学校和工作场所可以成为受害者的庇护之地。而现在,遭受家暴的人无法从施虐者那里逃脱,相关人士表示,已经看到世界各地令人震惊的家暴现象有所增长。
据巴西媒体Globo报道,一家国营的巴西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发现,类似的案例在疫情期激增。
“我们认为已经有40%或50%的增长,而且(求助)需求已经非常高,”里约热内卢研究家暴的法官阿德里安娜·德梅洛(Adriana Mello)说。“需要保持冷静,以解决现在面临的这一困难。”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州政府表示,在城市封锁的前几天,拨打求助热线的电话数量增加了20%。
在塞浦路斯,在3月9日的后一周,拨打类似热线电话的数量增加了30%。塞浦路斯在3月9日发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这样的增长颇具戏剧性,而且一直在增长,”安妮塔·德拉卡(Annita Draka)说,她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反家暴协会工作。“这是一条24小时的服务热线,而电话总是在打来。”
在美国,这个问题引起了一些著名政客的关注。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呼吁为逃离家庭暴力的人们建造“紧急避难所”。现有的一些美国庇护所已经表示,他们打算将幸免者安置在旅馆中。
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仅仅代表了能够寻求帮助的情况。许多人因为害怕施虐者窃听,或被阻止离开家,没有拨打电话。联合国称,较贫穷国家和较小家庭的女性,举报虐待行为的方式可能更少。

家暴从何而起
在疫情前,家暴问题就已经是许多人痛苦的根源。数据统计,仅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0万的人遭受家庭暴力。女性则比男性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女性都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大部分的施暴者是她们的伴侣。
而新冠大流行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导致了暴力的增长。
“我们知道,暴力施加者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感到失去力量和控制感——而现在每个人都感到失去力量和控制感,这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受害者在家中的待遇,”卡蒂·雷-琼斯(Katie Ray-Jones)对《纽约时报》说,她是美国全国家庭暴力热线的首席执行官。
她预计,即使独立个案的数量没有增加,虐待的强度和频率也会上升。专家在2008年经济衰退期间以及9·11、飓风“桑迪”、飓风“卡特里娜”后,都观察到这种情况。
著有《犯罪心理分析》的斯坦顿·萨梅洛(Stanton E. Samenow)博士在《今日心理学》的网站上谈到该问题时写道:“无论我们的关系有多么紧密和融洽,它们现在都受到不间断封闭的测试。”

负责管理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Casa Esplananza避难所的特雷莎·伯恩斯(Teresa Burns)说。“当持续的恐惧使大脑不断处于战斗、逃跑、冻结(模式)时,人们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持久的影响。”
为什么会有家暴的发生?美国全国家庭暴力热线的网站上解释道,家庭暴力和虐待源于渴望获得并维持对亲密伴侣的控制权。研究人员称,家暴可能与施暴者的自卑心理、受虐者的习得性无助、代际遗传等因素有关。
明智的警告
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家庭暴力问题。目前已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肯尼亚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止家暴的法律。
在国际公约方面,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和1993年《清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等一系列文件,都规定了反家暴的内容。

3月29日,澳大利亚宣布将增加近1亿美元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因为此前支持服务部门报告了与新冠相关的家暴现象的增加。
英国的Women's Aid等倡导组织则称,应将针对家暴受害者的安全计划,纳入政府关于新冠疫情的建议中。在过去的10年中,英国政府从必要服务中抽离了资金,其中包括防止家暴。自2010年以来,对地方议会的拨款削减了40%,而议会为妇女收容所提供的资金削减了780万美元。
家庭暴力避难所自身也会存在问题。它们通常空间拥挤,运营时间短。这使得在遵守“社交隔离”法规的同时,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得尤为困难。对新安置的受害者进行优先检测,可能成为重要事项。
也有一些好消息存在。英国《2020年健康保护条例》规定,除非在某些情况下(包括“避免生病、避免遭受伤害”),否则任何人不得离开自己的住所。这意味着逃避暴力或胁迫性家庭情况的人,不会被视作无视封锁。

尽管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明智的警告,但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也使人们陷入财务不安全的状态,有可能使他们遭受虐待。仅在英国,就有超过100万人可能失去生计。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受害者想要离开施暴的伴侣,并保护自己和家属,就变得更加困难。
法国3月30日表示,将支付家暴受害者的酒店房间费用,并开设短期咨询中心。
在中国,疫情期间,家暴案件也有所上升。以湖北荆州监利县为例,举报数量由去年2月的47起,上升为162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如今已超过四年。《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暴发生后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从反家暴法实施至2019年12月底,全国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5749份。
当你遇到侵害时,可考虑12338妇女维权公益热线,它专门受理女性和儿童的家暴案件。
来源:Sixth Tone、The Guardian、Foreign Policy、澎湃新闻、NYT等
图片来自网络